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外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

    中外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1页
    中外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2页
    中外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3页
    中外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4页
    中外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5页
    中外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6页
    中外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7页
    中外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第8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授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为什么要改进工具呢,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较高层层次的政治形态,社会组织形态的不同,夏王朝觅踪,商王朝寻踪,西周大事记,奴隶制经济繁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文化是什么?文明是什么?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周易·贲·彖》
    (观察天道自然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把握人伦秩序,以明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推及天下。)
    文明可以分为或可称为文化意义的文明和社会意义的文明两个方面。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度阶段,一般包括:1)文字的使用;2)手工业技术的进步;3)精神世界的丰富……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和北京人为代表)
    渔猎采集会用火元谋最早人
    观察下列两组图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约发生于10000年前,可能由采集野生小麦发展为有意识的栽种,逐步到半定居等待收获的农耕生活方式。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第一次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原始农耕产生后的有什么意义?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哪些重大影响与影响?
    意义:①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②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加快了人口的增长。③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农耕聚落。
    影响:①大河文明,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②以农业立国,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如重视天文历法,祭祀天地,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
    距今约1 万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距今约7000—5000 年
    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蛋壳陶”
    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由于当时以采集为主的生存方式以及人口的缺少,妇女在这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考古发现,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
    约公元前2070 年,禹接受禅让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遗址出土大批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应当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2)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 制度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 之下设有尹 及各类事务官。(3)影响:东到大海, 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尚书.周书:惟妇言是用 ;不进用王父母弟,反用贱民;暴虐百姓。 选自《牧誓》帝武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帝文丁十二年,杀周王季历。帝乙二年,周伐商,败于帝乙。后商、周战于黎,拘周侯昌,囚之羑。 选自《竹书纪年》帝辛讨东夷归,周伐之,大败帝辛于牧野。
    讨论:商纣王的历史本来面目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建立西周
    封土建邦(分封制)--西周政治的特色之一 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3.内容(1) 周王 是最高统治者。(2)分封对象同姓亲族 是分封的主体,还包括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和原有的附属国。(3)受封者的权利:受封得到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在疆域内进行再分封。(4)受封者的义务: 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服从周王的政令;并承担各种军事义务(随从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
    西周的分封制较前代有什么不同?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1)积极①通过分封,周 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周王确立了 天下共主的地位,有效控制各诸侯国。③使贵族集团形成“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的等级序列。(2)消极:受封诸侯权力较大,诸侯国相对独立,为以后诸侯割据和国家分裂埋下了祸根。
    传统的中国人特别讲究长幼有序,传男不传女,喜爱让嫡长子来继承家业?那么这样的历史传统从何而来?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西周的特色之二
    1.内容(1)以 嫡长子继承制 为核心。(2)确立严格的 大宗 、 小宗 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 家族 关系,也是 政治隶属 关系。
    3.作用(1)保障了各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 凝结宗族 ,防止 内部纷争 ,“国”与“家”结合。(2)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归根结底,有利于维护西周的统治。
    全方位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的两大基本政治制度,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2)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3)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井田制是基本土地制度。井田即方块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绢帛是商周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打制石器,结合课本完成表格,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玉器祭坛和神庙,统一性,反山遗址贵族陵墓区,从部落到国家,“三皇五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易错辨析陶器与瓷器,家国同构,辨析宗法观念,图解西周宗法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授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代表,经济与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