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附答案人教版),共4页。
第四单元第七章 测试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A )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B.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埋滩涂及填海造地C.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2.外来物种入侵会威胁到本地物种的生存,这是因为( D )A.外来物种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外来物种生长C.外来物种的繁殖力都很强 D.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争夺空间和食物3.(2022·常州)下列做法能体现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A.分类处理垃圾 B.坐私家车上学 C.夏天常开空调 D.大量使用塑料袋4.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某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 D )A.建立森林公园 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C.关闭重污染企业 D.调整农业5.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 C )A.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台风、地震、水涝和干旱B.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C.人类进行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D.各类动物极强的繁殖能力6.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C )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 B.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C.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 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7.环保就在我们身边,下列日常生活行为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是( D )A.用煤气炒菜 B.使用空调 C.共享单车出行 D.乱丢废电池8.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其主要目的是( D )A.发展畜牧业 B.发展旅游业C.发展林业经济 D.改善生态环境9.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氧化物造成的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C.酸雨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对人和动物没有危害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10.我国政府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C )A.有利于卫生防疫 B.为造纸厂节约生产成本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为每个家庭节约资金11.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生态问题,采取了下列措施,哪条措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A )A.制造毒性更强更有效的农药 B.更好的人口控制方法C.把科学的耕作技术应用到海洋中去 D.合理地放养牲畜12.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 B.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C.植树造林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的内容( D )A.调查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 B.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C.调查大气污染、水污染的状况 D.调查当地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情况14.如图取六只鱼缸,在①③⑤号鱼缸内加入1 000毫升清水,在②④⑥号鱼缸内加入1 000毫升模拟酸雨,各放入10条发育正常、质量相近的同种小鱼,仔细观察并记录小鱼的存活时间。本实验中鱼会都死去的和起对照作用的鱼缸分别是( A )A.②④⑥,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④,③⑤⑥15.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一项是( A )A.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二、非选择题(55分)16.(8分)图中的曲线表示1960~1990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温度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3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__上升__趋势。这些二氧化碳来源于各种生物的__呼吸作用__及__燃料的使用__。(2)图中温度几乎在持续__升高__,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__,这种现象叫做__温室效应__。它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__减产__和多种生物__灭绝__。17.(15分)阅读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状况的材料及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2~1.8亩,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5.5亩;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5亿立方米,人均拥有2 1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6亿人的高峰,人均占有耕地将下降到1.1亩,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 760立方米左右,均临近国际上一般承认的警戒线……(1)描述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特点是几乎呈直线上升。导致这一增长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__人民生活水平__不断提高和__医疗卫生条件__不断改善,导致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发展趋势是__随着人口增加而减少__,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__人口剧增(人口过度增长)__。(3)人口过度增长容易导致__环境污染或生态平衡失调__(写出一点即可)等诸多资源环境问题。(4)人口过度增长,也给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诸多的影响:过多的人口会大量消耗__各种资源(自然资源)__,给社会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__犯罪增多、就业困难、交通拥挤__(写出一点即可)等。(5)根据我国耕地、水资源等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我们必须要控制__人口数量__和提高__人口素质__。因此,我国把__计划生育__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实施。18.(10分)酸雨会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含量,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人探究了模拟酸雨对灰藓(一种苔藓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其实验步骤为:①分别配制pH为5.5、4.0、3.0、2.5的4种模拟酸雨,同时准备pH为7.0的无离子水备用;②选生长条件相同且长势、大小一致的灰藓20株并分成5组,每组4株;③分别喷施pH为7.0的无离子水和配制好的模拟酸雨于5组灰藓,上、下各一次,至灰藓湿润;④5天后取样检测灰藓体内叶绿素含量(mg/g鲜重)。请你回答:(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酸雨能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吗__?(2)该实验中,pH为7.0的一组主要起__对照__作用。(3)该实验中,除处理灰藓时pH大小不同之外,其余条件都相同,这遵循的是__单一变量__原则。(4)实验结果表明,pH为__5.5__的模拟酸雨能提高灰藓中叶绿素的含量,以后随着模拟酸雨pH降低,灰藓中叶绿素含量__降低__。19.(10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1)某市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免费自行车,这样能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减少__大气__污染。(2)现在许多农民靠养猪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不当处理的猪粪却成了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下列对猪粪的处理方法最节能环保的是__B__。A.高温堆肥 B.建沼气池 C.建污水处理厂 D.建化粪池(3)生物呼吸、燃料的燃烧等都能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已经超出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最终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这是__温室__效应。(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下列消费方式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__B__。A.使用再生纸 B.夏天把空调温度调至最低C.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D.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5)森林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在往年的“植树节”中,你有过哪些增加森林碳汇的实际活动?__植树种草__。20.(12分)近年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二)实验过程:(1)取32只体重为30 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3)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__越大__。(三)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4)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__形成对照实验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镉浓度__。(5)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__相同__(填“相同”或“不同”)。(6)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__偶然性__。(7)“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食物链不断__富集__,最终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pH7.05.54.03.02.5叶绿素含量0.860.870.820.750.66组别镉浓度(mg/mL)生理盐水用量24 h死亡率A010 mL0B0.01510 mL2C0.03010 mL3D0.04510 mL6
第四单元第七章 测试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A )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B.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埋滩涂及填海造地C.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2.外来物种入侵会威胁到本地物种的生存,这是因为( D )A.外来物种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外来物种生长C.外来物种的繁殖力都很强 D.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争夺空间和食物3.(2022·常州)下列做法能体现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A.分类处理垃圾 B.坐私家车上学 C.夏天常开空调 D.大量使用塑料袋4.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某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 D )A.建立森林公园 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C.关闭重污染企业 D.调整农业5.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 C )A.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台风、地震、水涝和干旱B.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C.人类进行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D.各类动物极强的繁殖能力6.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C )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 B.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C.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 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7.环保就在我们身边,下列日常生活行为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是( D )A.用煤气炒菜 B.使用空调 C.共享单车出行 D.乱丢废电池8.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其主要目的是( D )A.发展畜牧业 B.发展旅游业C.发展林业经济 D.改善生态环境9.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氧化物造成的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C.酸雨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对人和动物没有危害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10.我国政府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C )A.有利于卫生防疫 B.为造纸厂节约生产成本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为每个家庭节约资金11.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生态问题,采取了下列措施,哪条措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A )A.制造毒性更强更有效的农药 B.更好的人口控制方法C.把科学的耕作技术应用到海洋中去 D.合理地放养牲畜12.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 B.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C.植树造林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的内容( D )A.调查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 B.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C.调查大气污染、水污染的状况 D.调查当地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情况14.如图取六只鱼缸,在①③⑤号鱼缸内加入1 000毫升清水,在②④⑥号鱼缸内加入1 000毫升模拟酸雨,各放入10条发育正常、质量相近的同种小鱼,仔细观察并记录小鱼的存活时间。本实验中鱼会都死去的和起对照作用的鱼缸分别是( A )A.②④⑥,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④,③⑤⑥15.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一项是( A )A.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二、非选择题(55分)16.(8分)图中的曲线表示1960~1990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温度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3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__上升__趋势。这些二氧化碳来源于各种生物的__呼吸作用__及__燃料的使用__。(2)图中温度几乎在持续__升高__,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__,这种现象叫做__温室效应__。它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__减产__和多种生物__灭绝__。17.(15分)阅读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状况的材料及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2~1.8亩,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5.5亩;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5亿立方米,人均拥有2 1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6亿人的高峰,人均占有耕地将下降到1.1亩,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 760立方米左右,均临近国际上一般承认的警戒线……(1)描述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特点是几乎呈直线上升。导致这一增长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__人民生活水平__不断提高和__医疗卫生条件__不断改善,导致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发展趋势是__随着人口增加而减少__,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__人口剧增(人口过度增长)__。(3)人口过度增长容易导致__环境污染或生态平衡失调__(写出一点即可)等诸多资源环境问题。(4)人口过度增长,也给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诸多的影响:过多的人口会大量消耗__各种资源(自然资源)__,给社会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__犯罪增多、就业困难、交通拥挤__(写出一点即可)等。(5)根据我国耕地、水资源等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我们必须要控制__人口数量__和提高__人口素质__。因此,我国把__计划生育__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实施。18.(10分)酸雨会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含量,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人探究了模拟酸雨对灰藓(一种苔藓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其实验步骤为:①分别配制pH为5.5、4.0、3.0、2.5的4种模拟酸雨,同时准备pH为7.0的无离子水备用;②选生长条件相同且长势、大小一致的灰藓20株并分成5组,每组4株;③分别喷施pH为7.0的无离子水和配制好的模拟酸雨于5组灰藓,上、下各一次,至灰藓湿润;④5天后取样检测灰藓体内叶绿素含量(mg/g鲜重)。请你回答:(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酸雨能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吗__?(2)该实验中,pH为7.0的一组主要起__对照__作用。(3)该实验中,除处理灰藓时pH大小不同之外,其余条件都相同,这遵循的是__单一变量__原则。(4)实验结果表明,pH为__5.5__的模拟酸雨能提高灰藓中叶绿素的含量,以后随着模拟酸雨pH降低,灰藓中叶绿素含量__降低__。19.(10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1)某市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免费自行车,这样能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减少__大气__污染。(2)现在许多农民靠养猪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不当处理的猪粪却成了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下列对猪粪的处理方法最节能环保的是__B__。A.高温堆肥 B.建沼气池 C.建污水处理厂 D.建化粪池(3)生物呼吸、燃料的燃烧等都能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已经超出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最终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这是__温室__效应。(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下列消费方式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__B__。A.使用再生纸 B.夏天把空调温度调至最低C.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D.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5)森林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在往年的“植树节”中,你有过哪些增加森林碳汇的实际活动?__植树种草__。20.(12分)近年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二)实验过程:(1)取32只体重为30 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3)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__越大__。(三)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4)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__形成对照实验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镉浓度__。(5)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__相同__(填“相同”或“不同”)。(6)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__偶然性__。(7)“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食物链不断__富集__,最终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pH7.05.54.03.02.5叶绿素含量0.860.870.820.750.66组别镉浓度(mg/mL)生理盐水用量24 h死亡率A010 mL0B0.01510 mL2C0.03010 mL3D0.04510 mL6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