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山东省日照青山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山东省日照青山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分类
A
B
C
D
碱
纯碱
烧碱
苛性钠
苛性钾
酸
盐酸
硫酸
醋酸
油酸
盐
烧碱
食盐
萤石
苏打
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氧化镁
过氧化钠
氧化钠
酸性氧化物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答案】D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A错误;B.一氧化碳和碱和均不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是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苛性钾是氢氧化钾,属于碱;油酸是有机酸,属于酸;苏打是碳酸钠,是盐;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与水化合为硫酸,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
2.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不能透过滤纸 ⑤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由于分散质离子的直径介于1nm和100nm之间,所以形成的分散性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分散性,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3.配制100 mL 1.0 mol·L-1 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10.6 g无水碳酸氢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 称取8.4 g无水碳酸氢钠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 转移NaH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 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答案】D
【详解】A、容量瓶不能作为溶解仪器,称量的固体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故A错误;B、称取8.4g无水碳酸氢钠,加入100 mL蒸馏水,则溶液体积大于100mL,则溶液浓度将小于1.0mol/L,故B错误;C、移液操作时,防止液体外溅,需要玻璃棒来引流,故C错误;D、定容后,塞好瓶塞,要进行摇匀操作,故D正确;故选D。
4.已知氧化还原反应:①Fe2++Zn=Fe+Zn2+ ②Cu2++Fe=Fe2++Cu ③2Fe3++Cu=2Fe2++Cu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Fe3+>Cu2+>Fe2+>Zn2+
B. 还原性:Zn>Fe>Cu>Fe2+
C. 化学反应2Fe3++Zn=2Fe2++Zn2+能够发生
D. 化学反应2Fe3++Fe=3Fe2+不能发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分析判断。
【详解】A.①2Fe3++Cu═2Fe2++Cu2+,氧化性是Fe3+>Cu2+;②Fe+Cu2+=Fe2++Cu,氧化性是Cu2+>Fe2+;③Zn+Fe2+═Fe+Zn2+,氧化性是Fe2+>Zn2+;氧化性顺序是:Fe3+>Cu2+>Fe2+>Zn2+,故A正确;B.①2Fe3++Cu═2Fe2++Cu2+,还原性是Cu>Fe2+;②Fe+Cu2+=Fe2++Cu,还原性是Fe>Cu;③Zn+Fe2+═Fe+Zn2+,还原性是Zn>Fe;还原性:Zn>Fe>Cu>Fe2+,故B正确;C. 2Fe3++Zn=2Fe2++Zn2+,氧化性:Fe3+>Zn2+,符合氧化性的强弱规律,反应能够发生,故C正确;D. 2Fe3++Fe=3Fe2+,氧化性Fe3+>Fe2+,符合氧化性的强弱规律,反应能够发生,故D错误;故选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雷雨天,空气中的N2和O2化合生成NO属于人工固氮
B. 在化学反应中,氮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C. 利用氮气的不活泼性,在医学上液氮常用作冷冻剂
D. 标准状况下,22.4 L N2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可转移电子6 mol
【答案】B
【详解】A.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属于自然固氮,故A错误;B.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以降低生成氨气,也可以升高生成NO等,氮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故B正确;C、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液氮挥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用作冷冻剂,故C错误;D. 氮气与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22.4 L N2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可转移的电子少于6 mol,故D错误;故选B。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氨气遇到浓硫酸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
B. 1 L 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1 mol NH3·H2O
C. NH3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
D. 氨气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答案】C
【详解】A.浓硫酸不挥发,氨气遇到浓硫酸会发生反应,但不会产生白烟,故A错误;B.1 L 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溶质1mol,由于部分一水合氨电离,则溶液中含有的NH3•H2O小于1mol,故B错误;C. NH3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如生成NO和水,故C正确;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因此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干燥的氨气不能电离,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错误;故选C。
7.加热试管中的NH4HCO3,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A. NH3 B. O2 C. H2O D. CO2
【答案】D
【解析】NH4HCO3分解生成氨气、水蒸气及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过氧化钠后水蒸气及二氧化碳均生成氧气,而盐酸将氨气吸收,浓硫酸起干燥吸水作用,最终得到的是纯净干燥的氧气,选D
8.下列叙述I和叙述II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氨气是一种碱
氨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次氯酸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
C
Fe3+具有氧化性
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的Fe 3+存在
D
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
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也相同
【答案】B
【详解】A、氨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但氨气不是一种碱,故A错误;B.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能够使有色布条褪色,故B正确;C.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发生的反应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Fe3+是否具有氧化性无关,故C错误;D.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二者产物不同,故D错误;故选B。
9.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 )
A. 氯化钾溶液 B. 碳酸氢钙溶液
C. 氯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将CO2气体通人CaCl2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如果要有白色沉淀生成,应加入碱液,使溶液成碱性,此时就会得到碳酸钙白色沉淀了。故选D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分解,产物均有NH3
B.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不是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
C. 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D. 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加热法分离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例如硝酸铵分解就不生成氨气;B正确,例如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和+5价;铵盐和强碱反应生成氨气,C正确;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气体冷却后又生成氯化铵,D不正确,答案选BC。
11. 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的反应,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铁和稀盐酸、铁和稀硝酸
B. 铜和浓硝酸、铜和稀硝酸
C. NaHCO3+ NaOH;NaHSO4+ NaOH
D. BaCl2+ H2SO4; Ba(OH)2+ Na2SO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离子方程式不同;B、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离子方程式不同;C、NaHCO3 + NaOH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NaHSO4 + NaOH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离子方程式不同;D、离子方程式相同,为:Ba2++SO42‾=BaSO4↓
12.过量的铁粉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加热到不再冒气泡为止,生成的产物可能是( )
A. Fe(NO3)3、NO、NO2 B. Fe(NO3)2、H2
C. Fe(NO3)3、H2 D. Fe(NO3)2、NO、NO2
【答案】D
【详解】将金属铁放在浓硝酸溶液中加热,Fe+4HNO3(浓)Fe(NO3)3+3N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Fe+4HNO3(稀)=Fe(NO3)3+NO↑+2H2O,过量的铁会和硝酸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Fe+2Fe(NO3)3=3Fe(NO3)2,所以生成的产物可能是Fe(NO3)2、NO、NO2,故选D。
13.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NH3+3CuO△ 3Cu+N2+3H2O,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B. NH3被氧化为N2
C. 反应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
D. 每生成1mol H2O 就伴随着1mol电子转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单质与化合物反应产生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就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无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错误。B.在反应中NH3中的-3价的N变为N2中0价的N,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正确。C.在反应中CuO中+2价的Cu变为单质Cu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氧化铜作氧化剂,体现了Cu的氧化性。错误。D.在反应2NH3+3CuO△ 3Cu+N2+3H2O中,每产生3mol的H2O,转移电子6mol,现在生成1mol的H2O,所以转移电子2mol.错误。
14.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多
B. 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 后者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前者的两倍
C.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到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 均产生白色沉淀
D.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
【答案】A
【详解】A.根据反应的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106g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84g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NaHCO3产生的CO2多,故A错误;B.由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故B正确;C.Na2CO3和NaHCO3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反应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和NaHCO3+Ca(OH)2=CaCO3↓+NaOH+H2O,故C正确;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水解,溶液都呈碱性,故D正确;故选A。
15.在Cu与稀硝酸的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4∶1 B. 1∶3
C. 3∶1 D. 1∶4
【答案】D
【详解】Cu与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 +2NO↑+4H2O,参加反应的硝酸为8mol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8=1∶4,故选D。
16. 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 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答案】B
【解析】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所以浓硝酸和铜反应速率快,A不正确。根据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H2O+2NO2↑和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可知B正确,C不正确。反应中消耗的铜一样多,所以转移多电子数一样多,答案是B。
第II卷(非选择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
A.FeCl3溶液 B.H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NaOH溶液
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2溶液,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方案: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回答以下问题:
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要检验Fe2+应如何操作?_________(若填“合理”,则此空不答)。
(3)现向一支装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在保存FeCl2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2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1). BC (2). 2H++Fe=Fe2++H2↑、Fe+Cu2+=Cu+Fe2+ (3). 不合理 (4). 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有Fe2+ (5).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6). FeCl2+2NaOH=Fe(OH)2↓+2NaCl (7). 4Fe(OH)2+O2+2H2O=4Fe(OH)3 (8). 2Fe3++Fe=3Fe2+
【解析】
【分析】(1)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Fe与稀硫酸反应,而Cu不能;
(2)先通入氯气,可氧化亚铁离子,据此分析解答;
(3)装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先生成氢氧化亚铁,后生成氢氧化铁;
(4)防止FeCl2溶液变质,加铁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详解】(1) A.FeCl3溶液能够与铁反应,也能够与铜反应,故错误;B.H2SO4溶液能够与铁反应,但与铜不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Fe=Fe2++H2↑,故正确;C.CuSO4溶液能够与铁反应,但与铜不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故正确;D.NaOH溶液与铁不反应,故错误;故答案为:BC;2H++Fe=Fe2++H2↑、Fe+Cu2+=Cu+Fe2+;
(2)若原溶液含有三价铁离子,能够使KSCN溶液呈现红色,不能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正确的检验方法为:向另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有Fe2+,故答案为:不合理;向另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有Fe2+;
(3)若向盛有少量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FeCl2与NaOH反应生成Fe(OH)2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Fe(OH)2不稳定能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沉淀,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3;
(4)亚铁离子易被氧化,Fe为还原剂,可防止亚铁离子氧化,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2+,故答案为:Fe+2Fe3+=3Fe2+。
18.已知NaHCO3的溶解度较小。在饱和的NH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可析出NaHCO3(固体):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据此,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侯德榜设计出了生产纯碱的方法:
饱和NaCl(溶液)NaHCO3Na2CO3
这种方法被人们称为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经济的一种封锁,大长了中国人的民族志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NaHCO3固体制取Na2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固体),应如何除去?_____________(写出方法);如果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溶液),应如何除去?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案】(1). 2NaHCO3Na2CO3+H2O+CO2↑ (2). 加热
(3). Na2CO3+H2O+CO2=2NaHCO3
【解析】
【分析】(1) 根据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2) 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生成Na2CO3,Na2CO3在溶液中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 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生成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
(2) 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生成Na2CO3,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固体)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如果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溶液),可以在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H2O+CO2=2NaHCO3,故答案为:加热;Na2CO3+H2O+CO2=2NaHCO3。
19.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③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
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⑧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和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试剂的选择。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为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判断试管A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因此装入的药品应该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氨气要使用碱石灰。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生成的水和氨气生成氨水留在了D中,而氮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检验氨气可利用其碱性,检验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
20.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6.4 g铜片发生反应。请回答:
(1)开始阶段,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6.4 g铜片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2.8 L(标准状况)。则整个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工业上通常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 3Cu+8H++2NO3-=3Cu2++2NO↑+4H2O (4). 0.325 mol (5). 4HNO3(浓)4NO2↑+O2↑+2H2O (6). 4NH3+5O24NO+6H2O
【解析】
【分析】(1)开始时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据此解答;
(2)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消耗完毕,但硝酸根离子有剩余,若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相当于稀硝酸溶液,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3)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2和NO的混合气体,根据Cu、N原子守恒计算整个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4)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据此书写方程式;
(5)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据此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1)开始时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发生反应为:Cu+4HNO3(浓)=Cu(NO)3+2NO2↑+2H2O,生成的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因此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的气体,故答案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的气体;Cu+4HNO3(浓)=Cu(NO)3+2NO2↑+2H2O;
(2)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消耗完毕,但硝酸根离子有剩余,若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相当于稀硝酸溶液,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6.4 g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反应生成硝酸铜,结合硝酸根离子0.2mol,整个反应过程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2.8L,即生成0.125molNO2和NO的混合气体,根据N原子守恒,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125mol,则整个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mol+0.125mol=0.325mol,故答案为:0.325 mol;
(4)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4HNO3(浓)4NO2↑+O2↑+2H2O,因此实验室中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答案为:4HNO3(浓)4NO2↑+O2↑+2H2O;
(5)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
第I卷(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分类
A
B
C
D
碱
纯碱
烧碱
苛性钠
苛性钾
酸
盐酸
硫酸
醋酸
油酸
盐
烧碱
食盐
萤石
苏打
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氧化镁
过氧化钠
氧化钠
酸性氧化物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答案】D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A错误;B.一氧化碳和碱和均不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是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苛性钾是氢氧化钾,属于碱;油酸是有机酸,属于酸;苏打是碳酸钠,是盐;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与水化合为硫酸,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
2.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不能透过滤纸 ⑤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由于分散质离子的直径介于1nm和100nm之间,所以形成的分散性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分散性,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3.配制100 mL 1.0 mol·L-1 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10.6 g无水碳酸氢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 称取8.4 g无水碳酸氢钠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 转移NaH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 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答案】D
【详解】A、容量瓶不能作为溶解仪器,称量的固体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故A错误;B、称取8.4g无水碳酸氢钠,加入100 mL蒸馏水,则溶液体积大于100mL,则溶液浓度将小于1.0mol/L,故B错误;C、移液操作时,防止液体外溅,需要玻璃棒来引流,故C错误;D、定容后,塞好瓶塞,要进行摇匀操作,故D正确;故选D。
4.已知氧化还原反应:①Fe2++Zn=Fe+Zn2+ ②Cu2++Fe=Fe2++Cu ③2Fe3++Cu=2Fe2++Cu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Fe3+>Cu2+>Fe2+>Zn2+
B. 还原性:Zn>Fe>Cu>Fe2+
C. 化学反应2Fe3++Zn=2Fe2++Zn2+能够发生
D. 化学反应2Fe3++Fe=3Fe2+不能发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分析判断。
【详解】A.①2Fe3++Cu═2Fe2++Cu2+,氧化性是Fe3+>Cu2+;②Fe+Cu2+=Fe2++Cu,氧化性是Cu2+>Fe2+;③Zn+Fe2+═Fe+Zn2+,氧化性是Fe2+>Zn2+;氧化性顺序是:Fe3+>Cu2+>Fe2+>Zn2+,故A正确;B.①2Fe3++Cu═2Fe2++Cu2+,还原性是Cu>Fe2+;②Fe+Cu2+=Fe2++Cu,还原性是Fe>Cu;③Zn+Fe2+═Fe+Zn2+,还原性是Zn>Fe;还原性:Zn>Fe>Cu>Fe2+,故B正确;C. 2Fe3++Zn=2Fe2++Zn2+,氧化性:Fe3+>Zn2+,符合氧化性的强弱规律,反应能够发生,故C正确;D. 2Fe3++Fe=3Fe2+,氧化性Fe3+>Fe2+,符合氧化性的强弱规律,反应能够发生,故D错误;故选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雷雨天,空气中的N2和O2化合生成NO属于人工固氮
B. 在化学反应中,氮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C. 利用氮气的不活泼性,在医学上液氮常用作冷冻剂
D. 标准状况下,22.4 L N2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可转移电子6 mol
【答案】B
【详解】A.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属于自然固氮,故A错误;B.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以降低生成氨气,也可以升高生成NO等,氮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故B正确;C、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液氮挥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用作冷冻剂,故C错误;D. 氮气与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22.4 L N2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可转移的电子少于6 mol,故D错误;故选B。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氨气遇到浓硫酸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
B. 1 L 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1 mol NH3·H2O
C. NH3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
D. 氨气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答案】C
【详解】A.浓硫酸不挥发,氨气遇到浓硫酸会发生反应,但不会产生白烟,故A错误;B.1 L 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溶质1mol,由于部分一水合氨电离,则溶液中含有的NH3•H2O小于1mol,故B错误;C. NH3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如生成NO和水,故C正确;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因此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干燥的氨气不能电离,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错误;故选C。
7.加热试管中的NH4HCO3,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A. NH3 B. O2 C. H2O D. CO2
【答案】D
【解析】NH4HCO3分解生成氨气、水蒸气及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过氧化钠后水蒸气及二氧化碳均生成氧气,而盐酸将氨气吸收,浓硫酸起干燥吸水作用,最终得到的是纯净干燥的氧气,选D
8.下列叙述I和叙述II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氨气是一种碱
氨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次氯酸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
C
Fe3+具有氧化性
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的Fe 3+存在
D
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
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也相同
【答案】B
【详解】A、氨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但氨气不是一种碱,故A错误;B.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能够使有色布条褪色,故B正确;C.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发生的反应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Fe3+是否具有氧化性无关,故C错误;D.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二者产物不同,故D错误;故选B。
9.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 )
A. 氯化钾溶液 B. 碳酸氢钙溶液
C. 氯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将CO2气体通人CaCl2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如果要有白色沉淀生成,应加入碱液,使溶液成碱性,此时就会得到碳酸钙白色沉淀了。故选D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分解,产物均有NH3
B.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不是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
C. 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D. 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加热法分离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例如硝酸铵分解就不生成氨气;B正确,例如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和+5价;铵盐和强碱反应生成氨气,C正确;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气体冷却后又生成氯化铵,D不正确,答案选BC。
11. 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的反应,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铁和稀盐酸、铁和稀硝酸
B. 铜和浓硝酸、铜和稀硝酸
C. NaHCO3+ NaOH;NaHSO4+ NaOH
D. BaCl2+ H2SO4; Ba(OH)2+ Na2SO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离子方程式不同;B、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离子方程式不同;C、NaHCO3 + NaOH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NaHSO4 + NaOH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离子方程式不同;D、离子方程式相同,为:Ba2++SO42‾=BaSO4↓
12.过量的铁粉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加热到不再冒气泡为止,生成的产物可能是( )
A. Fe(NO3)3、NO、NO2 B. Fe(NO3)2、H2
C. Fe(NO3)3、H2 D. Fe(NO3)2、NO、NO2
【答案】D
【详解】将金属铁放在浓硝酸溶液中加热,Fe+4HNO3(浓)Fe(NO3)3+3N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Fe+4HNO3(稀)=Fe(NO3)3+NO↑+2H2O,过量的铁会和硝酸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Fe+2Fe(NO3)3=3Fe(NO3)2,所以生成的产物可能是Fe(NO3)2、NO、NO2,故选D。
13.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NH3+3CuO△ 3Cu+N2+3H2O,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B. NH3被氧化为N2
C. 反应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
D. 每生成1mol H2O 就伴随着1mol电子转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单质与化合物反应产生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就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无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错误。B.在反应中NH3中的-3价的N变为N2中0价的N,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正确。C.在反应中CuO中+2价的Cu变为单质Cu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氧化铜作氧化剂,体现了Cu的氧化性。错误。D.在反应2NH3+3CuO△ 3Cu+N2+3H2O中,每产生3mol的H2O,转移电子6mol,现在生成1mol的H2O,所以转移电子2mol.错误。
14.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多
B. 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 后者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前者的两倍
C.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到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 均产生白色沉淀
D.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
【答案】A
【详解】A.根据反应的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106g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84g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NaHCO3产生的CO2多,故A错误;B.由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故B正确;C.Na2CO3和NaHCO3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反应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和NaHCO3+Ca(OH)2=CaCO3↓+NaOH+H2O,故C正确;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水解,溶液都呈碱性,故D正确;故选A。
15.在Cu与稀硝酸的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4∶1 B. 1∶3
C. 3∶1 D. 1∶4
【答案】D
【详解】Cu与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 +2NO↑+4H2O,参加反应的硝酸为8mol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8=1∶4,故选D。
16. 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 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答案】B
【解析】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所以浓硝酸和铜反应速率快,A不正确。根据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H2O+2NO2↑和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可知B正确,C不正确。反应中消耗的铜一样多,所以转移多电子数一样多,答案是B。
第II卷(非选择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
A.FeCl3溶液 B.H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NaOH溶液
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2溶液,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方案: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回答以下问题:
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要检验Fe2+应如何操作?_________(若填“合理”,则此空不答)。
(3)现向一支装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在保存FeCl2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2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1). BC (2). 2H++Fe=Fe2++H2↑、Fe+Cu2+=Cu+Fe2+ (3). 不合理 (4). 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有Fe2+ (5).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6). FeCl2+2NaOH=Fe(OH)2↓+2NaCl (7). 4Fe(OH)2+O2+2H2O=4Fe(OH)3 (8). 2Fe3++Fe=3Fe2+
【解析】
【分析】(1)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Fe与稀硫酸反应,而Cu不能;
(2)先通入氯气,可氧化亚铁离子,据此分析解答;
(3)装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先生成氢氧化亚铁,后生成氢氧化铁;
(4)防止FeCl2溶液变质,加铁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详解】(1) A.FeCl3溶液能够与铁反应,也能够与铜反应,故错误;B.H2SO4溶液能够与铁反应,但与铜不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Fe=Fe2++H2↑,故正确;C.CuSO4溶液能够与铁反应,但与铜不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故正确;D.NaOH溶液与铁不反应,故错误;故答案为:BC;2H++Fe=Fe2++H2↑、Fe+Cu2+=Cu+Fe2+;
(2)若原溶液含有三价铁离子,能够使KSCN溶液呈现红色,不能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正确的检验方法为:向另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有Fe2+,故答案为:不合理;向另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有Fe2+;
(3)若向盛有少量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FeCl2与NaOH反应生成Fe(OH)2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Fe(OH)2不稳定能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沉淀,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3;
(4)亚铁离子易被氧化,Fe为还原剂,可防止亚铁离子氧化,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2+,故答案为:Fe+2Fe3+=3Fe2+。
18.已知NaHCO3的溶解度较小。在饱和的NH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可析出NaHCO3(固体):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据此,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侯德榜设计出了生产纯碱的方法:
饱和NaCl(溶液)NaHCO3Na2CO3
这种方法被人们称为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经济的一种封锁,大长了中国人的民族志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NaHCO3固体制取Na2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固体),应如何除去?_____________(写出方法);如果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溶液),应如何除去?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案】(1). 2NaHCO3Na2CO3+H2O+CO2↑ (2). 加热
(3). Na2CO3+H2O+CO2=2NaHCO3
【解析】
【分析】(1) 根据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2) 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生成Na2CO3,Na2CO3在溶液中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 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生成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
(2) 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生成Na2CO3,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固体)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如果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溶液),可以在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H2O+CO2=2NaHCO3,故答案为:加热;Na2CO3+H2O+CO2=2NaHCO3。
19.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③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
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⑧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和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试剂的选择。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为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判断试管A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因此装入的药品应该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氨气要使用碱石灰。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生成的水和氨气生成氨水留在了D中,而氮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检验氨气可利用其碱性,检验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
20.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6.4 g铜片发生反应。请回答:
(1)开始阶段,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6.4 g铜片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2.8 L(标准状况)。则整个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工业上通常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 3Cu+8H++2NO3-=3Cu2++2NO↑+4H2O (4). 0.325 mol (5). 4HNO3(浓)4NO2↑+O2↑+2H2O (6). 4NH3+5O24NO+6H2O
【解析】
【分析】(1)开始时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据此解答;
(2)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消耗完毕,但硝酸根离子有剩余,若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相当于稀硝酸溶液,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3)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2和NO的混合气体,根据Cu、N原子守恒计算整个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4)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据此书写方程式;
(5)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据此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1)开始时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发生反应为:Cu+4HNO3(浓)=Cu(NO)3+2NO2↑+2H2O,生成的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因此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的气体,故答案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的气体;Cu+4HNO3(浓)=Cu(NO)3+2NO2↑+2H2O;
(2)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消耗完毕,但硝酸根离子有剩余,若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相当于稀硝酸溶液,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6.4 g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反应生成硝酸铜,结合硝酸根离子0.2mol,整个反应过程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2.8L,即生成0.125molNO2和NO的混合气体,根据N原子守恒,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125mol,则整个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mol+0.125mol=0.325mol,故答案为:0.325 mol;
(4)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4HNO3(浓)4NO2↑+O2↑+2H2O,因此实验室中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答案为:4HNO3(浓)4NO2↑+O2↑+2H2O;
(5)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