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六章变量之间关系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新北师大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六章变量之间关系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新北师大版),共6页。
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 限时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水的过程中,热水器里水的温度会随着太阳照射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 ( )A.热水器里水的温度 B.太阳光的强弱C.热水器的容积 D.太阳照射时间的长短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晶,它与白昼时长密切相关.春分、秋分时,昼夜时长大致相等;夏至时,白昼时长最长,根据下图,可知下列选项中白昼时长低于11小时的节气是( )A.惊蛰 B.小满 C.立秋 D.大寒3.下表反映的是某地区用电量x(千瓦时)与应缴电费y(元)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B.用电量每增加1千瓦时,电费增加0.55元C.若用电量为8千瓦时,则应缴电费为4.4元D.若所缴电费为3.75元,则用电量为7千瓦时4.如图,一种弹簧秤最大能称10 kg的物体,不挂物体时弹簧的长为12 cm,每挂质量为1 kg的物体,弹簧伸长0.5 cm.在弹性限度内,挂重物后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kg)之间的关系式为 ( )A.y=12-0.5x B.y=12+0.5x C.y=10+0.5x D.y=0.5x5.如图,在△ABC中,AD⊥BC,且AD=5 cm,BC=7 cm,点P是线段BC上一个动点,由点B向点C以3 cm/s的速度匀速移动,运动至点C停止,则△APC的面积S与点P的运动时间x之间的关系式为 ( )A.S=52·3x B.S=5(7-x) C.S=12×5×(7-3x) D.S=12×5×(7-x)6.如图,一个圆柱体水槽底部叠放两个底面半径不等的实心圆柱体,向水槽匀速注水.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水槽中水的深度h与注水时间t的关系的是 ( )7.已知某同学家、体育场、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下面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该同学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步行回家吃早餐,饭后骑自行车到图书馆.图中用x表示时间,y表示该同学离家的距离.结合图象给出下列结论:(1)体育场离该同学家2.5 km.(2)该同学在体育场锻炼了15 min.(3)该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是步行平均速度的2倍.(4)若该同学骑行的平均速度是跑步平均速度的1.5倍,则a的值是3.75.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8.如图,已知线段AB=12厘米,动点P以2厘米/秒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点B运动,动点Q以4厘米/秒的速度从点B出发向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到达各自的终点后停止运动.设两点之间的距离为s(厘米),动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则选项中能正确反映s与t之间的关系的是(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某学校组织学生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参观升国旗仪式,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奏响国歌第一个音符时,旗手将国旗展开抛出,到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终止,时间是2分7秒,国旗同时到达30米高的旗杆顶端.国旗上升的高度随着演奏国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下列说法:①旗杆的高度30米是常量;②国旗上升过程中的时间是常量;③国旗上升过程中的高度是变量.其中正确的是 (只填写序号).10.小华家新买的轿车每行驶100千米,耗油6升,油箱容量为60升.某天,小华爸爸加满油后开启自驾游,若中途不加油,油箱内剩余油量为y(升),行驶路程为x(千米),则y与x的关系式为 .11. 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关系如图所示,x每增加1,y增加 .12.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他们距B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乙的速度是 km/h.13.已知动点P以每秒2 cm的速度沿图1的边框按B→C→D→E→F→A的路径移动,△ABP的面积S(cm2)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AB=6 cm,a= ,当t= 时,△ABP的面积是18 cm2. 三、解答题(共48分)14.(8分)如图,将一个正三角形纸片剪成四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再将其中的一个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更小的正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所剪次数x与得到的正三角形的个数y的部分对应结果如下:(1)表中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2)当所剪次数为4时,正三角形的个数是 .(3)y与x的关系式为 .(4)当所剪次数为10时,求得到的正三角形的个数.15.(8分)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BC=8,CD=6,点E为边AD上一动点,连接CE,随着点E的运动,△DCE的面积也发生变化.(1)写出△DCE的面积y与AE的长x(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