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高教版(2023)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梳理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声声慢(寻寻觅觅)精品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声声慢(寻寻觅觅)精品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字音,词语解释,文学常识,主题思想,文章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文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优秀作品,入选本单元。学习本词,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词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词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代表作,是饱含其痛苦情感的绝唱,是技艺如火纯情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叠词的运用和意象的巧妙选取,很值得鉴赏学习。
二、字音
戚戚(qī) 乍(zhà)暖还(huán)寒 憔悴(qiá cuì)
堪(kān) 梧桐(wú tóng) 兼(jiān)
三、词语解释
【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损】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四、文学常识
1.《声声慢(寻寻觅觅)》词李清照(宋代)
2.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婉约派词人,其词善用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韵和谐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素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称号。著有《如梦令》《渔家傲》《永遇乐》等诗词,有词集《漱玉词》。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表现思夫、思乡、思国,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
3.艺术特色
叠词作用:
形式上,运用叠词,增强音韵美;
结构上,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韵律感和音乐美;
内容上:巧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寻觅无着、四顾茫然的女词人形象及其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
五、主题思想
词人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境,抒发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后的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六、文章结构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项脊轩志精品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字音,词语解释,文学常识,主题思想,文章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项脊轩志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引导,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项链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引导,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