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图表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能发生气体交换的是( )
A.①和②B.②和④C.①和③D.③和④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1)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2)图示①是外界气体进出呼吸道;②肺的通气,是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互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解答】解:如图所示: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④组织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即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和血液与组织细胞的交换.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通过组织内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故选:D
【点评】理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及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知识点即可解答.
2.国际组织将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通过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下列说法符合世界地球日主题的是( )
A.鼓励购买私人汽车B.购买并使用塑料袋
C.大量使用纸质贺卡D.随手关水,关电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减少,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不符合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B、购物时使用的塑料袋能够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C、纸质贺卡的材料是树木,大量使用会导致树木被大量砍伐,不符合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D、节约用电,做到随手关灯,人走灯灭,能节约资源,符合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故选:D
【点评】要倡导“低碳经济”、“绿色生活”、“节能减排”,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
3.下列哪项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
A.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
B.现在利用的煤、石油也来源于远古的生物
C.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
D.A、B、C、都是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解答时联系生活实际问题的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对于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帮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都非常重要;现在利用的煤、石油也来源于远古的生物;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学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以及应用.
4.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的污染是( )
A.大气污染B.噪声污染C.酸雨D.臭氧层被破坏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会腐蚀建筑、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解答】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还可以腐蚀建筑物及其他物品.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被称为“空中死神”.
故选:C
【点评】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题之一.
5.“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超出了绿色植物某种生理功能的吸收能力,进入大气造成的;“地窖杀手”是指农民在挖地窖储存红薯过冬的时候,由于地窖封闭严密,里面缺少氧气,农民贸然打开地窖进入对人的生命造成的威胁.以上叙述主要与生物的哪些生理过程有关?( )
A.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 光合作用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地窖储存的红薯仍然具有生命力,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地窖中的氧气.
【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但是,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了绿色植物的吸收能力时,这种平衡会被打破,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多,形成温室效应.
农民储存红薯的地窖基本是密封的,红薯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地窖中的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农民贸然打开地窖进入会发生生命危险.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性.
6.为了研究铝对鱼类生存的影响,现设置了下列5组实验.第①组为正常条件下的鱼类生存情况,其余四组的水质为浓度相等的可溶性铝盐的水溶液.在②、③、④组中加入不同树叶分解产物.定时观测,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假设中与所得实验结果相一致的是( )
A.叶的分解产物提高了鱼对铝盐毒性的敏感性
B.三种叶的分解产物能降低可溶性铝盐对鱼类的毒性
C.所测试的三种叶的分解产物对鱼都有毒性
D.松的分解产物最有利于鱼的生存的影响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A、叶的分解产物降低了鱼对铝盐毒性的敏感性而不是提高了鱼对铝盐毒性的敏感性,错误;
B、三种叶的分解产物能降低可溶性铝盐对鱼类的毒性,正确;
C、所测试的三种叶的分解产物能降低可溶性铝盐对鱼类的毒性,而不是对鱼都有毒性,错误;
D、柏的分解产物最有利于鱼的生存而不是松,错误.
因此假设中与所得实验结果相一致的是三种叶的分解产物能降低可溶性铝盐对鱼类的毒性.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试验的特点以及正确识图.
7.下列现象中,由废电池污染所致的是( )
A.饮用水中带有霍乱菌
B.水中的藻类迅速繁殖,使鱼窒息而死
C.镉扩散到土壤中
D.渤海海域发生赤潮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废电池的危害: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铜等.当废电池日晒雨淋表面皮层锈蚀了,其中的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人们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土地生产的农作物或是喝了受污染了的水,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进入人的体内,慢慢的沉积下来,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解答】解:A、水中带有霍乱病菌能引起霍乱,霍乱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与废旧电池污染无关,A错误;
B、水中藻类迅速繁殖,是由于水中含氮、含磷的无机盐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主要是大量生活污水直排造成的,B错误;
C、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铅、铜等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会被水稻吸收,长期食用含铜的水稻而出现慢性中毒,C正确;
D、赤潮是海水中含氮、含磷的无机盐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主要是大量生活污水直排造成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废电池危害.
8.在“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四位同学作出的假设,其中叙述不恰当的是( )
A.“酸雨”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B.“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C.“酸雨”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D.“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照实验的假设,可以从对照实验的特点和要求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在“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所要探究的因素是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因此变量是酸雨.根据想“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作假设时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假设.如“酸雨”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或“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或“酸雨”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而“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是该实验提出的问题,不是假设.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9.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
B.爱护花草树木,退耕还林还草
C.对废水、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
D.就地焚烧垃圾和农作物的秸秆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解答】解:A、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利于环境的保护,故A正确;
B、退耕还林还草可以提高地球植被的面积,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有利于环境的改善;故B正确;
C、处理工业废水、废气不会对河流和大气造成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故C正确;
D、对垃圾和农作物的秸秆进行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环境的保护.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明确哪些行为不符合环境保护,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关键.
10.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解: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A符合题意;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B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有利于节约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C不符合题意;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有利于节约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保护环境,就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11.以下不属于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
A.鸡粪做饲料B.沼渣做肥料C.秸秆做饲料D.秸秆就地焚烧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农业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生态农业的特点来切入.
【解答】解: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因此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结构协调、合理种养,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内部良性循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因此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选项A、B、C均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而选项D秸秆就地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不属于生态农业模式.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熟知生态农业不仅充分利用能源,同时还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应该大力推广.
1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哪项做法值得提倡( )
A.预防传染病,使用一次性筷子
B.减轻白色污染,重拾菜篮子
C.响应国家二孩政策,多生优育
D.减轻水污染,使用含磷洗衣粉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共同繁荣.
【解答】解:A、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A不符合题意;
B、塑料购物袋容易造成白色污染,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此举的主要目的减少白色污染,B符合题意;
C、响应国家二孩政策,也应当注意优生优育,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多以选择题出现,难度一般.
1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
A.氧气B.水蒸气
C.二氧化碳D.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据此解答.
【解答】解: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相当于给地球盖上了一层棉被,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增多.
故选:C.
【点评】此题关键是理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我们人类要很清醒的认识这一问题,从现在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4.下列哪项是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 )
A.把收集的固体废弃物倾倒到江河
B.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D.撤销所有火力发电厂,发展水电站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煤和石油燃烧以及金属冶炼等过程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一系列的气相或液相氧化反应生成硫酸,溶于雨雪,形成的降水.
【解答】解: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污水排放主要污染水源如江河湖泊,对大气影响较少.
故选:B.
【点评】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5.“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如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晚上不要习惯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每天上学减少由家长开车接送;用餐时减少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等.下列属于“低碳生活”的意义的是( )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减少对物资的消耗
C.减少对地球的污染D.以上各项都对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解答】解:低碳生活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方面,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乘公交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和少用纸巾等,不但要增加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减少对物资的消耗;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农田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浓烟,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浪费电能,减少对地球的污染.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分析.
二.解答题(共55分)
16.当发生沙尘天气尤其是沙尘暴时,我们该怎么办?(写出两条预防措施)
【专题】问答题
【难度】难
【分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
【解答】解:沙尘中含有多种颗粒物及有害气体和病菌等,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当发生沙尘天气尤其是沙尘暴时,我们应该:①尽量减少出行,在室内时关闭好门窗,避免沙尘进入室内;②出行时注意佩戴具有防尘、滤尘作用的口罩,减少吸入体内的沙尘.
故答案为::①尽量减少出行,在室内时关闭好门窗,避免沙尘进入室内;②出行时注意佩戴具有防尘、滤尘作用的口罩,减少吸入体内的沙尘.
【点评】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17.北美驯鹿是可爱的动物,它们在广阔的草原上生活.可是,它们常受到狼的威胁,于是,人们为保护驯鹿而捕杀草原上的狼,驯鹿家族繁盛起来.可是,过了一些年后,人们发现草原被驯鹿糟蹋的很厉害,而且北美驯鹿有时成批死亡.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北美驯鹿失去了天敌狼后,种群扩大了,草场不足,草原被破坏,而且哪些老弱病残的鹿也不能及时被淘汰,加剧了草场不足的困难.加之,没有狼的追杀,北美驯鹿的运动少了,体质下降,病死的北美驯鹿也增加了.于是,人们又把“狼”请了回来.
1)通过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
3)在我国北方,牧民放牧时常有狼来偷食羊,于是牧民们联合起来将狼消灭光了,他们的这种做法对吗?
4)你从上述资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专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难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这种平衡的出现是因为生态系统就要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解:(1)通上以上资料的分析可知,人类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动物灭绝后,会导致相关的食物链切断,或该动物原来所控制的某种生物大量繁殖而失去生态平衡.
(2)不能.当某种动物数量增多时,以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的数量.动物还受生存所需的空间和食物所限,其数量也不可能无限的增长.
(3)不对.狼灭光后,草原中野兔失去了天敌狼的控制,必然大量繁殖,数量剧增,会破坏草原植被,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4)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故答案为:(1)不能;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营养关系
(2)不能;当某种动物数量增多时,以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的数量
(3)不能;导致以狼为天敌的野兔数量剧增,破坏草原植被.
(4)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
【点评】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无论多强,也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18.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 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将30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表.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本实验所提出的问题是 ?
2)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 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3)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4)比较图中乙和丙两条曲线下降趋势的不同,可以看出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是: .
【专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难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2)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除“有无铅”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所以甲组应注射5%葡萄糖溶液,乙组是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本实验所提出的问题是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吗?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3)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故选C.
(4)根据如图,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①“由甲和乙曲线可知”,甲小白鼠体内无铅血红蛋白含量几乎不变,乙小白鼠体内含铅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因此铅能(能,不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②“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越低.
故答案为:
(1)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吗
(2)5%的葡萄糖
(3)C
(4)体内铅的含量越多,血红蛋白下降越多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以及科学探究的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读图能力.
19.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实验方案:
Ⅰ、取相同的两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Ⅲ、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Ⅳ、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 ,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 .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不能说明废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废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 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 .
【专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难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1)在探究实验中作假设时,我们要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做出科学的假设,既可以正面假设,也可以反面假设,如本题可假设: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或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2)探究实验中要设置对照组,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2号实验的目的就是做对照.探究实验中要控制变量的唯一,除了变量不一样,其它条件要都一样,且都是适宜条件,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适宜的外界条件水分.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不能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由(2)可知,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缺乏适宜的外界条件水分.也可能是水分的原因导致的.由前两题可知,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2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清水,使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宜.
故答案为:
(1)废电池浸出液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2)形成对照 一定的水 (3)2 清水
【点评】掌握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了解探究实验的注意事项,结合题意,即可解答本题.
20.请分析如图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后的问题:
1)图Ⅰ为一农业生态系统,玉米、鸡、猪、人组成食物网,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
①此生态系统一共有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短的食物链 .
②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此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
③该农业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其自动调节能力较 .
2)图Ⅱ是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
④若图中反映的是生物体内的汞含量,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
若图中反映的是各生物的个体数量,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⑤甲、乙、丙的数量会不断地变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的.
【专题】识图作答题
【难度】难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有害物质的流动特点.可以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输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物质流动的特点、有害物质的积累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1)①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玉米→人;玉米→猪→人;玉米→鸡→人,一共有3条食物链.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因此人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最短的,即:玉米→人.
②一些杆菌和甲烷菌,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在沼气池内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甲烷,因此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
③该农业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其自动调节能力较小.因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单一,而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2)④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有害物质如铅、汞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即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图中若反映的是生物体内的汞含量,这条食物链丁→乙→甲→丙.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由生态系统中四类生物所含能量示意图可知,若图中反映的是各生物的个体数量,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它们之间可构成食物链关系是:丙→甲→乙→丁.
⑤根据生态平衡的概念可知,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甲、乙、丙的数量会不断地变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故答案为:
(1)①3;玉米→人 ②分解者 弱 ③小 (2)④乙→甲→丙;丙→甲→乙 ⑤相对稳定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物质、能量、有害物质流动特点和食物链的组成等知识.
生物七下人教第七章2卷: 这是一份生物七下人教第七章2卷,共12页。
生物七下人教第七章1卷: 这是一份生物七下人教第七章1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是,下列各项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7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7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与测试练习,文件包含苏教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七章综合测试03-答案docx、苏教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七章综合测试03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