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课件+音频素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11《醉翁亭记》课件.pptx
    • 音频
      11《醉翁亭记》课文朗读.mp3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课件+音频素材01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课件+音频素材02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课件+音频素材03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课件+音频素材04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课件+音频素材05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课件+音频素材06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课件+音频素材07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课件+音频素材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 醉翁亭记获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 醉翁亭记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11《醉翁亭记》课件pptx、11《醉翁亭记》课文朗读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山水亦因人而胜,因文而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是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的,就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做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理清段落层次,能准确翻译全文。(重点) 2.反复诵读,理清叙事写景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感情。(难点) 3.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素养)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散文创作成就巨大,也擅长诗词。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存世。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疏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10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1046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滁 琊 壑辄 霏 翳 洌 肴 蔌
    觥 伛偻 颓 中 弈 暝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结合注释,认真朗读课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看看文中表现了哪些“乐”?作者想重点表达哪一种“乐”?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东部。
    名词作状语,在山上,沿着山。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自称,这里是用自称来命名的意思。
    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山峰,树木山谷尤其优美,从远处看那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并且从两峰之间飞泻出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上方的,是醉翁亭啊。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僧人智仙。给亭子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太守与客人来到这里饮酒,喝得不多就醉了,同时年纪又是最大的,所以自己取了个别号叫作醉翁。醉翁的情趣并不在酒上,而是在于山光水色中。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间,寄托在酒上。
    1.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交代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命名缘由。写对山水的喜爱,点出“乐”字,贯串全文。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引出醉翁亭的?
    酿泉(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3.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镜头”从全景移向局部,由远及近。静的山与动的泉相映成趣,动静结合使画面真实可感。 不仅让读者了解醉翁亭所在的方位,而且通过层层烘托,表现出了醉翁亭之美,引人入胜。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此处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全文的核心句,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同时也暗示了“醉翁”二字的深意:饮酒佐以美景而“醉”,被贬的抑郁心情则用酒“醉”来排遣。因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将游玩观赏之乐融入在宴饮之中,为下文作铺垫。
    5.“山行六七里”一句中哪个字有活用现象?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字词的用法类似?
    又如:有一老父,衣褐。(2018四川凉山州中考《张良奇遇》)
    “名之者谁”的“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山”名词做状语,沿着山路;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翼”,名词做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环滁皆山也”的“环”,名词作动词,环绕着;
    6.“意”在“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句中是什么含义?今义有什么变化?
    又如:良因怪之。(2018四川凉山州中考《张良奇遇》)
    “意”在句中的含义是情趣,今义是意思或愿望。
    7.找一找这一段中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并指出句式类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句,省略介词,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环滁皆山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文言文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译:要说那太阳一出来,林中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在一起,山谷洞穴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面下降,隐石现出,这是山间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一样,那乐趣也就没有穷尽了。
    1.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及出游的乐趣。
    2.本段是怎样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又是怎样描写山间四季之景的?
    朝暮之景:朝“明”暮“暗”,一早一晚,各自其妙又互为照应,把山间早晨和晚上的特点描绘出来。
    四时之景:春之花、夏之木、秋之风霜、冬之石,寥寥数语,精练贴切,把景物的情态展现出来。
    3.“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写朝往暮归对四时不同景色的游赏,照应前面的描写,并由景美写到人乐,点出“乐亦无穷”,为下文写人叙事作铺垫。
    4.找找这一段中有哪些古今异义的词 ?
    “野芳发而幽香”中的“芳”,古义为花,今义为芳香;“佳木秀而繁阴”中的“秀”,古义为茂盛,今义为美丽;“山间之四时也”中的“时”,古义为季节,今义为时间或时节。
    5.找一找“秀”在这一段中出现了几次?含义有什么不同?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作形容词,秀丽;“佳木秀而繁阴”,“秀”也做形容词,含义是茂盛、繁茂。
    至于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用于一段话的开头,相当于“说到……”,可不译出。
    腰背弯曲,此处指老人。
    被人搀领着走,指小孩。
    野味野菜。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蔌,菜蔬。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 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投壶的投中了目标。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译:背着东西的人在途中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回应,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到溪水旁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造酒,泉水香,酒儿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摆开在面前的,是太守设的宴席。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能投中目标,下棋的人能取得胜利,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众宾客在尽情地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呀。
    1.第三段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表现了什么乐趣?
    2.第三段通过这几个场景,表现了怎样的乐趣?简单概括。
    滁人游览之乐:有“负”者,有“行者”,有老人,有小孩,前呼后拥,往来不绝,十分热闹。
    宴饮之乐:食物就地取材,简朴而别有滋味;“非丝非竹”,山林野趣,乐在其中。
    3.滁人游的画面能反映当时人们怎样的生活状况?从侧面反映了什么?
    写滁人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言简意赅。“往来而不绝”,描绘了众人游的热闹景象,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政绩,在欧阳修的治理下,滁州百姓生活和乐、富足。写了众人的乐,也暗含了太守的乐。
    4.结合整段描写的内容,说说如何理解太守的“醉”。
    太守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在这里,作者用简笔勾勒了自画像,既照应了上文太守的“醉翁”自号,又引起下文,点明太守“醉”“乐”的原因。
    5.再看这一段“临溪而渔”一句中,“渔”有什么特殊用法?还有哪些字词也是这样?
    “太守宴也”,“宴”名词作动词,环绕着。
    “渔”,名词作动词,钓鱼,打鱼;
    “伛偻提携”,动词作名词,驼背弯腰的老人、用手搀扶的小孩。
    “杂然而前阵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6.“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中的“丝”和“竹”,与今天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丝”和“竹”古义为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音乐;今义常指蚕丝、竹子。
    7.“至于负者歌于途”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这句话是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歌于途”即“于途歌”。
    又如“甚矣,汝之不惠。” (2018山东威海中考题《愚公移山》)
    8.“临”字在不同语句中的词义有什么变化?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一句中,“临”的含义为居高临下,由上看下; “临溪而渔”一句中,“临”的含义为靠近。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到处是鸟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庐陵郡,就是吉州。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译:不久,夕阳落到远山之上,人影散乱,这是太守回城,众宾客随行。树木茂密成荫,鸟鸣之声到处可闻,这是游人离开,鸟儿欢乐起来了。可是鸟儿只知山林的乐趣,却不知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从太守游山而快乐,却不知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原来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本句层层推进,道出了百姓的快乐就是太守最大的快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句中几个“乐”字含义各不相同。 禽鸟之“乐”源于自然条件的优越; 人之“乐”不仅源于自然条件的优越,还因为能纵情山水,同时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乐; 太守“乐其乐”则表明太守能超然物外,不以贬官遭谪的政治处境为悲,反而还能娱情山水,与民同乐。
    1.“然而禽鸟……其乐也”一句中的几个“乐”含义相同吗?如果不相同,分别是什么?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表达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思想感情?
    仕途失意,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内心郁闷;但壮志未酬,不禁发出游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慨叹。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中,“去”字含义古今有什么不同?
    “去”字古义为离开,今义为到,往。
    4.结合全文语句,找一找在这段中出现的哪些字存在多义现象?
    “山水之乐”中,“乐”是名词,;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中,“乐”是形容词,欢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第一个“乐”是动词,以……为乐。
    “太守自谓也”中“也”表判断 ;“在乎山水之间也”中,“也”是语气助词,无实义。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中“归”含义为回去;“云归而岩穴暝”中“归”含义为聚拢。
    5.“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有什么句式结构特点?
    这句话是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述以文”即“以文述”。
    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其中,可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醉翁亭,或许能让大家有新的认识和感受!
    1.这篇文章写了五种乐,其中山水之乐、游人之乐的描写同太守之乐有什么关系?
    作者描写山水之乐、游人之乐是对太守之乐的陪衬。写山水之乐,是表现他贬官谪居滁州后,寄情山水、排遣愁怀的生活态度。写游人之乐,为的是从“众宾欢”中反衬自己的乐,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是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这是非同寻常的。
    太守之乐境界最高,太守既能知“禽鸟之乐”,又能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描写景物时又着眼于一个“醉”字,作者是怎样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的?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乐趣。文中用“太守醉”结束欢乐场面,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勒出全文的主旨。
    3.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首先写亭之概况,其次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4.本文的叙事角度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叙事角度上看, 通篇以第三人称写太守,写醉翁,貌似旁观者,摆脱了第一人称叙述的种种不便,拓宽了话题空间。醉翁与太守,一为名号,一为官职,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很好地揭示了人物情感的丰富性,人物形象的多面性。直到文章最后,作者才自报家门,揭开谜底。这种写法,与汉赋中假托人物说事说理如出一辙,具有鲜明的寓言风格和浪漫气息。
    5.太守的“醉翁之意”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结合课文与实际生活,简要说说。
    太守的“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而且还在“与民同乐”。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他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的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1.蔚然而深秀者: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3.而年又最高: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7.水落而石出者:8.朝而往,暮而归: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0.往来而不绝者: 11.溪深而鱼肥: 12.泉香而酒洌:13.杂然而前陈者: 14.起坐而喧哗者:15.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6.而不知人之乐:17.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8.而不知人之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古义:琴瑟箫笛为管弦乐器,这里指音乐 今义:常指蚕丝、竹子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山间之四时也( )
    古义:花 今义:芳香
    古义:茂盛、繁茂 今义:美丽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或时节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
    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朝而往,暮而归( )而不知人之乐( )
    在乎山水之间也( )太守自谓也( )
    山水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之者谁( )太守宴也( )环滁皆山也( )临溪而渔( )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名词作动词,钓鱼,打鱼。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山行六七里( )杂然而前陈者( )
    动词作名词,驼背弯腰的老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判断句:环滁皆山也(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者,……也”,表判断
    省略介词,应是“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介词结构后置,“歌于途”即“于途歌”
    至于负者歌于途( )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介词结构后置,“述以文”即“以文述”
    《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在现代汉语中,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面。(在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水落而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比喻真相大白,简写为“水落石出”)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许多人饮酒的热闹场面,意思没有变化)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感悟一:快乐是一种感觉,快乐要靠我们自己去寻找。有快乐的追求,有快乐的心态,那么伴随我们的将是永恒的快乐。
    感悟二:旷达是人生的阳光。人只有有了旷达的心态,才能更坦然地走自己的路,生命的内涵也才会更加丰富。
    ❶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本文采用叙事说明的笔调,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全文用了21个“也”字,每一个“也”字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文意黑白的标志。这样文随意转,层层道出,织成一篇锦绣文章。再如,除第1段外,每段开头都有领起的词语引起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描写到游乐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❷骈散结合,相映成趣。
    这虽是一篇游记散文,却大量运用了骈句,增强了韵律美。像“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这样的句子,完全是骈文的写法。作者驾驭自如,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横线字的意思。
    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
    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余居园南,屋如舟式,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览园中之概,绿阴四合,夏无暑气。琢堂①为余颜其斋曰“不系之舟”。此余幕游②以来第一好居室也。土山之间,艺菊数十种,惜未及含葩,而琢堂调山左廉访矣。眷属移寓潼川书院,余亦随往院中居焉。 琢堂先赴任,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游。乘骑至华阴庙。过华封里,即尧时三祝处。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拍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
    浪游记快(节选)【清】沈复
    殿廷古碑甚多,内有陈希夷书“福”、“寿”字。华山之脚有玉泉院,即希夷先生化形骨蜕处。有石洞如斗室,塑先生卧像于石床。其地水净沙明,草多绛色,泉流甚急,修竹绕之。洞外一方亭,额曰“无忧亭”。旁有古树三栋,纹如裂炭,叶似槐而色深,不知其名,土人③即呼曰“无忧树”。 太华④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归途见林柿正黄,就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弗听,嚼之涩甚,急吐去,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土人大笑。盖柿须摘下煮一沸,始去其涩,余不知也。(选自《浮生六记》,有删改)【注释】①琢堂:姓石,沈复儿时好友。②幕游:指沈复离乡做了石琢 堂的无官职的辅助人员。③土人:本地人。④太华:指华山。
    (1)惜未及含葩 ( ) (2)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游 ( )(3)内有陈希夷书“福”、“寿”字 ( ) (4)泉流甚急,修竹绕之 ( )
    到,等到,到……的时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
    3.“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拍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文中这个句子写出了树的 、 、 等特点。
    (我)下了马(马车),找到泉水漱口,才能说话。
    【解析】:古,古老,古朴;多,众多;大,巨大;奇,奇怪,奇特。 写对一点,即得一分。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作者书斋名为“不系之舟”,原因有哪些?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回答。
    屋如舟式,过着幕游生活(人生漂泊、居无定所),喜欢随意无拘束的生活等。
    从全文来看,作者是一个喜爱出游的人。这句话写出了自己未能登太华山而感到遗憾;也写出了作者热爱自然,喜欢游历山水的情感。
    5.最后一段中“太华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联系全文回答。
    【甲】《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5题。
    【乙】《丰乐亭记》(节选)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①刻露:鲜明地显露。②本:根据。③上:皇上。④刺史:即作者。
    A.面山而居 B.吾恂恂而起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而不知人之乐
    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树林阴翳(阴影) 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宣上恩德(宣扬) 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晦明/变化者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
    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解析】语句通顺1分,“…者…也”,判断句标志,0.5分;“以”,用,0.5分。
    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
    【解析】语句通顺1分,“之”,助词不译,0.5分;“其”,这里,0.5分。
    1.背诵全文。 2.试将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所写的“朝暮”、“四时”的景物特点用现代汉语加以具体描写,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背景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峰回路转,翼然临于泉上者,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尤其特别,茂盛的样子,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陈列摆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 醉翁亭记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 醉翁亭记背景图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字音字形,取别号,取名命名,昏暗阴暗,就表顺承,美好的,背着东西的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2 醉翁亭记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2 醉翁亭记精品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静对比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课件+音频素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