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文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传播,物体的振动,今日实验一,今日实验二,生活中的一些奇妙现象,长颈鹿没有发声器官,看不见的振动,乒乓球弹跳起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声同学买了新手机要试试录音功能,小声同学录音后播放,听到自己 的声音很生气:“我的声音哪有这么奇怪!?一定是这手机不好” 旁边的小音同学说:“这就是你的声音啊!手机录音功能挺好的啊!” 小声和小音同学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声音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
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
1.实验目的:探究声音的产生2.器材:音叉,橡胶锤,乒乓球,细线,铁架台3.实验过程:------4.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实验目的:探究声音的产生2.器材:音叉,橡胶锤,水杯/烧杯 3.实验过程:------4.实验结论:
看见声音的方法——转换法
低声说话时声带仍然振动吗?为什么还能发出声音?
声带振动的能量来自气流,我们让音量降低的过程主要就是减弱气流。气流弱到一定程度,声带就无法振动了,于是出现我们常说的「耳语」或者「悄悄话」。耳语的声音主要是由于气流的振动,基本没有常规发声时声带的振动了,因此摸自己的喉咙就没有振动的感觉。
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长颈鹿为什么这么安静?
笑树为什么会“哈哈大笑 ”?
果实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 壳里的籽撞击壳壁,果实就振动发出声音。
笛子发声是笛筒中空气柱在震动燃放鞭炮时,火药爆炸使其周围的空气振动振动而发出了爆炸声
例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这说明了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2) 如图2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蔽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轻小物体
在太空中宇航员如何交谈?
(3) 如图3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并由此推理可知 。
(4)如图4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声音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可以传声。
传声效果好是指传声速度快吗?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雷和闪电是哪个先产生?
为什么在天坛中说话感觉声音变大了?
电影院为什么要在墙和门上布置海绵?
例1.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一起做“土电话”实验:(1)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一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比 传声性能好。
例1.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一起做“土电话”实验:(2)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停止, 也停止。
例1.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一起做“土电话”实验:(3)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其原因是松弛的线 (填“易”或“不易”)传声。
物体通过振动发声。为什么我们听得到蚊子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振翅的声音呢?
短钢尺振动的时候声音更尖锐还是更低沉?
振动得更快→频率更高→尖锐→音调更高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今日实验3.探究不同频率声音的波形差异
有时在你认为很安静的时候,猫狗却很警觉
今日实验4. 1.实验目的:探究声音的响度的影响因素2.实验器材:乒乓球,音叉、铁架台3 .实验过程:敲打乙,与甲接触的球会弹起 4.实验结论:
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物理学中,把物体的振动幅度叫做振幅
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我们实际听到的的声音多大,还跟什么因素有关?
今日实验5.探究不同乐器声音的波形差异
1.在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 A.水 B.真空 C.铁 D.空气
2.将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罩内,这时几乎听不到音乐声,这主要是因为 ( ) A.收音机的喇叭不振动了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C.声音被玻璃隔绝了 D.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而产生的 B.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该从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C.海上测量船可以利用回声测量海的深度 D.夏天打雷时,经常听到雷声轰鸣不绝,是由于雷声 经过多次反射造成的
4. 运动会上 100 米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则( ) A.成绩要比实际的好B.成绩要比实际的差 C.成绩与实际的相符 D.无法判断
5. 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为止,其主要原因是 ( ) 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摆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6.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是 340 米/秒,一个人面对高山喊一声,4 秒后听到回声,那么人距离山有( ) A.340 米 B.680 米 C.1360 米 D.无法判断
7. 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救 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楼板,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救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8.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 将正在发声 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 小球多次被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9. 1994 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 ——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 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 ( ) A、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 B、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 C、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物质无关,只取决于声源本身 B.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C.只有振动的物体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都能振动,所以都能发声,而气体不能振动,所以不会发声
11.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声音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12.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 “高”与“低”指声音的 ______ 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 ______决定的;“引吭高歌 “与 ”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 ______不一 样,是由声源振动的 ______决定的。
1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速从木梳齿上划过,再让它从木梳齿上慢慢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它们都不同
14.地震前夕,狗往往叫声频繁,这种异常的现象表明 ( ) A.狗能发出与地震波频率相同的次声波 B.人耳听不到地震波是因为它是次声波 C.狗的耳朵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大, 能听到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 D.地震波人耳感觉不出,因为没有次声波产生
15.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越大 B.声源离人耳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想想做做,声音的传播,声音被反射,科学世界,学到了什么,达标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试讲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件pptx、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docx、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属锯齿,吉他琴弦,小提琴弦,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