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精炼14《盐 化肥》(含答案) 试卷
展开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精炼
14《盐 化肥》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用铁桶长时间存放硫酸铜溶液
D.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2.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NH4Cl B.KNO3 C.NaNO3 D.Ca3(PO4)2
3.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程Ⅰ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
B.流程Ⅱ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上述流程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流程Ⅳ、Ⅴ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
4.重金属的毒性主要是由于它与人体内酶的—SH基结合而产生的。误食重金属后,可尽快喝适量牛奶或鸡蛋清解毒。牛奶和鸡蛋清富含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5.“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 B.碳酸钾 C.乙醇 D.烧碱
6.下列属于无明显现象的复分解反应的是( )
A.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
B.稀硝酸与烧碱溶液混合
C.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
D.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7.××泡打粉的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B.泡打粉可以随意放置
C.加入泡打粉制作的蛋糕更松软
D.面粉是有机物,碳酸盐是无机物
8.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如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
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俗名都正确的是( )
10.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11.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 B.NaHCO3 C.H2SO4 D.K2SO4
1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物质是( )
A.NaOH、NaNO3、KNO3
B.Na2CO3、NaCl、KCl
C.CuSO4、NaCl、BaCl2
D.NaNO3、MgCl2、K2SO4
13.能源、材料、环保、食品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填写空格: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属于 (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3)塑料在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称为“ ”。
(4)为了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生活中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和 。
(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 (填“氮肥”“钾肥”或“磷肥”)。
14.生活处处皆化学,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牛奶中加入适量乳酸钙补充钙元素
②香肠中加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③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做灯火实验
15.化学实验竞赛中,甲、乙两组抽到的题目是“从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中提纯NaCl,并测定碳酸钠的质量”。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及相关数据如下。
已知:Na2CO3+CaCl2===2NaCl+CaCO3↓。
请回答:
(1)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g。
(2)老师指出甲、乙两组方案均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方案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该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
②乙方案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该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
16.某小组用下图装置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1)甲同学:A中收集满CO2,用针筒向A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打开弹簧夹,A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B中液体出现浑浊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A中加入适量MnO2,打开弹簧夹,用针筒注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反应停止后,D中得到无色溶液。
17.小明在家中厨房取了一种白色粉末A,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含有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不含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班级的“元旦联欢会”中,小明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表演了一个魔术:在桌面上摆了四个盛有不同无色溶液(均为初中所学常见物质)的高脚杯,他将A高脚杯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另外三个高脚杯中,看到下列现象: B中液体产生大量气泡,变为“汽水”; C中液体变为红色,好似“葡萄酒”; D中的液体变为“牛奶”(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1)C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若A与B不含相同元素,则A与B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
(3)若A与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题
19.探究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应用。
(1)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为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SO4,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Ⅰ、Ⅱ两步都有过滤操作,过滤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乙同学选用的X分别为BaCl2溶液、Ba(OH)2溶液,写出Ⅰ、Ⅱ两步中发生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可能发生的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实验中,步骤Ⅲ涉及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比乙的实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镁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中大显身手。小亮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富集镁,他将25 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70 g水的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63.6 g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图像如图所示),过滤,称量滤液质量为147 g。求:
(1)图像中m= 。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为:A
2.答案为:A
3.答案为:C;
解析:粗盐转化为精盐时,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以除净氯化镁,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除净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钙,过滤后,再用适量稀盐酸可除净碳酸钠和氢氧化钠,A正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故此先通入氨气创造碱性环境,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碳,B正确;分析上述流程仅有复分解反应和分解反应两种基本反应类型,C错误;流程Ⅳ和Ⅴ是将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再加盐酸将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氯化镁,其目的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D正确。
4.答案为:A
5.答案为:B
6.答案为:B;
解析:澄清石灰水变质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稀硝酸与烧碱溶液混合生成硝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铁丝与硫酸铜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7.答案为:B
解析: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用作泡打粉;由图中的保存方法可知:泡打粉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面团发酵时产生的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面包变得松软可口;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中含有碳元素,故属于有机物,碳酸盐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表现出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因此为无机化合物。
8.答案为:C
解析:由图可知,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开始就产生沉淀或气体。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沉淀硫酸钡,符合图乙;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氯化银,符合图乙;氢氧化钠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开始没有沉淀出现,当硫酸消耗完后才出现沉淀,不符合图乙;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图乙。
9.答案为:D;
10.答案为:A
解析:含钾元素的化肥是钾肥,含氮元素的化肥是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是磷肥,含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是复合肥料。
11.答案为:C;
12.答案为:D
解析:在pH=1的无色溶液中有H+,NaOH、Na2CO3都不能与H+共存,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且能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选D。
13.答案为:(1)天然气 (2)金属材料 (3)白色污染 (4)糖类 维生素 (5)氮肥
14.答案为:①③④
15.答案为:
(1)5.3
(2)①引入新杂质CaCl2 加入适量的CaCl2 ②引入新杂质Na2SO4 加入适量稀盐酸
解析:(1)设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2)①甲方案中加入过量CaCl2反应后会有CaCl2剩余,改进方案是加入适量的CaCl2;
②乙方案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虽然没有稀硫酸剩余,但是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新杂质硫酸钠,改进方案是加入适量稀盐酸。
16.答案为:
(1)有液体流入且液体变浑浊 Na2CO3+Ca(OH)2===CaCO3↓+2NaOH
(2)2H2O2 2H2O+O2↑ A和B中均有气泡出现,B中液体流入C中,
C中溶液变浑浊,D中液面上升,有气泡生成
解析:(1)A中CO2与 NaOH反应,瓶内压强减小,密闭装置B中的Ca(OH)2与A中生成的Na2C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
17.答案为:
(1)碳酸氢钠 NaHCO3+HCl===NaCl+CO2↑+H2O
(2)碳酸钠 Ca(OH)2+Na2CO3===CaCO3↓+2NaOH
(3)Ca(OH)2+CO2===CaCO3↓+H2O
18.答案为:
(1)酚酞溶液;
(2)Na2CO3 HCl
(3)Ca(OH)2+Na2CO3===CaCO3↓+2NaOH
19.答案为:
(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H2SO4+2NaOH===Na2SO4+2H2O
(2)①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②Ba(OH)2+Na2SO4===BaSO4↓+2NaOH
Na2CO3+2HCl===2NaCl+H2O+CO2↑ 加入过量盐酸,有气泡产生
③甲实验直接生成氯化钠,不会造成药品浪费
[解析] (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加入稀硫酸,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碱性消失,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①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②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能相同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步骤Ⅲ是除去碳酸钠得到氯化钠,故加入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③乙加入的试剂是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钠,除去氢氧化钠需要加入盐酸,造成药品的浪费。
20.解:(1)11.6
(2)解:设原25 g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答: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