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四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自主加餐课
展开(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1)题,膜内温度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温度,故①②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丰雪年阴天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小,为曲线①;枯雪年晴天较多,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为曲线②。③④曲线表示的温度较低,为膜外温度。第(2)题,根据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积雪的多少影响了膜内温度的日变化。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 ℃。图中曲线③④基本平行,说明积雪的多少并没有明显地影响到膜外气温的日变化。对比曲线①②和③④,其变化明显不同。第(3)题,该地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北京时间16时左右,当地时间应该为14时左右,由此推断该地位于东六区附近,加上寒冷、种植葡萄等因素,结合四个备选项位置,可判定该地可能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 (1)B (2)C (3)D
[真题再用]
当地传统的葡萄越冬都是采用土埋法,说明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比土埋法的优点有哪些?
答案 与土埋法相比较,双层覆膜土方工程量小,省工省时省力;双层覆膜温度高,保温作用更强,更有利于葡萄安全越冬;双层覆膜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墒情;寒冷期后,双层覆膜更有利于升温,萌发时间提前,延长生长期,有利于增产。
解析 土埋法需要深挖土壤把葡萄埋起来,工程量大,而双层覆膜工程量小的多;双层覆膜起到了温室作用,能够提高温度,保证葡萄安全越冬,且升温快,能够让葡萄萌发提前,延长生长期;覆膜还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证土壤墒情,从而有利于葡萄种植增产增收。
(2019·江苏高考)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一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二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双选)( )
(2)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二中(双选)( )
A.①增大 B.②增大 C.③减小 D.④减小
第(1)题,库区云海是由于日出前后库区较两侧山壁(陆地)气温高,库区为上升气流,气流上升遇冷凝结而形成,类似于陆风和山风的形成。第(2)题,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对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云层的反射作用。云海导致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则④增大,①减小,进而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导致③减小,云量增多,则②增大。
答案 (1)AD (2)BC
[真题再用]
1.冬季,农民蔬菜生产用塑料大棚来制造温室环境,则图中各环节相当于塑料大棚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冬季,农民蔬菜生产用塑料大棚来制造温室环境相当于大气逆辐射增强,而②环节为大气逆辐射。①环节为受大气削弱作用之后的太阳辐射,③为来自地面的地面辐射,④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简要分析长江三峡库区1月份出现云海的原因。
答案 位于库区,大气中水汽充足且不易扩散;1月份,冷空气活动频繁。
解析 长江三峡库区形成云海的原因可从水汽和气温两方面回答。三峡库区地形相对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因而水汽丰富;冬季,冷空气南下频繁,经过水汽较多的江面,有利于形成云雾。
(2016·江苏高考)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我国( )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2)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第(1)题,图中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系统控制下,西南地区受低压槽控制。在强大高压的控制下,高纬的寒冷气流大举南下,降温明显;但如果空气较为干燥,则出现降雪的可能性较小。三亚附近的等压线分布比昆明稀疏,故风力小于昆明。上海、北京地区的等压线延伸方向及气压高低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因此两地风向大致相同,均为西北风。第(2)题,上海和成都纬度相近。图示季节,上海和成都都受陆地冷高压的控制。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秦岭和大巴山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受寒潮影响小。
答案 (1)D (2)A
[真题再用]
此时下列四个城市中风力最大的是( )
A.昆明 B.成都 C.上海 D.三亚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四个城市中昆明所在区域等压线最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
受外来污染物等因素影响,2019年1月湖北省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全省各地迅速响应、多措并举,积极应对此次重污染天气。全省各地及时采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加强对工业企业、道路、工地等开展现场巡查,并积极与气象部门会商,加强空气质量形势研判,符合气象条件的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与此同时,省生态环境厅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指导各地开展应急响应。密切跟踪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加密与省气象局会商频次,每日发布全省重污染天气预警快报或快讯,提醒社会公众做好防范。
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经济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大气稳定,风力小,垂直运动弱)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雾霾的成因
(1)自然原因: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大气稳定,风力较小;昼夜温差大,促进水汽的凝结。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如汽车尾气、冬季取暖、工厂排放、建筑扬尘、家庭排放等。
2.雾霾的危害
降低大气能见度,危及交通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发病率增高;心情沮丧,工作效率降低;影响商贸、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3.雾霾的治理
(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2)加强污染治理;(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5)调整能源结构,利用清洁能源;(6)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7)提倡绿色消费,购买环保产品等。
(2019·安徽皖东名校联盟联考)雾霾是漂浮大气中的PM2.5等微粒、粉尘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现象。下图示意我国雾霾多发区。完成1~3题。
1.雾霾导致能见度降低,因雾霾( )
A.吸收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吸收太阳辐射 D.反射太阳辐射
答案 D
解析 雾霾使能见度降低,主要是指可见光降低,应是雾霾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导致地面和大气中的可见光降低,故能见度下降。
2.正常年份,我国雾霾天气最多的是( )
A.黄淮海平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河谷 D.珠江三角洲
答案 A
解析 正常年份,我国北方降水少,空气干燥,植被覆盖率低,加上燃烧煤炭多,空气中粉尘、微粒多,故出现雾霾天气也是最多的。
3.城市雾霾多于农村,是因为城市( )
①高楼林立,风力微弱 ②热岛效应,对流运动弱 ③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 ④绿地面积小,空气湿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城市雾霾天气多于农村,主要是PM2.5等微粒、粉尘等粒子排放量多,加上高楼林立,风力微弱,大气相对稳定,不利于微粒等物质扩散,故雾霾天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