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
一、单选题
1.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一对正常夫妇的儿子患白化病
B.游客在海边几天后皮肤被晒成古铜色
C.单眼皮经过手术后变成双眼皮
D.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的玉米籽粒饱满
2.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高杆和矮杆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一株高杆水稻和一株矮杆水稻杂交,后代既有高杆也有矮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题意可推出高杆为显性性状
B.控制高杆和矮杆的基因位于蛋白质上
C.子代高杆个体中的基因均来自亲代高杆植株
D.水稻茎秆的高矮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
3.猕猴桃有黄心、绿心和红心等多个品种,不同品种的差异源于生物的( )
A.遗传 B.变异 C.分化 D.分裂
4.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
A.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 B.长期户外运动使肤色变为古铜色
C.因水肥充足而培育出的高产西瓜 D.黑暗条件下长出的韭菜呈黄白色
5.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同三名航天员一起返航的,还有一批经历了“太空游”的种子。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果型大、产量高、品质好的太空椒,这种变异
A.属于能遗传的变异 B.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C.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D.水肥不会影响产量
6.神舟飞船的太空之旅常会搭载多种种子,科研人员将“历练归来”的种子种植,选育出优良的品种用于生产。下列对带回种子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性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B.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
C.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 D.发生的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7.下列因素中不能引起可遗传变异的现象的是( )
A.DNA结构的变化 B.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C.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D.环境的变化
8.同一株小麦上收获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麦粒大而饱满,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麦粒小而瘪。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是·( )
A.环境条件的改变 B.染色体的改变
C.细胞核的改变 D.基因的改变
9.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染色体的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变异在生物界中是一种特殊现象
C.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变异属于有利变异
10.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
A.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 B.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
C.用杂交技术培育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
11.2022年4月,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在天津试种,离实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又更近了一步。“巨型稻”杂交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12.某同学想探究“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花生的不同品种造成的”,于是取在相同环境下种植、不同品种的甲、乙花生果实各40个,对其长轴长度进行测量,结果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长轴长度(毫米)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甲的数量(个)
0
0
1
3
6
10
10
5
3
2
乙的数量(个)
3
7
10
10
5
2
2
1
0
0
A.此实验的变量是花生果实的大小
B.数据表明,甲果实是大花生品种
C.从大花生中挑大的,小花生中挑小的,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D.甲花生的个体中有的长轴长度小于乙花生,主要与遗传物质有关
13.根据遗传变异的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把果实大的花生品种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出现果实小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B.林黛玉和贾宝玉携带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
C.射线导致小白鼠耳朵细胞的基因改变,此改变的基因不会遗传给后代
D.白化病人的皮肤不会和正常人一样被晒黑,是由于基因与正常人不同
1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能在亲代、子代间传递
B.能遗传的变异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或新的类型
C.含X染色体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D.转基因技术在农林、医药等领域没有广泛应用前景
15.下列变异不能遗传的是( )
A.经过多代选择,繁育,培育出的高产奶牛
B.一对毛色正常的虎生下一只白色幼虎
C.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的
D.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种子,从中选出优质高产新品种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肥沃土壤中获得大粒花生
B.野外工作者肤色较黑
C.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
D.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
17.将生长状态和大小都相同的甲、乙两棵杨树苗,分别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几年后,甲、乙树冠大小出现如图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树冠大小差异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B.甲树冠较小主要受非生物因素中水的影响
C.甲、乙树冠大小的差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D.甲、乙树冠大小差异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综合题
18.为了改良水稻株型提高产量,研究人员根据袁隆平提出的水稻上三叶“长、窄、直、厚、凹”超高产株型叶形指标,尝试用上三叶叶形为窄叶的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1)子代水稻叶形与亲代水稻有差异,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水稻叶形有正常叶和窄叶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2)若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
(3)假设控制水稻叶形的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则子一代正常叶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在子二代正常叶植株中,纯种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子二代中一株正常叶植株(甲)与________(填“正常叶”或“窄叶”)植株杂交,后代正常叶与窄叶的比例为1∶1,则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19.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致的疾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已发现的遗传病超过3000种,估计每100个新生儿中就有3~10个患有各种不同的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图中Ⅱ代3号患有白化病(头发、皮肤均表现白色并由隐性基因aa控制)。请据此分析作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根据遗传图谱分析,该患病女孩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______。
(3)Ⅱ2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
(4)Ⅱ3和Ⅱ4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准备生第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
(5)依据我国《婚姻法》规定,Ⅲ1和Ⅲ2不能结婚,主要原因是______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20.在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研究人员培育出的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仔顺利降生。如图为荧光猪繁殖过程示意图。
(1)荧光猪的诞生过程中,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
(2)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3)研究人员说,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这种荧光猪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
(4)荧光猪的生殖过程属于________生殖。
21.为研究水稻高茎和矮茎的遗传规律,某科研团队进行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合
子代性状
甲
矮茎×矮茎
全是矮茎
乙
高茎×矮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丙
高茎×高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1)水稻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丙组中亲本都是高茎,子代中出现矮茎,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推断______是显性性状。若水稻高茎、矮茎由一对基因(D、d)控制,则丙组子代中高茎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水稻作为______,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我们常食用的大米,主要来源于水稻种子的______部分(填“胚乳”或“子叶”)。
(4)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______的多样性。
22.新疆长绒棉纤维细长,是业界公认的“棉中极品”。研究人员对新疆长绒棉做了相关的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种植的棉花大多是白色的,偶尔在田间也会出现一两株棕色的棉花。亲代棉花都是白色,而子代中出现了棕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描述可以判断,棉花的白色和棕色中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棕色的棉花用于纺织,可以免去繁杂的印染工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研究人员将变异品种定向选择培育,这种变异品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棉花纤维有长绒和短绒之分(相关控制基因用A、a表示),下表为研究人员所做的相关遗传实验的统计结果。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
长绒
短绒
1
长绒×短绒
586
570
2
长绒×长绒
893
291
3
短绒×短绒
0
1165
4
长绒×短绒
1241
0
分析表格可知,第1组亲代双方的基因型是_______;第2组子代棉花中长绒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第4组的子代进行自花传粉,在下一代中,长绒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
(4)新疆长绒棉的主要品种有军海1号、新海棉、混选2号,这体现了___________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
1.A变异有两种类型: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而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只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
【详解】A. 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决定的,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的变异,A符合题意。
B .游客在海边几天后皮肤被晒成古铜色的变异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 .单眼皮经过手术后变成双眼皮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C不符合题意。
D .玉米籽粒饱满是由于水肥充足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遗传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2.D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详解】A.一株高杆水稻和一株矮杆水稻杂交,后代既有高杆也有矮杆,推不出高杆、矮杆那种为显性性状。只有在高杆水稻和高杆水稻杂交后代既有高杆又有矮杆,或高杆水稻和矮杆水稻杂交后代只有高杆,才能推出高杆为显性性状,A错误。
B.控制高杆和矮杆的基因位于DNA上,B错误。
C.若高杆是隐性性状时、子代高杆个体中的基因不一定来自亲代高杆植株,C错误。
D.水稻茎秆的高矮受基因控制,但高杆水稻种在贫瘠的土壤上,杆会变矮;矮杆水稻种在肥沃的土壤上,杆会变高。因此,水稻茎秆的高矮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D正确。
故选D。
3.B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个体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结合分析可知:猕猴桃有黄心、绿心和红心等多个品种,不同品种的差异源于生物的变异。
故选B。
4.A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是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导致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符合题意。
B.长期户外运动使肤色变为古铜色这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因水肥充足而培育出的高产西瓜是由于环境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不符合题意。
D.黑暗条件下长出的韭菜呈黄白色这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详解】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DNA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6.C1.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详解】A.从太空带回种子的性状不一定会发生变化,错误。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故种子不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也可能产生不利变异,错误。
C.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基因重新组合,故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正确。
D.由于太空育种是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故发生的变化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错误。
故选C。
7.D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BC.DNA结构的变化、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故ABC不符合题意。
D.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A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是土壤中营养物质的不同,说明是环境条件引起的不可以遗传的变异。
故选A。
9.C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详解】A.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的由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差异为不可遗传变异,而由于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而引起的差异为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不是特殊的现象,B符合题意。
C.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生物只有具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的进化,所以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C符合题意。
D.对于某种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叫做有利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这种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详解】A.在无光条件下的蒜苗由于缺少光照,叶片无法形成叶绿素,故叶片呈黄白色,故该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A符合题意。
B.太空椒是由于普通椒经过太空射线的辐射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进而性状发生改变,故属于可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
C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有三大来源。杂交技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遗传结构不同的品种杂交,利用亲本品种间优良基因重组,创造新的变异的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因此,高产抗倒伏小麦和抗虫棉的变异都是可遗传变异,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解答即可。
【详解】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A不符合题意。
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如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是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培育出来的,利用了水稻基因的多样性,B符合题意。
C.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生物数量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包含的内容,同种生物的数量多,但它们的遗传物质相似,与培育生物新品种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1)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2)随机抽样是在全部调查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式。
【详解】A.本实验是为了探究“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花生的不同品种造成的”。因此该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花生的品种,A错误。
B.甲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1160÷40=29.1毫米)与乙果实长轴长度的平均值(932÷40=23.3毫米),差为5.8毫米,说明甲果实是大花生品种,B正确。
C.选取花生时尽量大、小花生都随机选择,而不能“从大花生中挑大的,小花生中挑小的”,C错误。
D.甲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小于乙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这说明花生的性状是由基因(或遗传物质)决定的。而甲花生的个体中有的长轴长度小于乙花生,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D错误。
故选B。
13.C(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如果将大花生品种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小花生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小花生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正确。
B.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林黛玉和贾宝玉是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B正确。
C.射线导致小白鼠耳朵细胞的基因改变,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C错误。
D.白化病人的皮肤不会和正常人一样被晒黑,是因为白化病人的基因发生变异引起的,故白化病人的基因与正常人不同,D正确。
故选D。
14.B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亲代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A错误。
B.可遗传变异是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或新的类型,B正确。
C.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是由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成的,C错误。
D.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转基因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小鼠等体现转基因技术在农林、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D错误。
故选B。
15.C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详解】A.高产属于变异,经过多代选择,繁育,培育出的稳定遗传的高产奶牛,这是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一对毛色正常的虎生下一只白色幼虎,这属于遗传物质的改变,类似于人类白化病,这是可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
C.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的,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
D.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种子,引发基因突变,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属于可遗传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C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BD.肥沃土壤中获得大粒花生、野外工作者肤色较黑、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都是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BD不符合题意。
C.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
故选C。
17.C(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2)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生长状态和大小都相同的甲、乙两棵杨树苗,分别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甲、乙树冠大小差异说明环境影响生物,A正确。
B.甲树处在干旱少水环境中,冠较小主要受非生物因素中水的影响,B正确。
C.甲、乙两棵杨树苗生长状态和大小都相同,甲、乙两棵杨树苗、乙树冠大小的差异是环境因素影响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
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由此可知甲、乙树冠大小差异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18.(1) 变异 相对性状
(2)12条
(3) Tt 1/3
(4) 窄叶 Tt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1)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水稻叶形这一现状在亲子代间的差异,我们称为变异。
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因此,水稻(同种生物)叶形(同一性状)有正常叶和窄叶(不同表现形式),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故水稻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12对的一半,即12条。
(3)
根据题图,亲代中的窄叶这一性状在子一代中没有表现,故其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tt,该隐性基因会遗传给子一代,故子一代正常叶的基因组成为Tt,遗传图解如下:
根据遗传图解(如下图)可知,在子二代正常叶植株中,纯种(TT)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4)
根据遗传图解(如下图)可知,子二代中一株正常叶植株(甲)与窄叶植株杂交,后代正常叶与窄叶的比例为1∶1,则甲的基因组成为Tt。
19.(1)变异
(2)Aa
(3)2/3
(4)50%##1/2
(5)近亲
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形、人类性别决定等相关知识。白化病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故白化病人的基因组成是aa,正常肤色人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1)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
3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 一个a基因来自父方,一个a基因来自母方,又因为父母均为正常肤色,各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因此3号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母亲的基因组成为Aa。
(3)
Ⅰ代1号和2号基因都是Aa,Ⅱ2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2/3。遗传图解如下:
(4)
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
(5)
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婚配容易导致致病基因形成纯合体,使隐性遗传病得以表达,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20.(1)克隆技术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可遗传的变异
(4)无性
(1)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
(2)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1)
图中将乙猪的体细胞取核植入甲猪的去核卵细胞里,培育成胚胎,分娩产下克隆猪,利用了克隆技术。同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注射到取核的细胞核中,最终发育成绿色荧光猪,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2)
注射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绿色荧光猪,而未注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普通猪,通过对比可知猪是否发绿色荧光是由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的,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这一实验说明:外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是转基因生物技术运用的结果。
(3)
荧光猪是遗传物质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
(4)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扦插、组织培养、克隆等。所以,故荧光猪的生殖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21.(1) 相对性状 变异
(2) 高茎 DD或Dd
(3) 生产者 胚乳
(4)基因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1)
水稻的高茎和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丙组中亲本都是高茎,子代中出现矮茎,体现了亲子间性状上的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根据丙组亲本组合及后代的性状表现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因为在子代中出现了矮茎性状。若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用D、d表示,则丙组中子代矮茎植株的基因组成是dd,分别由亲代高茎各提供一个基因d,则控制丙组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为Dd,遗传图解如图:
故丙组子代中高茎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3)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水稻作为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我们常食用的大米,主要来源于水稻种子的胚乳部分。
(4)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表明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22.(1) 变异 白色
(2)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基因)变化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3) Aa、aa AA、Aa 3/4##75%
(4)基因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1)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杂合体。题中亲代都为白花,子代中出现了棕花,因此,可推测棕花是隐性性状,白花是显性性状。它们是同种生物(棉花)同一性状(花的颜色)的不同表现形式(白色和棕色),故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科研人员定向培育的新品种可以遗传的原因就是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3)
根据题表中第2组的统计结果:亲代都是长绒,子代中出现了短绒,因此可推测长绒为显性性状,短绒为隐性性状。
因为相关控制基因用A、a表示,所以,第1组亲代双方的基因型分别为Aa(长绒)和aa(短绒),遗传图解如下:
第2组子代棉花中长绒的基因型为AA或Aa,遗传图解如下:
根据第4组数据统计可知子代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现由长绒Aa个体自花传粉,即亲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和Aa,所以,后代中长绒所占的比例为75%,遗传图解如下:
(4)
基因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棉花之间(有军海1号、新海棉、混选2号等)基因也有差别。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当堂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