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图片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情境导入,探索交流,例题解析,练习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会证明等角对等边进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重点)2.体会反证法的含义并会用反证法进行证明.(难点)
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AB=AC(已知)∴∠B=∠C(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AB=AC,BD=CD(已知)∴∠BAD=∠CAD,AD⊥BC(三线合一)
∵AB=AC,∠BAD=∠CAD(已知)∴BD=CD,AD⊥BC(三线合一)
∵AB=AC,AD⊥BC(已知)∴ BD=CD,∠BAD=∠CAD(三线合一)
前面已经证明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反过来,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已知:在△ABC中,∠B=∠C,求证:AB=AC.
证明:作 AD⊥BC 于点 D,∴∠ADB =∠ADC = 90°,又∵∠B =∠C,AD = AD,∴△ADB ≌ △ADC(AAS),∴AB = AC.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符号语言:在△ABC中,∵∠B=∠C, ∴AB=AC.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在一个三角形中;区别:判定是由角到边,性质是由边到角.即:
例1.已知:如图,∠CAE 是△ABC 的外角,AD∥BC,且∠1 =∠2.求证:AB = AC.
证明:∵ AD∥BC ,∴∠1 = ∠B,∠2 = ∠C,又∵∠1 = ∠2,∴∠B = ∠C,∴AB = AC.
小明认为,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 你认为小明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
如图,在△ABC 中,已知∠B ≠∠C,此时 AB 与 AC 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 AB = 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 =∠B,这与已知条件∠B ≠∠C 相矛盾,因此 AB ≠ AC.
反证法: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我们把它叫做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作用.
用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
1. 假设: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2. 归谬:从这个假设出发,应用正确的推论方法,得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3.结论: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例2.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已知:△ABC.求证:∠A、∠B、∠C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证明:假设∠A,∠B,∠C中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和∠B是 直角,即 ∠A= 90°,∠B = 90°.于是∠A+∠B+∠C=90°+90°+∠C >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因此“∠A和∠B是直角”的假设不成立. 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1.在△ABC中,∠A和∠B的度数如下,能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A.∠A=50°,∠B=70° B.∠A=70°,∠B=40°C.∠A=30°,∠B=90° D.∠A=80°,∠B=60°
③ 若 AD = 4 cm,则
2. 已知:如图,∠A = 36°,
∠DBC = 36°,∠C = 72°,
①∠1 = °, ∠2 = °;
② 图中有 个等腰三角形;
BC = cm;
3. 已知:等腰三角形 ABC 的底角平分线 BD,CE 相交于点 O.求证:△OBC 为等腰三角形.
∴∠DBC =∠ECB.
∴△OBC 是等腰三角形.
又∵△ABC 是等腰三角形,
∴∠ABC =∠AC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1分钟,自学指导12分钟,自学检测16分钟,自学指导21分钟,自学检测25分钟,小结3分钟,所以假设不成立,推理得出的结论,即所证命题成立,得出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归纳总结,典例精练,知识深化,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1 等腰三角形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情境导入,文字语言,符号语言,①②③中知一得二,探究新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归纳总结,反证法,小明是这样想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