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0课 画出你的想象教学设计
展开(造型·表现)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能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发联想,而且乐于想象,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望强。就绘画而言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表现作品的手法上单一,基本上以笔绘、以及粘贴为主,从一年级开始基本上以写实表现手法进行训练。想象与表现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本节课教学内容与以往内容有所不同,学生欣赏的作品,以及要表现的手法上期待着有所突破,我觉得这节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从另外一节角度上切入让学生尽量的摆脱写实手法,让他们能了解艺术表现还会有抽象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总体来说通过欣赏、比较、思考、尝试,这一过程是学生能够感受,并体验抽象表现的乐趣,能从中锻炼艺术表现手段,丰富艺术学习视野。
二、教材分析
《画出你的想象》一课属于抽象的造型表现课,课程作业及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本课主要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使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像大师那样敢于想象和表现,最后会用各种材料、大胆地、毫无顾忌地画出自己想要画的色彩和形象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师用怎样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心中的想象的,学生可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和色彩画出自己心中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及形式,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欣赏中接触到著名的美术作品,并能用简短的语言大胆的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能从运用形状、线条、色彩简单构图表现作品。
教学难点:欣赏解读艺术大师作品,通过想象尝试抽象艺术表现手法。
解决措施:通过对基本形状以及色彩的认识,了解大师作品的整体特征,运用色块以及线条组合、形成作简单的形与色的结合,教师通过赋予各种名称进而启发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作品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有写实表现还会有这样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相互的借鉴、在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最后完成自己的创作。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大师作品课件图片、卡纸制作的几何图形和不规侧图形、线绳(可用各种颜色的皱纹纸搓成绳)。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有色卡纸、剪刀、固体胶。
六、课时:1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
(3分钟)
一、导入新课
提问:老师想问一问,你们知道的画家都有谁呢?
老师今天想介绍一位画家给大家认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米罗的照片和作品。
提问:米罗的作品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引导:分析作品的抽象形象,突显大师的想象力。
(板书)画出你的想象
回忆认识的画家。
欣赏米罗的作品、交流感受(想象力丰富)。
图片:
米罗的照片
米罗的作品《哈里昆得狂欢》、《人投鸟一石子》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2分钟)
二、探索新知
1. 欣赏、分析
课件欣赏:克利、康定斯基的作品。
提问:大师们的这些作品,无论简单还是复杂,在画面中你发现了哪些线条或图形是你认识的?
小结:画面中的图案都是运用各种点、线、面(几何图形或不规则图形)进行组合或变形构成的。
学生学生大师作品,分析抽象绘画的风格特点。
(运用各种点、线和面进行组合和添加。)
图片:
克利的照片
克利的作品《鱼的循环》、《泽菊》
康定斯基的照片
康定斯基的作品1、2
2. 造型联想
游戏一:
出示一个椭圆形(或梯形、六边形等),你能根据这个图形联想到什么呢?变换一下角度以后,你又能想到什么呢?
出示一个不规则图形,看到这样的图形你又能联想到什么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想象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图案。
游戏二:
出示各种几何图形、不规则图形和线绳。
教师出题:我想要甜甜的棉花糖(我想要船,我想要快乐的蝴蝶…….),谁愿意帮老师用这些材料拼出来呢?
教师引导:如果能把形状改变一点点,再添加一点其他图案或线条,会更有趣一些。
学生根据几何图形、不规则图形和变化角度后的图形展开方法的联想,开拓思维。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拼摆,组合出不同图案。
3. 色彩运用
再观察刚才看到的大师作品,说说什么颜色搭配在一起更好看呢?
小结:深浅搭配,冷暖色搭配。
4. 引导创作
出示学生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小结:学生作品也像大师作品那样用点线面进行构图,但是他们画出了自己的想象。
学生欣赏作品,分析颜色搭配的原则。
欣赏学生作品,激发自己的想象。
图片:
克利的作品《鱼的循环》
学生作品1、2、3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绘画
(20分钟)
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再次展示大师的作品,以及学生作品。
教师对学生创作制作提出建议。
1. 可以模仿大师作品的形式但不要和大师作的一模一样。尽量自己想出更有特点的表现方法。
2. 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想想什么办法可以改变材料的形状让它更好看,对比一下哪种颜色搭配更好看,如:对比强烈的、比较柔和的等等。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动手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
图片:
米罗的作品《哈里昆得狂欢》
克利的作品《泽菊》
学生作品1
学生作品2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4分钟)
四、作业讲评
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幅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学生近距离观看。
1. 那里做得比较有创意,为什么?
2. 如果让你选一幅挂在家里,你会选哪一幅?为什么?
本课总结:自然、生活和艺术中有很多抽象的形式,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抽象化的点、线、面、色彩等因素的组合,它们不仅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同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学生互相评价评,互相学习。
拓展阶段
(1分钟)
五、拓展
课后积极尝试,利用各种材料,运用变形、夸张手法,像大师们一样,用抽象的表现形式来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吧。
激励学生的挑战欲望,进一步尝试抽象艺术的表现魅力。
图片:
毕加索照片
毕加索自画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9课 指偶剧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9课 指偶剧场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7课 会转的玩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7课 会转的玩具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6课 风来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6课 风来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作业要求,作业讲评,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