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第1页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第2页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领取实验材料,准备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
    初中生物
    年级册别
    八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本节课通过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引起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教材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取样、测量、整理数据和绘制曲线图等。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概念,以及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到遗传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生物的遗传现象有初步的了解。然而,对于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其原因,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变异现象,但缺乏系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逐步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此外,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因此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实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的困难,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障碍。
    课时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1. 通过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现象,理解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 认识到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是引起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
    科学思维
    1. 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如取样、测量、整理数据和绘制曲线图,分析生物变异现象。
    2. 能够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探究实践
    1.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花生果实大小的测量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学会使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用柱形图表示实验结果,提升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能力。
    态度责任
    1. 通过学习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实验数据,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取样、测量、整理数据和绘制曲线图。
    3. 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难点
    1. 如何通过实验数据得出关于生物变异的科学结论。
    2. 理解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环境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引起生物变异。
    3.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变异现象相结合,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应用。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大花生、小花生若干、直尺、坐标纸、计算器、投影仪、PPT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 教师展示一幅奶奶家的小熊和他的好朋友吃花生的图片,引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大小不同的花生?
    (2) 提问:你是否见过其他生物的变异现象?请举例说明。
    (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异现象是偶然的还是普遍存在的?
    (4)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将通过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现象,来理解生物性状的变异。
    (5)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6) 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7) 分发实验材料,包括大花生、小花生、直尺、坐标纸等。
    (8) 解释实验步骤,确保每个学生都清楚实验的具体要求。
    1.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2. 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 认真听讲,明确学习目标。
    4. 领取实验材料,准备实验。
    评价任务
    1. 情境创设:☆☆☆
    2. 问题提出:☆☆☆
    3. 目标明确:☆☆☆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生物变异现象。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方向,为后续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
    探究实验
    活动一:测量花生果实的长度
    教师指导
    (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30枚大花生和30枚小花生。
    (2) 指导学生使用直尺测量每颗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精确到毫米。
    (3) 提醒学生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直尺的水平,避免误差。
    (4) 要求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证测量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6) 请学生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 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提供必要的帮助。
    (8) 强调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提醒学生不要随意修改数据。
    1. 分组合作,测量花生果实的长度。
    2. 认真记录数据,确保准确性。
    3. 参与讨论,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绘制曲线图,展示实验结果。
    评价任务
    1. 测量准确:☆☆☆
    2. 数据整理:☆☆☆
    3. 图表绘制:☆☆☆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绘制图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实验数据,提升他们的图表绘制技能。
    得出结论
    活动二: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
    (1) 请各小组代表展示绘制的曲线图,描述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状况。
    (2)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分析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 提问:你们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哪些假设?
    (4) 请学生思考: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如果不符,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 展示曲线图,描述实验结果。
    2. 参与讨论,分析实验数据。
    3. 总结实验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4. 思考环境因素对生物变异的影响。
    评价任务
    1. 结果描述:☆☆☆
    2. 数据分析:☆☆☆
    3. 思维拓展:☆☆☆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结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误差来源,提升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讨论环境因素的影响,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生物变异的理解。
    拓展应用
    活动三:探讨遗传变异的应用
    教师讲解
    (1) 介绍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实际案例,如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
    (2) 展示高产奶牛、抗倒伏小麦、太空椒等育种实例,讲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3) 提问:这些育种实例是如何利用遗传变异原理的?
    (4) 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变异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5) 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育种方法和技术。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见解。
    (7)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介绍本组的讨论结果。
    (8) 教师总结:遗传变异不仅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 认真听讲,了解育种实例。
    2.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育种方法。
    3. 参与讨论,分享发现和见解。
    4. 发言交流,展示讨论成果。
    评价任务
    1. 知识应用:☆☆☆
    2. 资料查阅:☆☆☆
    3. 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业设计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同卵双生兄弟俩,哥哥在地质考察队工作,皮肤黝黑;弟弟在装配电视机的流水线上工作,皮肤白净。他们的肤色都能够遗传给各自的后代。(×)
    (2) 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这肯定是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板书设计
    课题: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三、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
    四、遗传变异的应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
    2. 实验探究环节设计合理,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取样、测量、整理数据和绘制图表,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通过介绍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实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方面存在困难,教师应在实验前提供更多的示范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验。
    2. 课堂时间安排稍显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和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表达和讨论。
    3.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应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相关试卷

    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