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练习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知道当△ABC
△的相似比为k时,△与△ABC的相似比为1/k.理解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过程与方法
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操作—比较—发现—归纳”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应用.
教 学
准 备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引入课题
(1)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在△ABC与△A′B′C′中,
如果∠A=∠A′, ∠B=∠B′, ∠C=∠C′, 且.
我们就说△ABC与△A′B′C′相似,记作△ABC∽△A′B′C′,k就是它们的相似比.
反之如果△ABC∽△A′B′C′,
则有∠A=∠A′, ∠B=∠B′, ∠C=∠C′, 且.
(3)问题:如果k=1,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说明
(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2)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
(3)当△ABC与△的相似比为k时,△与△ABC的相似比为1/k.
二、探究新知
活动1 (教材P40页 探究1)
如图27.2-1),任意画两条直线l1 , l2,再画三条与l1 , l2 相交的平行线l3 , l4, l5.分别量度l3 , l4, l5.在l1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和在l2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DE, EF的长度, AB︰BC 与DE︰EF相等吗?任意平移l5 , 再量度AB, BC, DE, EF的长度, AB︰BC 与DE︰EF相等吗?
教师出示探究,提出问题.
让学生操作画图,量度AB, BC, DE, EF的长度并计算比值,小组讨论,共同交流,回答结果.
提出问题
AB︰AC=DE︰( ),BC︰AC=( )︰DF,
师生共同交流.强调“对应线段的比是否相等”
归纳总结:(板书并朗读)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
在活动中,师生应重点关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相比线段同线;
活动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思考:1、如果把图27.2-1中l1 , l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刚落到l3上,如图27.2-2(1),,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2、如果把图27.2-1中l1 , l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刚落到l4上,如图27.2-22),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
师生归纳总结:(板书并朗读)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
三、 练习巩固
问题:如图,在△ABC中,DE∥BC,AC=4 ,AB=3,EC=1.求AD和BD.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阅题,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在练习中检查学生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理解。
作 业
布 置
完成同步练习
课堂总结
(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这个定理揭示了有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必构成相似三角形,因此在三角形相似的解题中,常作平行线构造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
(2)相似比是带有顺序性和对应性的:
如△ABC∽△A′B′C′的相似比,那么△A′B′C′∽△ABC的相似比就是,它们的关系是互为倒数.这一点在教学中科结合相似比“放大或缩小”的含义来让学生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准备阶段,导学阶段,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达标测试,预习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27.2 相似三角形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准备阶段,导学阶段,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达标测试,预习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