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课件pptx、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专练docx、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教师版docx、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区别,分析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2.结合区域案例,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联系,探讨追求区域最佳人口规模、谋求人地协调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概念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 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 。
(2)影响因素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以及 等,这些因素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固定不变的。( )2.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一定很小。( )3.科技发展水平会影响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 )
2.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指按照 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 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 的人口数量。(2)特点及意义
人口战 略
人口政策
(3)追求人口合理容量的原因
(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关联
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塔里木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1.[综合思维]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原因。
答案 水资源较丰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人地协调观]说明为增大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防治土地沙漠化;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发展交通,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发展经济。
3.[地理实践力]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答案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密度,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或超过该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该地区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
(2022·山东威海期末)河谷型城市是指城市建成区或建成区主体在河谷中的城市。下表为“我国中西部某河谷城市人口容量预测表”。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该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A.水资源 B.土地资源C.生态环境 D.社会经济
2.预测该城市的适度人口容量为A.207万 B.270万 C.380万 D.227.7万
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多种因素制约。如图为“影响某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权重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影响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本因素是A.人均消费水平 B.土地与水资源C.对外开放程度 D.科学技术水平
4.下列国家中,与图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权重基本相符的是A.尼日利亚 B.日本C.荷兰 D.新加坡
5.提高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有①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②加大对外开放程度 ③发展科学技术 ④推行对外扩张政策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C.消费水平的高低,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A.Ⅰ、Ⅲ、Ⅱ B.Ⅱ、Ⅰ、ⅢC.Ⅲ、Ⅱ、Ⅰ D.Ⅰ、Ⅱ、Ⅲ
《2017~2030年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出:到2035年广州市常住人口规模要控制在2 000万左右,这“2 000万”是让广州人“活的舒服”的指标。2015年以来,广州常住人口连续五年以每年超过40万的规模增加,2019年末达1 530.59万人。据此完成3~4题。3.“2 000万”人口是指广州市的A.人口最高容量 B.环境承载力C.人口合理容量 D.土地承载力
4.针对目前的人口状况,广州市今后应该A.提高人口容量 B.延迟退休年龄C.放宽落户条件 D.加快产业转型
(2022·湖北荆门期末)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我国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相邻,但人口密度差别很大。下图示意该区域地形状况和人口密度。据此完成5~6题。5.导致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两地合理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水平 B.消费水平C.水资源 D.对外开放程度
6.据材料推测鄂尔多斯高原A.自然条件优越,区域资源环境 承载力大B.人口密度较大,环境问题突出C.通过增加耕地,提高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D.应大规模开矿,吸引人口迁入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4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7~8题。7.以上材料表明,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均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8.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需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帮助欠发达地区致富
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表”。据此回答9~10题。
9.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 D.历史因素
10.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2022·陕西商洛期中)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差值可以反映生态环境压力。下图为“不同地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统计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图中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区域是A.甲 B.乙 C.丙 D.丁
12.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是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工业密度大C.限制公共交通发展D.建筑密度大
如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其可承载人口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土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增加 B.科学技术进步C.消费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减少
14.提高山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A.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地方经济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经济增长速度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2022·陕西宝鸡期末)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水资源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水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一定水质的条件下,水环境容量所能支撑的最大人口数量。下表为假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变,西藏三种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情景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状况。据此完成15~16题。
1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制约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水资源B.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升水环境承载力C.着力发展支柱产业,淘汰辅助性产业对于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升明显D.从总量上讲,西藏的水资源可以支撑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16.下列举措最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是A.逐步优化调整农牧业发展结构,扩大粮食种植面积B.鼓励生育C.积极推进生态旅游D.大力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17.(2022·江苏南通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澳大利亚领土面积769.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 477万(2021年4月),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第12大经济体、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居全球第一的国家。下面两图分别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和气候分布图。
(1)简述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特点。(2分)
答案 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及西南部沿海地区,其他地区人口稀疏。
(2)分析澳大利亚中部内陆地区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4分)
答案 中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试讲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课件pptx、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专练docx、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教师版docx、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背景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节人口容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开发利用,人口数量,控制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丰富,某一种或几种,交通运输,贸易往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三节 人口容量示范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合理容量,情境探究,方法突破,应用体验,探究二人口合理容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