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届《新动力高考突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章第1节城市空间结构 教案 0 次下载
- 2019届《新动力高考突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章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 0 次下载
- 2019届《新动力高考突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章第1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案 0 次下载
- 2019届《新动力高考突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章第4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案 0 次下载
- 2019届《新动力高考突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章第1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 教案 0 次下载
2019届《新动力高考突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5章第1节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展开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第1节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分层突破: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
(对应学生用书第93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人口增长
(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2)人口自然增长率:
①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②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③影响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口增长模式
(1)表现:图中①线代表出生率,②线代表死亡率。
(2)类型及特点:
类型 | 特点 |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
A:“高—高—低”模式 | 原始型 | 高 | 高 | 极低 |
传统型 | 高 | 高 | 较低 | |
B:“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 高 | 低 | 高 | |
C:“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 低 | 低 | 低 |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3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量就增加,只不过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而已。
4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而中国、古巴等则为现代型。
[理解—要点突破]
1.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模式 | “高—高—低” | “高—低—高” | “低—低—低” | |
增长状况 | 速度 | 慢,波动较大 |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 | 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
数量 |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 急剧增加 |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 |
原因 |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 |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 |
人口 问题 | 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 | 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大 |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 |
具体 影响 | 劳动力缺乏 | 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 造成劳动力不足、青年壮年负担过重 | |
对应 措施 | 发展生产力,提高御灾、抗病能力 |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原始社会时期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工业化初期属于过渡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过渡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高—高—低”型 | 高(>2.5%) | 高(>2.5%) | 低(<1.0%) |
“高—低—高”型 | 高(>2.5%) | 低(<1.5%) | 高(>1.0%) |
“低—低—低”型 | 低(<2.0%) | 低(<1.5%) | 低(<1.0%) |
(3)依据图形区分
3.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2)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自然增长 率水平 | 较低 | 较高 | |
原因 | 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 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传统观念影响 | |
人口 增长 | 特点 | 增长缓慢 | 增长很快 |
原因 |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 |
今后变 化趋势 | 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 许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92040059】
1.该国可能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1.C 2.B [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0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
●考向2 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读图,据此完成3~4题。
(注:劳动人口为15~59岁,图中数据为每5年的平均值)
某区域人口相关数据坐标
3.有关该区域人口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机械增长超过自然增长
B.人口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
C.影响该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政策
D.人口总数与劳动力总数同时达到最大值
4.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A.2041年与1981年的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相似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一致
C.2026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主要与1966年前后人口自然增长有关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完全呈正相关
3.B 4.C [第3题,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变化周期晚15年左右,说明人口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受人口机械增长影响小,A错B对;影响该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C错;人口总数比劳动力总数晚达到最大值,D错。第4题,1981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很大,2041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说明1981年劳动人口比较年轻,2041年劳动人口年龄较大,A错;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周期早于劳动人口增长率,B、D错;人口增长高峰周期大约20年,2026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主要与1966年前后人口自然增长有关,属于人口增长惯性,C对。]
(2016·天津高考)读图,回答下题。 【导学号:92040060】
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
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D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省1990~2000年常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说明人口增长率较高;2000年之后,人口数量增加放缓,人口增长率下降至较低水平。D选项符合要求。]
考点二| 人口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95页)
[识记—基础梳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国家 | 问题 | 影响 | 措施 |
发展中 国家 |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大 | 加大经济、就业、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 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 |
发达 国家 | 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 |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
[理解—要点突破]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问题 |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
原因 |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 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
影响 |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 ④劳动力不足; 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 ①粮食供给不足; 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 ③人民生活贫困化; ④人口素质偏低; 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
措施 |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
趋势 |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问题 | 解决措施 |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
人口素质较低 |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
人口流动规模大 |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
[运用—考向通关]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92040061】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
1.A 2.B [第1题,A对:上海、北京、天津是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是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B错: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区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在4%以下,比例较低。C错:广东经济发达,其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比例都不高,还未进入老龄化阶段。D错: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小于城镇,因而城镇老龄化现象更明显。第2题,贵州、湖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经商,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
解题技巧
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②出生率=出生人口÷人口总数×100%
③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总数×100%
(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
人口数量增加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3)n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
该年人口总数×(1+自然增长率)n(n为年数)
考点三| 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
(对应学生用书第96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人口爆炸”
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状况。
2.环境的限制性——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
产生的 原因 | ①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②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 |
表现及后果 | 土地 资源 | ①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压力越来越大;②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
矿产 资源 |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 |
水资 源 | 淡水资源需求量大,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短缺 | |
森林 资源 | 不合理的垦殖活动毁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 |
利用 要求 |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
3.人口的合理容量
(1)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理解—要点突破]
1.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项目 | 人口容量 | 人口合理容量 | |
区别 | 内涵 | 最大人口数量 | 最适宜人口数量 |
意义 | 生存 | 发展 | |
数量 | 大 | 小 | |
共同点 | 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
2.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及特点
[运用—考向通关]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92040062】
1.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D 2.C [第1题,结合理论人口容量公式,在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理论人口容量与b(熟制)呈正相关,纬度越低熟制越高,四地中④地纬度最低,故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2题,四个城市中①
和④的人均用水总量未超过人均水资源总量,即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2018·重庆模拟)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4.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3.C 4.C [第3题,依据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数值可判①处大于450小于500,②处大于400小于450,③处大于100小于150,④处大于150小于200。第4题,③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指数低。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同时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②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④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较大。]
地理图表专攻(十)|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对应学生用书第97页)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在高考中,对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识记—常考图示]
图1 曲线图 图2 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图3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 图4 人口金字塔图
1.判读此类图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类型 | 特点 | 例图 | 通用方法 | |
坐标 类图 | 柱状图 | 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适用于表示相互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用柱的长短或高低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差异 | 世界各大洲人口柱状图(2000年) | ①读图名 ↓ ②读坐标(或图例) ↓ 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 ↓ ④分析数据 ↓ 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 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
坐标 类图 | 曲线图 (或折 线图) | 表示地理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能直观反映同一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 | 非洲人口增长折线图(1950~2000年) | ①读图名 ↓ ②读坐标(或图例) ↓ 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 ↓ ④分析数据 ↓ 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 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
三角 形统 计图 | 有三个坐标轴,组成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 | 中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2004年) | ||
结构 | 扇形图 | 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 | 世界各大洲平均净增长人口所占比例 扇形图(1995~2000年) | |
类图 | 饼状图 | 由扇形统计图派生出来的三维图形。除了反映某些地理事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外,还反映总体的绝对量 | 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2010年) |
2.此类图的判读技巧
(1)曲线图的判读
看趋势 | 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
看数值 | 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 |
看速度 | 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 |
看阶段 | 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
①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Ⅰ、Ⅱ、Ⅲ。
②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Ⅱ不一致)。
③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
图1 图2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做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中Ⅰ处的虚线。(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8‰、16‰、29‰)。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①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
②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图甲 图乙 图丙
③析变化
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
特殊变化:
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运用—母题迁移]
[母题]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解图流程】
【答案】 (1)B (2)B
[迁移应用]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1.D 2.B [第1题,比较a方案和c方案两图可知,a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小,而c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大,故D选项正确。第2题,分析三种生育率方案可知,a方案生育率太低,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太大,老龄化问题严重,而c方案生育率较高,导致少儿人口比重较大,出现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方案生育率使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故该方案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