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三节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三节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教学步骤,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用密度的三个公式计算密度、质量和体积。
2.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会测量实际中物体和液体的密度。
能力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用密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养目标
通过密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过程。
2.运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分析、判断。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学校运动会上,前三名同学获得了相应奖牌,如图所示,这三块奖牌各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应怎样鉴别呢?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 密度的测量
[阅读课本]P13~14“密度的测量”
[小组讨论](1)量筒和量杯是测量什么的工具?
(2)使用量筒或量杯前,应观察它们的什么?
(3)使用量筒或量杯,应怎样读数?
[归纳提升](1)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2)使用量筒和量杯前,要看准它们的单位,认清它们的分度值和量程。
(3)读数时,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
若液面(例如水银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若液面(例如水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思考]如何用量筒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头的体积?
[归纳提升]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头体积的方法:如图,①先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②把小石块用细线系好,轻轻放入量筒中的水里,读取量筒内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为V2;③小石块的体积为V=V2-V1。
这种测量体积的方法称为“排液法”,排液法测量固体的体积时,V固=V排液。
[思考]怎样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读出其体积V1。
(3)将小石块放入量筒中,使之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到达的刻度V2。
(4)求出小石块的体积V=V2-V1。
(5)计算小石块的密度,其表达式为ρ=mV2-V1。
[思考]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方案一:
(1)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
(2)向烧杯中倒入一部分盐水,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读出示数V。
(4)根据公式计算盐水的密度ρ=m1-mV。
方案二:
(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里面的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里,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量剩下的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4)根据公式计算盐水的密度ρ=m1-m2V。
[归纳提升](1)密度测量的原理:ρ=mV。
(2)测固体密度时,如果先测体积,会使得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所测密度偏大,误差较大。为此,应先测物体质量。
测液体密度时,若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再称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由于烧杯内液体倒不尽,会使得所测体积偏小,所测密度偏大,误差较大。因此,测液体体积时,只需把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即可。
探究点2 密度的应用
[阅读课本]P14~16“密度的应用”
[思考]密度知识的应用有哪些?
[提示]人们常根据密度的大小来鉴别物质;也可根据产品制造的需要,选用不同密度的材料;科学研究中还能通过测定密度的方法发现某些新的物质。
[思考]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提示]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思考]小华很想鉴别妈妈去云南旅游时带回来的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于是,他向老师借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用天平测出一首饰的质量为90 g,用量筒测出其体积为10 mL(ρ银=10.5 g/cm3,ρ金=19.3 g/cm3,1 cm3=1 mL)。
(1)通过计算说明该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
(2)若用纯金做一个同样大的首饰,需要多少克纯金?
[分析](1)该首饰的密度ρ=mV=90 g10 cm3=9 g/cm3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教科版(2024)3 测量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