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物理北师大八年级下第七章章末1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物理北师大八年级下第七章章末1 试卷01
    初中物理北师大八年级下第七章章末1 试卷02
    初中物理北师大八年级下第七章章末1 试卷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4•遵义)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滚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它的惯性越来越小


    B.高速行驶的汽车即使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他自身的惯性来提高成绩


    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考点】6L:惯性.


    【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以下知识点:


    (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


    (2)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


    【解答】解:A、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但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作用,所以会运动得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故A错误;


    B、高速行驶的汽车即使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但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从而会跳的更高,故C正确;


    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惯性对人类有益、也会给人带来危害,我们要学好惯性知识,很好的让惯性为我们服务。


    2.(2014•大庆)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少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B.劳动时,斧头松了,把手柄的下端撞击树墩,使斧头被套牢


    C.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D.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使灰尘落下


    【考点】6L:惯性.


    【分析】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物体的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要学会利用;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害的,我们要学会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


    【解答】解: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当其起跳后,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所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惯性的有利影响,不符合题意;


    B、锤头松动时,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几下,即该过程中,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到地面时运动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使锤头套紧,是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不符合题意;


    C、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符合题意;


    D、拍打被子时,被子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再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脱离衣服,是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有时我们要利用物体的惯性,有时我们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注意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哪些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3.(2014•佛山)如图所示,小宇从公园里的滑梯上滑下,在滑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与滑梯接触部位感到好烫,是因为太阳把滑梯晒热了


    B.自于惯性,当他滑到滑梯底部时难以立即停下来


    C.人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的重力势能变小,但总的机械能不变


    【考点】6L:惯性;6R:平衡力的辨别;FU: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A、小宇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和滑梯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臀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有灼热的感觉,不是因为太阳把滑梯晒热了,故A错误。


    B、小宇原来是运动的,当他滑到滑梯底部时,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难以立即停下来,故B正确。


    C、人滑下来是加速下滑,说明人无论是在竖直还是水平方向都并不受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小孩从滑梯上自由滑下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机械能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惯性,平衡力的辨别,能量的变化,包括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或机械能的转化等,属于基础知识。


    4.(2014•杭州)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


    【考点】6L:惯性.


    【分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解答】解: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故B错误;


    C、在月球上物体的质量不变,而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其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们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尤其是要知道质量的大小是唯一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


    5.(2014•南充)奶奶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


    B.把鸡蛋向碗边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6L:惯性;6R: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分析四个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然后结合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平衡力的辨别进行分析并验证其说法的对与错。


    【解答】解: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惯性不是作用,故A选项正确;


    B、把鸡蛋向碗边用力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碗也会给鸡蛋一个同样大小的作用力,所以鸡蛋破了,故B选项正确;


    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饺子上的花边是由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形成的,故C选项正确;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和平衡力的辨别、力的相互作用、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6.(2014•茂名)如图,带轮的木块B随小车A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C制动时,木块B将( )


    A.立即停止B.向右倒下


    C.向左倒下D.继续向右运动


    【考点】6L:惯性.


    【分析】先分析车突然停止前,木块和小车的运动状态,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根据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来分析木块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带轮的木块B随小车A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撞上挡板时,小车停止了运动,由于惯性,木块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轮与小车间摩擦力较小,所以木块继续向右运动。


    故选:D。


    【点评】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会用惯性知识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7.(2014•黄冈)小明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如图所示的“S”形弯道时,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





    A.甲、丙B.甲、丁C.乙、丁D.乙、丙


    【考点】6L:惯性.


    【分析】解决本题需掌握:车具有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解答】解:


    由图可知,当车在路上行驶时,如果车失去控制,由于惯性,车将会沿原来运动的方向冲出,即会冲到图中的甲区和丁区,故人在乙区或丙区是安全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能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性质,要注意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8.(2014•白银)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考点】6L:惯性.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因此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有惯性,故A选项说法错误;


    B、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因此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故C正确;


    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不是受到惯性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


    9.(2014•防城港)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为了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跳远前的助跑B.溜冰时脚向后蹬地


    C.锤头松了撞击锤柄D.司机系安全带


    【考点】6L:惯性.


    【分析】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物体的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要学会利用;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害的,我们要学会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


    【解答】解: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当其起跳后,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所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惯性的有利影响,不符合题意;


    B、溜冰时脚向后蹬地,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获得向前的动力,由于惯性再继续向前滑行,是利用惯性,不符合题意;


    C、锤头松动时,把锤柄的一端用力撞几下,即该过程中,锤头和锤柄一开始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到障碍物时运动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使锤头套紧,不符合题意;


    D、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几种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惯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正确利用和防止惯性才能更好的为生产生活服务。


    10.(2014•衡阳)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运动场上看到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乙图中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丙图中运动员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竖直向上的拉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丁图中运动员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惯性最大


    【考点】6L:惯性;6R: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1)物体的运动并不是由力来维持的,物体之所以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解答】解:A、甲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该选项说法错误;


    B、乙图中百米冲刺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她具有惯性而造成的,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该选项说法错误;


    C、丙图中运动员做引体向上,受到单杠对他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因为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丁图中运动员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运动员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选项是不正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二力平衡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等多个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综合性,难度不大。


    11.(2014•金华)下列现象所反映的科学原理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继续飞行,说明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从冰箱冷冻室取食物时手常被食物粘住,说明水遇冷会凝固


    C.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越落越快,说明动能会转化为势能


    D.长时间行驶的汽车轮胎发热,说明通过热传递能改变轮胎的内能


    【考点】1A: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6L:惯性;FU: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A、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之为惯性,惯性不是力;


    B、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


    C、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A、踢出去的足球继续飞行,说明足球由于惯性,惯性不是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从冰箱冷冻室取食物时手常被食物粘住,说明水遇冷会凝固;故B正确;


    C、苹果从树上自由落下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速度越来越大,苹果的质量不变,动能不断增大。高度不断减小,苹果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


    D、长时间行驶的汽车轮胎发热,说明通过做功改变轮胎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涉及到惯性,物态变化,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改变内能的方式等多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2.(2014•青海)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b)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 )





    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D.小车可能做加速


    【考点】6M:惯性现象.


    【分析】分析此类惯性现象的问题时,一定要关注与物体相关联的其它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还要结合被研究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特征进行总体把握,切忌主观臆断。


    【解答】解:由于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运动时,木块底部也随之减速,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所以会出现如图(b)所示的现象。选项A、C、D均与图(b)所示的现象不符。


    故选:B。


    【点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惯性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认真领会,用所学惯性知识解释物理现象。





    二、填空题(共17小题)


    13.(2013•眉山)护士用体温计测量病人体温前,总要用力甩体温计,使水银返回玻璃泡内,这是利用了水银具有 惯性 ;若使用体温计测得高烧患者体温为39℃,不甩体温计直接又测另一正常体温的人,则体温计示数为 39 ℃。


    【考点】18: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6L:惯性.


    【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体温计用后应用力向下甩,若不甩直接测量病人的体温不一定准确。


    【解答】解:当拿着体温计用力甩时,体温计是运动的,停下后,体温计处于静止状态,而玻璃泡内的汞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体温计内的汞就会落回到玻璃泡内;


    使用体温计测得高烧患者体温为39℃,不甩体温计直接又测另一正常体温的人,由于人的正常体温小于39℃,则体温计示数为39℃。


    故答案为:惯性;39。


    【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是惯性知识和体度计的正确使用,以及使用体温计时的注意事项﹣﹣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几下,使水银液柱回到玻璃泡中。


    14.(2014•宜宾)为践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宜宾市城区内安装了公共自行车网点,越来越多的市民上下班由坐汽车改骑自行车。某市民在停止登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惯性 ,自行车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 阻力 的缘故。


    【考点】6K: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6L:惯性.


    【分析】(1)根据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进行分析;


    (2)一般情况下,阻力是阻碍物体远动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解:


    (1)因为用力蹬脚踏时,自行车就会向前运动,当停止蹬脚踏时,由于惯性,自行车还要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因此还会继续向前运动;


    (2)自行车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作用的缘故。


    故答案为:惯性;阻力。


    【点评】惯性是指物体能够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必须有力才能完成。


    15.(2014•庆阳)2014年5月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中俄轰炸机应在目标上空 A 处投弹才能击中目标,这是由于炸弹具有 惯性 的缘故。





    【考点】6L:惯性.


    【分析】解决本题应掌握: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都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可假设到达目标的正上方投弹,看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解答】解:飞行的轰炸机,投出的弹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因此,如果在到达目标的正上方投弹,由于惯性,炸弹离开飞机时水平方向的速度与飞机的速度相同,因此炸弹落地时,飞机一定在目标的正前方,所以要击中地面上的目标,应在到达目标之前的A点投弹。


    故答案为:A;惯性。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惯性知识的应用,我们要能够利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6.(2014•桂林)世界杯揭幕战比赛前,一位装上智能机械脚的瘫痪少年从轮椅上站起来,走到场地中央,开出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第一球,如图所示。开球少年将足球踢出后,足球由于 惯性 继续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球场地面的 摩擦阻力 作用。





    【考点】6L:惯性;7D: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解:


    ①足球离开脚后,不再受踢力的作用,是靠惯性向前运动;


    ②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足球最终停下来就是因为受到了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惯性;摩擦阻力。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惯性的存在和力和运动的关系,我们要学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惯性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在生活中要注意总结。


    17.(2014•凉山州)钢笔一甩,墨水就被甩出,这是由于墨水具有 惯性 ,钢笔吸墨水是利用 大气压 作用,把墨水压进笔胆里。


    【考点】6L:惯性;8J: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分析】针对题目中所描述的现象,分析所反映出来的物理知识,便可顺利解决此题。


    【解答】解:钢笔水被甩出,是因为墨水具有惯性,不能随钢笔一起停止,而要继续向前运动的结果;吸钢笔水时,是借助了大气压的作用,外界大气压大于笔胆内的气压,把墨水压入笔胆内。


    故答案为:惯性,大气压。


    【点评】此题主要借助钢笔水这一常见现象考查了惯性、大气压等知识,与实际联系密切,值得关注。


    18.(2014•阜新)如图所示,小明将篮球向篮框抛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球离手后,由于 惯性 继续向上运动;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 重力势 能。





    【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6L:惯性;FU: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3)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解答】解:(1)小明将篮球向篮框抛出,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3)球在上升过程中,球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成了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惯性;重力势。


    【点评】此题借助学生打球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在平时要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


    19.(2014•遂宁)运动员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铅球有 惯性 ,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 重力 的作用。落到地面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


    【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6L:惯性;76:重力.


    【分析】(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1)水平抛出的铅球,由于惯性,离开手后,仍然前进;


    (2)因为在空中飞行的铅球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阻力与铅球的运动方向相反,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铅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做曲线运动,最终落到地面;


    (3)铅球落到地面上留下一个坑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惯性,重力,形状。


    【点评】本题的关键知道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并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同时会对物体受力分析,并且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


    20.(2014•聊城)济馆高速对小汽车的限速为100km/h,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后,因为 惯性 不能立即停下来而造成追尾或连环撞的恶性交通事故。汽车制动后最终能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了 摩擦力 的作用。


    【考点】6L:惯性;6U: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1)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运动的汽车要想停下来,需要一段过程,因为紧急制动后汽车由于惯性仍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失去动力后,由于受到阻力作用,速度越来越小,最终停下来。


    【解答】解:机动车紧急制动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机动车具有惯性,刹车后仍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车的运动状态,使它由运动变为静止。


    故答案为:惯性;摩擦力。


    【点评】本题考查从物理学的角度去理解道路交通法规的内容,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21.(2014•岳阳)许多交通事故 是由于超速造成的。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由于 惯性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及时停下而发生交通事故;汽车速度越大动能越 大 (选填“大”或“小”)出事故时破坏越严重。


    【考点】6L:惯性;FL:动能大小的比较.


    【分析】①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且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造成汽车无法立即停下的原因,就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②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物体的速度有关。


    【解答】解:①刹车前,汽车是在高速行驶;刹车后,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它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所以无法立即停下,从而造成恶性交通事故。


    ②对于同一个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故答案为:惯性,大。


    【点评】惯性知识在交通方面应用较多,应注意理解和掌握其分析的方法。


    22.(2014•安徽)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我们知道战斗机在战斗前都要丢掉副油箱,这是为了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它的惯性,以提高它的灵活性。


    【考点】6L:惯性.


    【分析】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解答】解:战斗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故答案为:减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此事例的探究,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3.(2014•青海)“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图(a)、(b)所示的运动情景中,主要反映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b) [选填“(a)”或“(b)”];图(b)中羽毛球被击出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羽毛球具有 惯性 。图(c)所示现象能说明 大气压 的存在。





    【考点】6L:惯性;8E:大气压强的存在.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纸片能拖住水,这是由于大气压的缘故。


    【解答】解:图(a)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图(b)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羽毛球被击出后能够继续飞行,是羽毛球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在图(c)中,由于杯内没有空气而只有水,故纸片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在杯中。


    故答案为:(b);惯性;大气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三个:一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三是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4.(2014•毕节市)校车安全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每位同学上车后都要养成系扎安全带的习惯,这是为了防止在校车行驶的过程中突然刹车时由于 惯性 造成的伤害;当校车在刹车过程中,其动能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每辆校车上都配备有紧急逃生锤,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学生可用逃生锤打破玻璃安全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选择图中 C (选填字母)。





    【考点】6L:惯性;84: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2)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3)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逃生锤只有达到一定压强才能将玻璃击碎,从这一角度可分析哪一种锤子更适合。


    【解答】解:(1)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在校车行驶的过程中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


    (2)当校车在刹车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则动能减小;


    (3)当压力一定时,力的作用面积越小,其作用效果越明显,因此,从图上看,C图的作用面积是最小的,故只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惯性;减小;C。


    【点评】本题结合校车相关的物理知识,考查了惯性现象、影响动能的因素以及增大压强的方法等,考查内容全面,难度适中,值得我们关注。


    25.(2014•永州)如图是简易棉花糖机的示意图。取少量蔗糖置于侧壁扎有几排小孔的易拉罐内,闭合开关S,电动机带动易拉罐转动,并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底部加热。


    (1)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糖浆由于具有 惯性 继续前进,进入容器中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用筷子收集棉花糖。


    (2)该装置将糖浆变成糖絮的快慢效果与电动机的转速有关,为了能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大小,改变装置出糖絮的快慢,应在如图电路中串联一个 滑动变阻器 。





    【考点】6L:惯性;CN: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分析】(1)根据惯性知识分析糖浆继续前进的原因;


    (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已达到调节易拉罐的转速的目的。


    【解答】解:(1)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不再受力的作用,


    但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2)因为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可以调节易拉罐的转速,从而可以改变糖浆变成糖絮的效果,


    因此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以达到调节易拉罐的转速的目的。


    故答案:(1)惯性;


    (2)滑动变阻器。


    【点评】这是一道力学、电学综合题,综合题是中考的一个热点,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判断使用的是什么知识。本题的难点为(2),此小题的答案不唯一,也可把电源更换为可变电源。


    26.(2014•宜昌)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经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锤柄 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仍然 向下运动 ,所以紧套在柄上。





    【考点】6L:惯性.


    【分析】根据锤柄撞击固定物这个物理过程,结合惯性的有关知识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这是因为向下挥锤柄时,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击凳子时,受到凳子向上的反作用力,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故答案为:锤柄;向下运动。


    【点评】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一般分为三个步骤:①指出研究对象原来所处的状态:锤头随着锤柄一起运动;②发生了什么变化:由于撞击锤柄停止运动;③由于惯性出现了什么现象:由于惯性,锤头仍要向下运动,所以套在了锤柄上。


    27.(2014•徐州)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由于受到 摩擦 力的作用,在水平木板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把木板换成玻璃,小车运动距离更长一些。接下来假设水平面是 光滑 的,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具有的这种属性称之为 惯性 。





    【考点】6L:惯性;6U: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解答】解: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在水平木板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由实验现象可推理得出假设水平面是光滑的,即不受摩擦力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车具有的这种属性称之为惯性,惯性是指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原有运动状态包括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它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摩擦;光滑;惯性。


    【点评】本题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入手,考查了实验结论的得出过程,同时还通过实例将实验得出的原理加以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是一道不错的题目,值得我们关注。


    28.(2014•北海)汽车行驶在水平路面上,关闭发动机后由于 惯性 还会运动一段距离;汽车轮子是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从而减少了摩擦力,请你再列举一例生活中减少摩擦力的方法 给自行车轮轴处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或旱冰鞋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等) 。


    【考点】6L:惯性;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根据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分析汽车关闭发电机前后的运动状态;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答】解: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所以汽车仍会在水平路面上滑行一段距离;


    生活中减少摩擦力的很多,例如:给自行车轮轴处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或旱冰鞋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等)。


    故答案为:惯性;给自行车轮轴处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或旱冰鞋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惯性现象,除了要了解惯性的概念,还要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问题。


    29.(2014•绥化)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厢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这是由于小球具有 惯性 的缘故。若乘客是朝西坐着,则小球是向 东 运动的(选填“东”或“西))。


    【考点】6L:惯性.


    【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当火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小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偏离原来的位置。


    【解答】解:原来火车和小球的运动状态相同,当火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小球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相对于火车来说,其运动状态改变了;由于题目中已经提示:车厢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且乘客是朝西坐着的,所以小球是向东运动的。


    故答案为:惯性;东;


    【点评】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惯性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要多观察,多思考,多体会。





    三、解答题(共1小题)


    30.(2014•哈尔滨)一块橡皮竖直放在书上,如图所示,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会向 左 (填“左”或“右”)倾倒,说明橡皮具有 惯性 。





    【考点】6L:惯性.


    【分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解答】解:橡皮和书的原来状态是相对静止,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由于惯性,橡皮还有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橡皮向左倾倒。


    故答案为:左;惯性。


    【点评】本题借助这一熟悉的情景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关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两物体相互接触,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初中物理北师大八年级下第七章章末1 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