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1.氧元素有多种核素,其中核素的中子数是
A. 8 B. 10 C. 18 D. 26
【答案】B
【解析】
【分析】
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详解】核素,质量数是18,质子数是8 ,所以中子数=18-8=10,故B正确。
2.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蛋白质 B. 油脂 C. 葡萄糖 D. 蔗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
高分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一般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
【详解】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选A;油脂是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脱水得到的酯,分子量没有过千,不是高分子,故不选B;葡萄糖分子式是C6H12O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属有机小分子,故不选C;蔗糖为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相对分子质量为342,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不选D。
3.下列试剂中,能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
A. 水 B. 稀硫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D
【解析】
甲烷和乙烯都不溶于水;甲烷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物质反应;乙烯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D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区分烷烃和烯烃可以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 下列属于酸性食物的是
A. 苹果 B. 西瓜 C. 梨 D. 鸡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苹果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碱性食物,故A错误;B、西瓜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碱性食物,故B错误;C、梨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碱性食物,故C错误;D、鸡肉富含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酸性食物,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食物的酸碱性、合理选择饮食的相关知识。
5.下图中表示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不是化学变化;金属与酸反应放热。
【详解】A选项,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选A;B选项,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不选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不是化学变化,故不选C;锌与硫酸反应放热,故不选D。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B.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C.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D.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8O
【答案】B
【解析】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硫是16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故B正确;
C. 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是:,故C错误;
D. 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当中子数为10时,其质量数是18,所以应表示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7.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是
A. 福尔马林 B. 甲酸 C. 亚硝酸钠 D. 乙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甲醛有毒;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有腐蚀性;亚硝酸钠在严格控制用量的前提下,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乙醇具有特殊气味,一般不用作防腐剂;
【详解】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甲醛有毒,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故A错误;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有腐蚀性,不用作食品防腐剂,故B错误;亚硝酸钠在严格控制用量的前提下,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C正确;乙醇具有特殊气味,一般不用食品作防腐剂,故D错误。
8.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 CaCl2 B. Na2O2 C. K2O D. C2H5OH
【答案】B
【解析】
A、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B、过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C、K2O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C错误;D、乙醇属于共价键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
9.下列金属的冶炼原理中,属于热分解法的是:
A. 2HgO 2Hg+O2 B. Fe3O4+4CO 3Fe+4CO2
C. Fe+CuSO4 =Cu+FeSO4 D. 2NaCl(熔融) 2Na+Cl2↑
【答案】A
【解析】
A.冶炼Ag、Hg采用热分解法,即该方法为热分解法,故A正确;B.冶炼铁采用热氧化还原反应法,故B错误;C.该反应属于湿法冶炼铜,故C错误;D.冶炼钠等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所以该方法属于电解法,故D错误;故选A。
点睛: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热分解法: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离法: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注意铝不能采用电解氯化铝的方法冶炼,因为氯化铝属于分子晶体,氯化铝熔融状态不导电,为易错点。
10.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通入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C. 电子由电极B经导线流向电极A
D. 正极反应式为:H2 – 2e- = 2H+
【答案】A
【解析】
【分析】
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氢气的一极是负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通入氢气的一极是负极,负极失电子;
【详解】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正确;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故B错误;通入氢气的一极是负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所以电子由电极A经导线流向电极B,故C错误;负极反应式为:H2 – 2e- = 2H+,故D错误。
【点睛】原电池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入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11.在铁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 min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 min内消耗硫酸平均反应速率是
A. 0.6mol/(L•min)-1 B. 1.8mol/(L•min)-1
C. 0.06 mol/(L•min) D. 0.18 mol/(L•min)-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 计算。
【详解】=0.06 mol/(L•min),故选C。
12.下列变化中与原电池反应的有关的是
A. 金属铁、铝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B.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被氧化形成保护膜
C. 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色保护层
D. 在铁与稀H2SO4反应时,加几滴CuSO4溶液,可加快H2的产生
【答案】D
【解析】
A、铁能和浓硫酸或者是浓硝酸发生反应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反应的发生,即发生钝化现象,属于化学腐蚀,跟原电池反应无关,选项A不符;B、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是铝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学反应引起的腐蚀,与原电池反应无关,选项B不符;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是发生的化学反应,与原电池反应无关,选项C不符;D、首先铁会先置换出铜,然后铁和铜与稀硫酸形成原电池,由于原电池的反应比一般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所以放出气体快,选项D符合。答案选D。
点睛:本题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金属腐蚀和电化腐蚀分析判断。注意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碳酸钠 B. 金属铝 C. 硝酸钠 D. 氯化钠
【答案】B
【解析】
【分析】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硝酸钠既不能和盐酸反应,也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化钠既不能和盐酸反应,也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详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不选A;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选B;硝酸钠与盐酸不反应,硝酸钠与氢氧化钠能不反应, 故不选C;氯化钠既不能和盐酸反应,也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不选D。
14. 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 浓硫酸与水 B. 生石灰与水 C. 熟石灰与水 D. 氯化钠与水
【答案】B
【解析】
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硫酸与水混合放热,但硫酸是危险物品,不适于外出携带,A错误;B、氯化钠与水不反应,不产生热量,B错误;C、熟石灰溶于水放热,但熟石灰的溶解度较小,放出的热量少达不到加热的目的,C错误;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且安全方便携带,D正确;答案选D。
15.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丰富。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钢属于铁合金 B. 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的原料
C. Fe(OH)3易溶于水 D. Fe3O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钢是铁碳合金;Fe2O3俗称铁红,是一种红棕色的固体;Fe(OH)3难溶于水;磁性氧化物为四氧化三铁,是黑色晶体;
【详解】钢是铁碳合金,故A正确;Fe2O3俗称铁红,是一种红棕色的固体,常用作红色油漆的原料,故B正确;Fe(OH)3难溶于水,故C错误;磁性氧化物为四氧化三铁,是黑色晶体,故D正确;选C。
16.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CH4+2O2CO2+2H2O
B. NaOH+HCl===NaCl+H2O
C. CH2=CH2+H2CH3—CH3
D. CH4+Cl2 CH3Cl+HCl
【答案】D
【解析】
A.甲烷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选项A错误;B.NaOH+HCl===NaCl+H2O为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选项B错误;C.CH2=CH2+H2CH3—CH3属于加成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选项C错误;D.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CH4+Cl2 CH3Cl+HCl,该反应为取代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D。
17.在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欲增大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降低温度 B. 减小压强 C. 减小H2的浓度 D. 使用催化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降低温度速率减慢,故A错误;减小压强,反应物浓度减小,速率减慢,故B错误;减小H2的浓度,速率减慢,故C错误;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
1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 N2 B. NO2 C. SO2 D. CO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
【详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选A。
19.食物中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可放心使用;
B. 淀粉遇碘变蓝;
C. 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D. 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虽然地沟油中主要成分为油脂,但是其中含有有毒物质,所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葡萄糖分子含有醛基;
【详解】虽然地沟油中主要成分为油脂,但是其中含有有毒物质,所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能食用,故A错误;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故B正确;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各种氨基酸,故C正确;葡萄糖分子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故D正确。
20.利用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工业冶炼铝常采用
A. 热分解法 B. 电解法 C. 热还原法 D. 萃取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
【详解】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铝是活泼金属,常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故选B。
【点睛】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冶炼方法可以分为:K、Ca、Na、Mg、Al的冶炼用电解法(电解熔融的化合物);Zn、Fe、Sn、Pb、Cu的冶炼用热还原法;Ag、Hg的冶炼用热分解法。
2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O2和O3
B. CH3CH3和CH2=CH2
C. 和
D. CH3CH2CH2CH2 CH3和(CH3)2CH CH2CH3
【答案】D
【解析】
【分析】
O2和O3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CH3CH3和CH2=CH2分子式不同;的分子式是C6H6,的分子式是C6H5Br;CH3CH2CH2CH2CH3和(CH3)2CHCH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详解】O2和O3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不选A;CH3CH3和CH2=CH2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不选B;的分子式是C6H6,的分子式是C6H5Br,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不选C;CH3CH2CH2CH2CH3和(CH3)2CHCH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选D。
2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Cu2+ + H2↑
B. 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 + 2H+= H2O + CO2↑
C.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H+ + OH-- = H2O
D. 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Fe + Cu2+ = Fe3+ + Cu
【答案】C
【解析】
【分析】
铜与盐酸不反应;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拆写成离子;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生成氯化钠和水;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详解】铜与盐酸不反应,故A错误;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 Ca2++H2O + CO2↑,故B错误;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H+ + OH-- = H2O,故C正确;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离子方程式是Fe + Cu2+ = Fe2+ + Cu,故D错误。
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NaOH的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玻璃塞,是因为玻璃中的SiO2和NaOH反应,导致难以打开瓶塞。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 + 2NaOH == Na2SiO3 + _______________;
(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盐酸,再加_______________(填“BaCl2”或“NaCl”);
(3)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应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填“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1). H2O (2). BaCl2 (3). 氨水
【解析】
【分析】
(1)SiO2和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2)SO42—与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3)氯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铝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详解】(1)SiO2和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是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2)SO42—与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检验某溶液中是否SO42—,先加盐酸,再加BaCl2;(3)氯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铝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所以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应加入过量的氨水。
【点睛】本题考查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铝离子的性质;检验硫酸根离子要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铝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要考虑氢氧化钠过量时生成偏铝酸钠。
24.生活中,有机化合物随处可见。请根据题意填空:
(1)炒菜时,加入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是酒和醋反应生成了_______(填“酯”或“盐”);
(2)未成熟的苹果肉遇碘酒变_______(填“蓝”或“红”)色;
(3)聚乙烯制品用途很广。请完成由乙烯制取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 (1). 酯 (2). 蓝 (3). nCH2=CH2
【解析】
【分析】
(1)乙醇和醋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2)淀粉遇碘变蓝色;(3)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详解】(1)乙醇和醋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炒菜时,加入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是酒和醋反应生成了酯;(2)淀粉遇碘变蓝,未成熟的苹果中含有淀粉,所以遇碘酒变蓝色;(3)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方程式是nCH2=CH2。
2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Ne
3
Na
④
⑤
⑥
(1)④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2)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3)②和③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是:②______③(填“>”、“<”或“=”);
(4)①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填“共价”或“离子”)键。
【答案】 (1). 13 (2). (3). < (4). 共价
【解析】
【分析】
(1)④是第3周期、第ⅢA的元素; (2)⑤是第3周期、第ⅥA的元素;(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4)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
【详解】(1)④是第3周期、第ⅢA的元素,原子序数是13;(2)⑤是第3周期、第ⅥA的元素,原子序数是16,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是;(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是:②<③;(4)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①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HCl,含有的化学键是共价键。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注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形成共价键,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易形成离子键。
26.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可以发生下列转化:
请根据题意填空:
(1)交警查酒驾,通常让司机向盛有酸性重铬酸钾的测试仪吹气,若变色,说明司机饮了酒,该过程中乙醇最终被氧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CH3CHO”或“CH3COOH”);
(2)CH3CH2OH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填“羟基”或“羧基”);
(3)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在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剂和_____________(填“催化剂”或“氧化剂”)。
【答案】 (1). CH3COOH (2). 羟基 (3). 催化剂
【解析】
【分析】
酸性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2)CH3CH2OH属于醇类,含有的官能团是-OH;(3)酯化反应中,浓硫酸是吸水剂和催化剂。
【详解】酸性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根据流程图,乙醇最终被氧化为CH3COOH。(2)CH3CH2OH属于醇类,含有的官能团是-OH,官能团名称是羟基;(3)酯化反应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剂和催化剂。
27.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Ⅰ。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图为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冷却水的进水口是_______(填“a”或“b”);
(2)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防止暴沸”或“作催化剂”)。
Ⅱ。目前,从海水提取的溴占世界溴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空气吹出法是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其中一种工艺流程为:
①海水浓缩,酸化,
②通入Cl2,使Br—转化为Br2
③通入空气、水蒸气,将Br2吹入吸收塔,与吸收剂SO2反应转化为HBr;
④通入Cl2,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产品Br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③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填“富集溴”或“萃取溴”);
(2)在步骤③中,生成HBr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②中,若通入22.4L Cl2(标准状况),理论上可得到Br2___________g.
【答案】 (1). a (2). 防止暴沸 (3). 富集溴 (4). SO2+Br2+2H2O= H2SO4+2 HBr (5). 160
【解析】
【分析】
Ⅰ(1)为提高冷凝效果,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低进高出;(2)碎瓷片能防暴沸;Ⅱ(1)通入Cl2,使Br—转化为Br2,通入空气、水蒸气,将Br2吹入吸收塔与吸收剂SO2反应转化为HBr,目的是让溴元素富集;(2)在步骤③中,二氧化硫、溴单质、水反应生成HBr和硫酸;(3)根据Cl2+ 2Br—=2Cl-+ Br2计算。
【详解】Ⅰ(1)为提高冷凝效果,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低进高出,所以冷却水的进水口是a;(2)碎瓷片能防暴沸;Ⅱ(1)通入Cl2,使Br—转化为Br2,通入空气、水蒸气,将Br2吹入吸收塔与吸收剂SO2反应转化为HBr,可以实现溴元素富集;所以步骤②、③操作的目的是富集溴;(2)在步骤③中,二氧化硫、溴单质、水反应生成HBr和硫酸,反应方程式是SO2+Br2+2H2O= H2SO4+2 HBr;(3)设理论上可得到Br2 xg。
Cl2+ 2Br—=2Cl-+ Br2
22.4L 160g
22.4L xg
则x=160g
28.(1)关注营养平衡、正确使用药物,有利于人体健康。现有下列四种物质:
A、白菜 B、鸡蛋 C、麻黄碱 D、阿司匹林
请根据题意,用字母代号填空。
①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________
②属于严格禁止的兴奋剂是_________
③含有一定量纤维素的物质_________
④用于治疗感冒,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是_________。
(2)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化代码)
A、玻璃 B、塑料 C、棉花
②我国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中,1元、5角和1角硬币的材质属于_____(填字母化代码)
A、合金 B、纯金属 C、橡胶
③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通常为吸氧腐蚀,则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前重要的民生工程。
①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
A、室内吸烟产生的CO
B、家用燃气燃烧产生的H2O
C、室内装饰材料释放的HCHO(甲醛)
②矿泉水瓶一般由聚塑料制得,废弃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
A、填埋 B、焚烧 C、回收再利用
③工业处理含有Cr3+的酸性废水,通常加入某种试剂调节溶液的PH,使之转化为Cr(OH)3沉淀而除去。这种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A、CaCl2 B、Ca(OH)2 C、H2SO4
【答案】 (1). B (2). C (3). A (4). D (5). C (6). A (7). O2 + 2H2O + 4e-= 4OH- (8). B (9). C (10). B
【解析】
【分析】
(1)白菜是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鸡蛋、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兴奋交感神经;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2)①A、玻璃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棉花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②1元、5角和1角硬币的材质分别为钢芯镀镍合金(1元)、钢芯镀铜合金(5角)和铝合金(1角);③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是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3)①根据常见空气污染物分析判断。②矿泉水瓶一般由聚塑料制得,废旧塑料引起“白色污染”;③要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需要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详解】(1)白菜是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鸡蛋、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兴奋交感神经;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①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鸡蛋;②属于严格禁止的兴奋剂是麻黄碱;③含有一定量纤维素的物质白菜;④用于治疗感冒,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是阿司匹林;(2)①A、玻璃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棉花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所以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棉花,选C;②1元、5角和1角硬币的材质分别为钢芯镀镍合金(1元)、钢芯镀铜合金(5角)和铝合金(1角),都属于合金,选A;③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是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正极反应式是O2 + 2H2O + 4e-= 4OH-;(3)①香烟的烟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气体,有毒性,对人有害,故不选A; B、水蒸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无毒无害,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故选B; C、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会污染空气,故不选C;②A、废旧塑料填埋引起土壤污染,故不选A; B、废旧塑料焚烧,污染空气,故不选B ; C、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故选C。③要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需要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故选B。
29.Ⅰ、(1)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根据下图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成分。将4.0 mol PCl3和2.0 mol Cl2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PCl3(g)+Cl2(g)PCl5(g),经2 min达到平衡时,PCl5为0.4 mol。
①在0~2 min内,用Cl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l2)=__________mol/(L ·min)
②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③如果再通入1.0 mol Cl2,相同温度下重新达到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Ⅱ、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
(2)实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
a.上下运动 b.左右运动 c.顺时针运动 d.逆时针运动
(3)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热为57.3 kJ·mol-1)。
(4)该同学每次分别取0.50 mol·L-1 50 mL NaOH溶液和0.50 mol·L -130 mL硫酸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测定中和热ΔH= -53.5 kJ·mol-1,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5)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环形玻璃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 CO(g)+H2O(g) CO2(g)+H2(g) ΔH=-41 kJ·mol-1 (2). 0.02 (3). 10% (4). A (5). 温度计 (6). a (7). H+(aq) + OH-(aq)===H2O(l)△H=-57.3kJ/mol b (8). A (9). 偏小
【解析】
【分析】
Ⅰ、(1)根据图示,CO(g)、H2O(g)生成 CO2(g)、H2(g) 放热41 kJ;(2)①根据计算V(Cl2) ;②根据 计算PCl3的转化率;③如果再通入1.0 mol Cl2,平衡正向移动;Ⅱ、(1)测定中和热需要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2)振荡混合液,一定会有部分混合液附着在内壁,这样散失的热量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低,因此需上下移动,这样搅拌的面积大,范围广;(3)中和热是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4)③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5)A.使用环形玻璃棒能上下搅拌,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导热;B.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接触烧杯底部;C.测中和热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D.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量筒、烧杯、温度计;(6)氨水是弱碱,电离吸热。
【详解】Ⅰ、(1)根据图示,CO(g)、H2O(g)生成 CO2(g)、H2(g) 放热41 kJ,热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CO2(g)+H2(g) ΔH=-41 kJ·mol-1 ;(2)①生成0.4mol PCl5,消耗氯气0.4mol,根据,V(Cl2)= 0.02 mol/(L ·min);②生成0.4mol PCl5,消耗PCl3 0.4mol,根据,PCl3的转化率是10%;③如果再通入1.0 mol Cl2,平衡正向移动,所以PCl5的物质的量增大,故选A;Ⅱ、(1)测定中和热需要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所以缺少的一种仪器是温度计;(2)振荡混合液,一定会有部分混合液附着在内壁,这样散失的热量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低,因此需上下移动,这样搅拌的面积大,范围广,故选a;(3)中和热是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是H+(aq) + OH-(aq)===H2O(l)△H=-57.3kJ/mol;(4)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不选a;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中和热的数值偏大,故选b;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不选c; 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不选d;(5)A.使用环形玻璃棒能上下搅拌,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导热,所以能减小误差,故A正确;B.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接触烧杯底部,故B错误;C.醋酸是弱酸,电离吸热,不能用醋酸测中和热,故C错误;D.测定中和热实验中用不到天平、滴定管,故D错误。(6)氨水是弱碱,电离吸热,所以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
【点睛】本题注意考查中和热测定、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测定中和热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注意操作中尽可能防止热量散失,若热量散失,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1.氧元素有多种核素,其中核素的中子数是
A. 8 B. 10 C. 18 D. 26
【答案】B
【解析】
【分析】
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详解】核素,质量数是18,质子数是8 ,所以中子数=18-8=10,故B正确。
2.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蛋白质 B. 油脂 C. 葡萄糖 D. 蔗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
高分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一般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
【详解】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选A;油脂是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脱水得到的酯,分子量没有过千,不是高分子,故不选B;葡萄糖分子式是C6H12O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属有机小分子,故不选C;蔗糖为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相对分子质量为342,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不选D。
3.下列试剂中,能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
A. 水 B. 稀硫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D
【解析】
甲烷和乙烯都不溶于水;甲烷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物质反应;乙烯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D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区分烷烃和烯烃可以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 下列属于酸性食物的是
A. 苹果 B. 西瓜 C. 梨 D. 鸡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苹果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碱性食物,故A错误;B、西瓜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碱性食物,故B错误;C、梨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碱性食物,故C错误;D、鸡肉富含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酸性食物,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食物的酸碱性、合理选择饮食的相关知识。
5.下图中表示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不是化学变化;金属与酸反应放热。
【详解】A选项,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选A;B选项,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不选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不是化学变化,故不选C;锌与硫酸反应放热,故不选D。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B.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C.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D.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8O
【答案】B
【解析】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硫是16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故B正确;
C. 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是:,故C错误;
D. 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当中子数为10时,其质量数是18,所以应表示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7.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是
A. 福尔马林 B. 甲酸 C. 亚硝酸钠 D. 乙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甲醛有毒;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有腐蚀性;亚硝酸钠在严格控制用量的前提下,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乙醇具有特殊气味,一般不用作防腐剂;
【详解】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甲醛有毒,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故A错误;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有腐蚀性,不用作食品防腐剂,故B错误;亚硝酸钠在严格控制用量的前提下,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C正确;乙醇具有特殊气味,一般不用食品作防腐剂,故D错误。
8.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 CaCl2 B. Na2O2 C. K2O D. C2H5OH
【答案】B
【解析】
A、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B、过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C、K2O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C错误;D、乙醇属于共价键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
9.下列金属的冶炼原理中,属于热分解法的是:
A. 2HgO 2Hg+O2 B. Fe3O4+4CO 3Fe+4CO2
C. Fe+CuSO4 =Cu+FeSO4 D. 2NaCl(熔融) 2Na+Cl2↑
【答案】A
【解析】
A.冶炼Ag、Hg采用热分解法,即该方法为热分解法,故A正确;B.冶炼铁采用热氧化还原反应法,故B错误;C.该反应属于湿法冶炼铜,故C错误;D.冶炼钠等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所以该方法属于电解法,故D错误;故选A。
点睛: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热分解法: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离法: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注意铝不能采用电解氯化铝的方法冶炼,因为氯化铝属于分子晶体,氯化铝熔融状态不导电,为易错点。
10.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通入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C. 电子由电极B经导线流向电极A
D. 正极反应式为:H2 – 2e- = 2H+
【答案】A
【解析】
【分析】
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氢气的一极是负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通入氢气的一极是负极,负极失电子;
【详解】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正确;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故B错误;通入氢气的一极是负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所以电子由电极A经导线流向电极B,故C错误;负极反应式为:H2 – 2e- = 2H+,故D错误。
【点睛】原电池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入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11.在铁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 min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 min内消耗硫酸平均反应速率是
A. 0.6mol/(L•min)-1 B. 1.8mol/(L•min)-1
C. 0.06 mol/(L•min) D. 0.18 mol/(L•min)-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 计算。
【详解】=0.06 mol/(L•min),故选C。
12.下列变化中与原电池反应的有关的是
A. 金属铁、铝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B.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被氧化形成保护膜
C. 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色保护层
D. 在铁与稀H2SO4反应时,加几滴CuSO4溶液,可加快H2的产生
【答案】D
【解析】
A、铁能和浓硫酸或者是浓硝酸发生反应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反应的发生,即发生钝化现象,属于化学腐蚀,跟原电池反应无关,选项A不符;B、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是铝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学反应引起的腐蚀,与原电池反应无关,选项B不符;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是发生的化学反应,与原电池反应无关,选项C不符;D、首先铁会先置换出铜,然后铁和铜与稀硫酸形成原电池,由于原电池的反应比一般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所以放出气体快,选项D符合。答案选D。
点睛:本题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金属腐蚀和电化腐蚀分析判断。注意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碳酸钠 B. 金属铝 C. 硝酸钠 D. 氯化钠
【答案】B
【解析】
【分析】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硝酸钠既不能和盐酸反应,也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化钠既不能和盐酸反应,也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详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不选A;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选B;硝酸钠与盐酸不反应,硝酸钠与氢氧化钠能不反应, 故不选C;氯化钠既不能和盐酸反应,也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不选D。
14. 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 浓硫酸与水 B. 生石灰与水 C. 熟石灰与水 D. 氯化钠与水
【答案】B
【解析】
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硫酸与水混合放热,但硫酸是危险物品,不适于外出携带,A错误;B、氯化钠与水不反应,不产生热量,B错误;C、熟石灰溶于水放热,但熟石灰的溶解度较小,放出的热量少达不到加热的目的,C错误;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且安全方便携带,D正确;答案选D。
15.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丰富。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钢属于铁合金 B. 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的原料
C. Fe(OH)3易溶于水 D. Fe3O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钢是铁碳合金;Fe2O3俗称铁红,是一种红棕色的固体;Fe(OH)3难溶于水;磁性氧化物为四氧化三铁,是黑色晶体;
【详解】钢是铁碳合金,故A正确;Fe2O3俗称铁红,是一种红棕色的固体,常用作红色油漆的原料,故B正确;Fe(OH)3难溶于水,故C错误;磁性氧化物为四氧化三铁,是黑色晶体,故D正确;选C。
16.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CH4+2O2CO2+2H2O
B. NaOH+HCl===NaCl+H2O
C. CH2=CH2+H2CH3—CH3
D. CH4+Cl2 CH3Cl+HCl
【答案】D
【解析】
A.甲烷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选项A错误;B.NaOH+HCl===NaCl+H2O为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选项B错误;C.CH2=CH2+H2CH3—CH3属于加成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选项C错误;D.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CH4+Cl2 CH3Cl+HCl,该反应为取代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D。
17.在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欲增大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降低温度 B. 减小压强 C. 减小H2的浓度 D. 使用催化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降低温度速率减慢,故A错误;减小压强,反应物浓度减小,速率减慢,故B错误;减小H2的浓度,速率减慢,故C错误;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
1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 N2 B. NO2 C. SO2 D. CO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
【详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选A。
19.食物中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可放心使用;
B. 淀粉遇碘变蓝;
C. 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D. 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虽然地沟油中主要成分为油脂,但是其中含有有毒物质,所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葡萄糖分子含有醛基;
【详解】虽然地沟油中主要成分为油脂,但是其中含有有毒物质,所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能食用,故A错误;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故B正确;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各种氨基酸,故C正确;葡萄糖分子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故D正确。
20.利用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工业冶炼铝常采用
A. 热分解法 B. 电解法 C. 热还原法 D. 萃取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
【详解】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铝是活泼金属,常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故选B。
【点睛】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冶炼方法可以分为:K、Ca、Na、Mg、Al的冶炼用电解法(电解熔融的化合物);Zn、Fe、Sn、Pb、Cu的冶炼用热还原法;Ag、Hg的冶炼用热分解法。
2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O2和O3
B. CH3CH3和CH2=CH2
C. 和
D. CH3CH2CH2CH2 CH3和(CH3)2CH CH2CH3
【答案】D
【解析】
【分析】
O2和O3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CH3CH3和CH2=CH2分子式不同;的分子式是C6H6,的分子式是C6H5Br;CH3CH2CH2CH2CH3和(CH3)2CHCH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详解】O2和O3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不选A;CH3CH3和CH2=CH2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不选B;的分子式是C6H6,的分子式是C6H5Br,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不选C;CH3CH2CH2CH2CH3和(CH3)2CHCH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选D。
2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Cu2+ + H2↑
B. 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 + 2H+= H2O + CO2↑
C.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H+ + OH-- = H2O
D. 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Fe + Cu2+ = Fe3+ + Cu
【答案】C
【解析】
【分析】
铜与盐酸不反应;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拆写成离子;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生成氯化钠和水;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详解】铜与盐酸不反应,故A错误;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 Ca2++H2O + CO2↑,故B错误;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H+ + OH-- = H2O,故C正确;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离子方程式是Fe + Cu2+ = Fe2+ + Cu,故D错误。
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NaOH的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玻璃塞,是因为玻璃中的SiO2和NaOH反应,导致难以打开瓶塞。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 + 2NaOH == Na2SiO3 + _______________;
(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盐酸,再加_______________(填“BaCl2”或“NaCl”);
(3)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应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填“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1). H2O (2). BaCl2 (3). 氨水
【解析】
【分析】
(1)SiO2和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2)SO42—与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3)氯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铝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详解】(1)SiO2和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是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2)SO42—与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检验某溶液中是否SO42—,先加盐酸,再加BaCl2;(3)氯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铝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所以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应加入过量的氨水。
【点睛】本题考查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铝离子的性质;检验硫酸根离子要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铝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要考虑氢氧化钠过量时生成偏铝酸钠。
24.生活中,有机化合物随处可见。请根据题意填空:
(1)炒菜时,加入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是酒和醋反应生成了_______(填“酯”或“盐”);
(2)未成熟的苹果肉遇碘酒变_______(填“蓝”或“红”)色;
(3)聚乙烯制品用途很广。请完成由乙烯制取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 (1). 酯 (2). 蓝 (3). nCH2=CH2
【解析】
【分析】
(1)乙醇和醋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2)淀粉遇碘变蓝色;(3)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详解】(1)乙醇和醋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炒菜时,加入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是酒和醋反应生成了酯;(2)淀粉遇碘变蓝,未成熟的苹果中含有淀粉,所以遇碘酒变蓝色;(3)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方程式是nCH2=CH2。
2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Ne
3
Na
④
⑤
⑥
(1)④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2)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3)②和③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是:②______③(填“>”、“<”或“=”);
(4)①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填“共价”或“离子”)键。
【答案】 (1). 13 (2). (3). < (4). 共价
【解析】
【分析】
(1)④是第3周期、第ⅢA的元素; (2)⑤是第3周期、第ⅥA的元素;(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4)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
【详解】(1)④是第3周期、第ⅢA的元素,原子序数是13;(2)⑤是第3周期、第ⅥA的元素,原子序数是16,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是;(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是:②<③;(4)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①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HCl,含有的化学键是共价键。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注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形成共价键,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易形成离子键。
26.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可以发生下列转化:
请根据题意填空:
(1)交警查酒驾,通常让司机向盛有酸性重铬酸钾的测试仪吹气,若变色,说明司机饮了酒,该过程中乙醇最终被氧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CH3CHO”或“CH3COOH”);
(2)CH3CH2OH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填“羟基”或“羧基”);
(3)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在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剂和_____________(填“催化剂”或“氧化剂”)。
【答案】 (1). CH3COOH (2). 羟基 (3). 催化剂
【解析】
【分析】
酸性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2)CH3CH2OH属于醇类,含有的官能团是-OH;(3)酯化反应中,浓硫酸是吸水剂和催化剂。
【详解】酸性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根据流程图,乙醇最终被氧化为CH3COOH。(2)CH3CH2OH属于醇类,含有的官能团是-OH,官能团名称是羟基;(3)酯化反应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剂和催化剂。
27.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Ⅰ。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图为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冷却水的进水口是_______(填“a”或“b”);
(2)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防止暴沸”或“作催化剂”)。
Ⅱ。目前,从海水提取的溴占世界溴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空气吹出法是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其中一种工艺流程为:
①海水浓缩,酸化,
②通入Cl2,使Br—转化为Br2
③通入空气、水蒸气,将Br2吹入吸收塔,与吸收剂SO2反应转化为HBr;
④通入Cl2,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产品Br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③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填“富集溴”或“萃取溴”);
(2)在步骤③中,生成HBr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②中,若通入22.4L Cl2(标准状况),理论上可得到Br2___________g.
【答案】 (1). a (2). 防止暴沸 (3). 富集溴 (4). SO2+Br2+2H2O= H2SO4+2 HBr (5). 160
【解析】
【分析】
Ⅰ(1)为提高冷凝效果,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低进高出;(2)碎瓷片能防暴沸;Ⅱ(1)通入Cl2,使Br—转化为Br2,通入空气、水蒸气,将Br2吹入吸收塔与吸收剂SO2反应转化为HBr,目的是让溴元素富集;(2)在步骤③中,二氧化硫、溴单质、水反应生成HBr和硫酸;(3)根据Cl2+ 2Br—=2Cl-+ Br2计算。
【详解】Ⅰ(1)为提高冷凝效果,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低进高出,所以冷却水的进水口是a;(2)碎瓷片能防暴沸;Ⅱ(1)通入Cl2,使Br—转化为Br2,通入空气、水蒸气,将Br2吹入吸收塔与吸收剂SO2反应转化为HBr,可以实现溴元素富集;所以步骤②、③操作的目的是富集溴;(2)在步骤③中,二氧化硫、溴单质、水反应生成HBr和硫酸,反应方程式是SO2+Br2+2H2O= H2SO4+2 HBr;(3)设理论上可得到Br2 xg。
Cl2+ 2Br—=2Cl-+ Br2
22.4L 160g
22.4L xg
则x=160g
28.(1)关注营养平衡、正确使用药物,有利于人体健康。现有下列四种物质:
A、白菜 B、鸡蛋 C、麻黄碱 D、阿司匹林
请根据题意,用字母代号填空。
①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________
②属于严格禁止的兴奋剂是_________
③含有一定量纤维素的物质_________
④用于治疗感冒,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是_________。
(2)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化代码)
A、玻璃 B、塑料 C、棉花
②我国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中,1元、5角和1角硬币的材质属于_____(填字母化代码)
A、合金 B、纯金属 C、橡胶
③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通常为吸氧腐蚀,则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前重要的民生工程。
①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
A、室内吸烟产生的CO
B、家用燃气燃烧产生的H2O
C、室内装饰材料释放的HCHO(甲醛)
②矿泉水瓶一般由聚塑料制得,废弃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
A、填埋 B、焚烧 C、回收再利用
③工业处理含有Cr3+的酸性废水,通常加入某种试剂调节溶液的PH,使之转化为Cr(OH)3沉淀而除去。这种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A、CaCl2 B、Ca(OH)2 C、H2SO4
【答案】 (1). B (2). C (3). A (4). D (5). C (6). A (7). O2 + 2H2O + 4e-= 4OH- (8). B (9). C (10). B
【解析】
【分析】
(1)白菜是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鸡蛋、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兴奋交感神经;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2)①A、玻璃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棉花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②1元、5角和1角硬币的材质分别为钢芯镀镍合金(1元)、钢芯镀铜合金(5角)和铝合金(1角);③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是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3)①根据常见空气污染物分析判断。②矿泉水瓶一般由聚塑料制得,废旧塑料引起“白色污染”;③要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需要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详解】(1)白菜是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鸡蛋、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兴奋交感神经;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①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鸡蛋;②属于严格禁止的兴奋剂是麻黄碱;③含有一定量纤维素的物质白菜;④用于治疗感冒,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是阿司匹林;(2)①A、玻璃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棉花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所以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棉花,选C;②1元、5角和1角硬币的材质分别为钢芯镀镍合金(1元)、钢芯镀铜合金(5角)和铝合金(1角),都属于合金,选A;③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是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正极反应式是O2 + 2H2O + 4e-= 4OH-;(3)①香烟的烟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气体,有毒性,对人有害,故不选A; B、水蒸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无毒无害,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故选B; C、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会污染空气,故不选C;②A、废旧塑料填埋引起土壤污染,故不选A; B、废旧塑料焚烧,污染空气,故不选B ; C、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故选C。③要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需要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故选B。
29.Ⅰ、(1)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根据下图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成分。将4.0 mol PCl3和2.0 mol Cl2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PCl3(g)+Cl2(g)PCl5(g),经2 min达到平衡时,PCl5为0.4 mol。
①在0~2 min内,用Cl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l2)=__________mol/(L ·min)
②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③如果再通入1.0 mol Cl2,相同温度下重新达到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Ⅱ、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
(2)实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
a.上下运动 b.左右运动 c.顺时针运动 d.逆时针运动
(3)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热为57.3 kJ·mol-1)。
(4)该同学每次分别取0.50 mol·L-1 50 mL NaOH溶液和0.50 mol·L -130 mL硫酸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测定中和热ΔH= -53.5 kJ·mol-1,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5)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环形玻璃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 CO(g)+H2O(g) CO2(g)+H2(g) ΔH=-41 kJ·mol-1 (2). 0.02 (3). 10% (4). A (5). 温度计 (6). a (7). H+(aq) + OH-(aq)===H2O(l)△H=-57.3kJ/mol b (8). A (9). 偏小
【解析】
【分析】
Ⅰ、(1)根据图示,CO(g)、H2O(g)生成 CO2(g)、H2(g) 放热41 kJ;(2)①根据计算V(Cl2) ;②根据 计算PCl3的转化率;③如果再通入1.0 mol Cl2,平衡正向移动;Ⅱ、(1)测定中和热需要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2)振荡混合液,一定会有部分混合液附着在内壁,这样散失的热量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低,因此需上下移动,这样搅拌的面积大,范围广;(3)中和热是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4)③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5)A.使用环形玻璃棒能上下搅拌,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导热;B.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接触烧杯底部;C.测中和热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D.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量筒、烧杯、温度计;(6)氨水是弱碱,电离吸热。
【详解】Ⅰ、(1)根据图示,CO(g)、H2O(g)生成 CO2(g)、H2(g) 放热41 kJ,热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CO2(g)+H2(g) ΔH=-41 kJ·mol-1 ;(2)①生成0.4mol PCl5,消耗氯气0.4mol,根据,V(Cl2)= 0.02 mol/(L ·min);②生成0.4mol PCl5,消耗PCl3 0.4mol,根据,PCl3的转化率是10%;③如果再通入1.0 mol Cl2,平衡正向移动,所以PCl5的物质的量增大,故选A;Ⅱ、(1)测定中和热需要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所以缺少的一种仪器是温度计;(2)振荡混合液,一定会有部分混合液附着在内壁,这样散失的热量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低,因此需上下移动,这样搅拌的面积大,范围广,故选a;(3)中和热是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是H+(aq) + OH-(aq)===H2O(l)△H=-57.3kJ/mol;(4)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不选a;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中和热的数值偏大,故选b;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不选c; 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不选d;(5)A.使用环形玻璃棒能上下搅拌,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导热,所以能减小误差,故A正确;B.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接触烧杯底部,故B错误;C.醋酸是弱酸,电离吸热,不能用醋酸测中和热,故C错误;D.测定中和热实验中用不到天平、滴定管,故D错误。(6)氨水是弱碱,电离吸热,所以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
【点睛】本题注意考查中和热测定、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测定中和热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注意操作中尽可能防止热量散失,若热量散失,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