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03《链接高考1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含解析)人教版
展开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
[A级-基础训]
1.(2019·辽宁沈阳育才学校三模)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回到出发点
B.5~15 s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
C.15~20 s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
D.5~15 s过程中前5 s位移为120 m
解析:C [由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20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5~15 s过程中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m/s2=0.8 m/s2,故B错误;15~20 s过程中质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m/s2=3.2 m/s2,故C正确;5~15 s过程中前5 s位移x=8×5 m+×0.8×52 m=50 m,故D错误.]
2.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b两物体,其x-t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所示,由图可知( )
A.两物体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0~t1内a物体的位移大于b物体的位移
C.t1~t2内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t1~t2内a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b物体的平均速度
解析:C [在x-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b图象的斜率先负后正,说明b物体先沿负向运动,后沿正向运动,故A错误.0~t1内,a物体的位移小于b物体的位移,故B错误.t1~t2内,某时刻两图象的斜率相等,物体的速度相同,故C正确.t1~t2内两个物体的位移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D错误.]
3.三个运动物体a、b、c,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三个物体在t0时间内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c做曲线运动,b做直线运动
B.三个物体均做单向直线运动,并在t0时刻相遇
C.三者平均速度相同
D.三者平均速率相等
解析:C [x-t图象只能反映位移的两个方向,则只能表示直线运动,故a、b、c都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a的速度先正后负,表示做往返的直线运动,故B错误;因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由=得平均速度一定相同,故C正确;由图看出a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后返回,其路程最大,则其平均速率最大,故D错误.]
4.(2019·莆田一模)(多选)如图所示,图甲为质点a和b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乙为质点c和d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若t1时刻a、b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B.若t1时刻c、d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C.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AD [在位移-时间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质点位置相同而相遇,由甲图可知,t1时刻a、b两质点第一次相遇,t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故A项正确;t1到t2时间内,根据面积表示位移,知c的位移大于d的位移,若t1时刻c、d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质点没有相遇,故B项错误;两质点中只有b运动方向改变,a、c、d质点的运动方向未发生改变,故C项错误;根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t1到t2时间内,a质点的速度不变,b质点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由v-t图象知:c的速度均匀减小,d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D项正确.]
5.(2019·河北衡水中学联考)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 )
A.甲的加速度等于乙的加速度
B.出发前甲在乙前方6 m处
C.出发前乙在甲前方6 m处
D.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2 m
解析:B [由题图可看出,甲的斜率小于乙的斜率,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故A错误.3 s时间内乙、甲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乙=×6×3 m=9 m,x甲=×3×2 m=3 m,因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则说明出发前甲在乙前方6 m处,故B正确,C错误.由于出发前甲在乙前方6 m处,出发后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则两质点间距离不断缩短,所以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6 m,故D错误.]
6.(2019·重庆南开中学月考)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沿平直轨道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
A.小车在20~40 s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B.20 s末小车回到出发点
C.小车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10~20 s内的平均速度
D.小车10~30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D [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小车在20~30 s内和30~40 s内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度大小不变,因此在20~40 s内小车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在前20 s内小车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则20 s末小车没有回到出发点,故B错误;根据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表示位移的大小,可知小车在0~10 s内的位移小于10~20 s内位移,而时间相等,则小车0~10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10~20 s内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图象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则知小车10~30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故D正确.]
7.(2019·河北定州中学月考)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v0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避免碰车,在乙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应为( )
A. B.
C. D.
解析:D [乙车停止的时间为t1,则:t1==;乙车的位移:x1==;该时间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2=v0t1=.之后,甲做减速运动,由于甲与乙的初速度、加速度都相同,所以甲停止的时间与停止时的位移都与乙的相同,所以甲减速的位移为:x3=x1=;甲、乙两车的距离最小是两车位移的和:L=x1+x2+x3=++=,所以选项D正确.]
8.(多选)甲、乙两辆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 m/s
C.在0~10 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
D.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 m/s
解析:BCD [题图为位移-时间图象,甲车先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在x=2 m处,乙向负方向做速度逐渐增大的运动,故A错误;乙车10 s内的位移大小为8 m,所以平均速度为0.8 m/s,故B正确;在位移-时间图象上交点表示相遇,所以10 s内两车相遇了两次,故C正确;若乙车做匀变速运动,P点为中间位置的点,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可知v平均=v<v,所以P点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0.8 m/s,故D正确.]
[B级—能力练]
9.(2019·重庆巴蜀中学开学考试)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 )
解析:BC [根据v-t图象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来计算或估算位移的大小.sA= m=15 m<20 m,选项A错误;由图可知sB>15 m,选项B正确;sC= m=20 m,选项C正确;sD= m=17.5 m<20 m,选项D错误.]
10.(2019·四川双流中学月考)(多选)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它们运动的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A.t=2 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
解析:BD [由图可知t=2 s时,甲球通过的位移为x1=×(30+10)×2 m=40 m,乙的位移为零,两球位移之差等于40 m,但两球初始的高度未知,故t=2 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不一定为40 m,故A错误;t=4 s时,甲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x1′=×30×3 m-×10×1 m=40 m,乙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x2=×(30+10)×2 m=40 m,故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故B正确;两球从不同的高度以同样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x=-h=v0t-at2,h是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同,可知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t不相等,故C错误;由图知,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都是3 s,故D正确.]
11.(2019·河北武邑中学周考)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过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处做了标记,并以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 m.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的大小;
(2)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解析:(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vt-vt=13.5 m,将v=9 m/s代入得到:t=3 s,再有v=at,解得:a=3 m/s2,即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为3 m/s2.
(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则:s=at2,代入数据得到s=13.5 m.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Δs=(20-13.5) m=6.5 m.
答案:(1)3 m/s2 (2)6.5 m
12.(2019·安徽宣城八校联考)某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看到前方路上有障碍物,立即进行刹车,从看到障碍物到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停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象由一段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一段曲线组成.求:
(1)该人刹车的反应时间;
(2)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及匀变速所用的时间.
解析:(1)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1=12 m,
速度v=72 km/h=20 m/s,
反应时间t1== s=0.6 s.
(2)开始刹车时,速度v=72 km/h=20 m/s,刹车过程的位移x2=(37-12) m=25 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v2=2ax2,
可得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 m/s2=8 m/s2,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匀变速所用的时间t2== s=2.5 s.
答案:(1)0.6 s (2)8 m/s2 2.5 s
13.(2019·湖南石门一中检测)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最大的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解析:(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此时经历的时间为t1,则由v1+at1=v2,得t1=12 s.此时甲车的位移为x1=v1t1+at=10×12 m-×0.5×122 m=84 m,乙车的位移为x2=v2t1=4×12 m=48 m,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Δx=x1-x2=84 m-48 m=36 m.
(2)设甲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t2,则有t2== s=20 s,甲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x== m=100 m,乙车发生的位移为x′=v2t2=4×20 m=80 m,则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t3=t2+=25 s.
答案:(1)36 m (2)25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