![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精炼18《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含答案)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747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精炼18《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含答案)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747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精炼18《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含答案)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747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精炼18《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含答案) 试卷
展开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精炼
18《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1.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
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要收集一瓶大约含五分之四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
3.某气体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
4.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验满二氧化碳
D.用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比较各层火焰的温度
5.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
6.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并除去其中的杂质。
(1)利用装置A、B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①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是在a处放置________________。
(2)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氯化氢等杂质气体。
①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8.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用AE组合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气体收集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__。
常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______,收集装置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实验室利用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
(1)根据实验要求和可供选择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②若制取9.6 g O2,至少需要________g的KClO3完全分解。
③组装整套装置时,需选用图中的B、C、E、F、H、K、M、O和________。
④收集氧气的操作如下,其正确顺序为________。
a.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b.当气体收集满时,在水面下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c.将集气瓶盛满水,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2)制取下列气体时,可采用③中整套装置的是________。
A.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难溶于水的甲烷
C.加热碱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
10.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以上装置A~F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
(2)若选用装置B、D、G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组装顺序为________,则在装置G中加入的液体试剂是________(填名称)。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装置B、C都能用来制取氢气,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收集装置是D,选择该装置进行收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若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来除去,则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___(填“①”或“②”)端口通入。
(4)用连接好的G、H、I装置做实验,G是制氧气的装置,I中盛放的是澄清石灰水。实验时发现H中的蜡烛燃烧得更加旺盛,I中的溶液变浑浊,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
A.O2密度大于CO2
B.O2有助燃性
C.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忽略装置中空气干扰)
实验与探究题
12.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⑥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选择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的仪器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写出相关的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能与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
①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固体)+4HCl(浓)X+2H2O+Cl2↑,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可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氯气,导管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饱和食盐水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3.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在A装置中制取氧气,所制得的氧气是否纯净________(填“纯”或“不纯”)。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的锥形瓶中装有石灰石,那么b中应加入__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填“c”或“d”)端进入。
(4)用C装置代替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需要伸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
(3)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4)收集装置的选择由气体的性质决定。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填序号)。
a.易溶于水 b.难溶于水 c.不与水反应
d.密度与空气接近 e.密度大于或小于空气 f.无色、无味的气体
(5)某同学连接A、F、G进行实验,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G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得其密度,从而带来了科学史上的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氮气的科学发现过程。
方法Ⅰ: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方法Ⅱ: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测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 g·L-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瑞利教授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方法Ⅱ测得的结果均小于方法Ⅰ,
试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为:A
2.答案为:B
3.答案为:B
4.答案为:B
解析: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没有现象差异。
5.答案为:C
6.答案为:
(1)酒精灯 集气瓶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B CaCO3+2HCl===CaCl2+CO2↑+H2O
(4)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7.答案为:
(1)①CaCO3+2HCl===CaCl2+CO2↑+H2O ②燃着的木条
(2)①吸收水蒸气 ②NaHCO3+HCl===NaCl+CO2↑+H2O
8.答案为:
(1)①铁架台 ②分液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挥发性 CO2+Ca(OH)2===CaCO3↓+H2O
(4)B E
[解析] (2)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吸。(3)浓盐酸有挥发性,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4)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采用固液常温型装置,因此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B,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因此收集装置选E。
9.答案为:(1)①试管 ②24.5 ③A、N ④c、a、b (2)B
10.答案为:
(1)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
(2)BGD 浓硫酸
(3)A 2KMnO4K2MnO4+MnO2+O2↑ b;
(4)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1.答案为:
(1)锥形瓶
(2)2KMnO4K2MnO4+MnO2+O2↑ A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①
(4)Ca(OH)2+CO2===CaCO3↓+H2O (5)BC
解析:(3)多功能瓶的使用中,洗气作用的装置里均为长管进气,短管出气,以使杂质气体充分和液体反应,留在液体里,而目标气体从短管出来。
12.答案为:
(1)长颈漏斗 ①②③⑥⑨或③⑤⑥⑨ 2H2O22H2O+O2↑
(2)①MnCl2 ②d→e→b→c→g→f→h
除去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解析]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固液常温型,收集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因此,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仪器组合为①②③⑥⑨或者用锥形瓶作反应容器,其组合为③⑤⑥⑨;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作为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2)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MnCl2。②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氯气,应先除去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后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因此,导管接口的正确顺序是a→d→e→b→c→g→f→h;饱和食盐水与氯气不反应,但能溶解氯化氢气体,因此,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13.答案为:
(1)酒精灯 长颈漏斗
(2)B 2H2O22H2O+O2↑ 不纯
(3)稀盐酸 浓硫酸 c
(4)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解析]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和液体常温下的反应,因此发生装置选择B;装置A可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若用此装置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存在缺陷,即试管口未放一小团棉花,使得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致使制得的氧气不纯。(3)选择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装置D中加入干燥剂浓硫酸;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从c端进入,即“长进短出”。(4)C装置中置有塑料多孔隔板,在隔板上放置固体药品石灰石,利用气体压强的原理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而B装置则不具有此特点。
14.答案为:
(1)锥形瓶
(2)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3)BD(或BE) (4)bce
(5)2KClO32KCl+3O2↑
[解析] (2)选择装置B制取气体时,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长颈漏斗末端需要伸入液面以下。(3)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是固体和液体常温下的反应,因此发生装置选择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因此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4)收集气体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具体涉及气体的溶解性,即是否溶于水,气体的密度较空气密度的大小、是否与氧气反应等方面。(5)采用连接A、F、G进行实验,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即氧气,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得G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故装置A为氯酸钾制取氧气。
15.答案为:
方法Ⅰ:(1)水蒸气 (2)红磷(合理即可)
方法Ⅱ:NaNO2+NH4Cl===N2↑+NaCl+2H2O
讨论:方法Ⅰ得到的气体中除氮气外,还有稀有气体
解析:方法Ⅰ:(1)空气中跟NaOH反应的只有二氧化碳,所以NaOH溶液用来除去CO2,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2)空气中,除去氧气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通过灼热的红磷或铜网,此二者均只与氧气反应,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