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揭秘隋朝,咏叹隋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掌握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了解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通过《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掌握大运河的概况;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客观评价隋炀帝的功过;认识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隋朝印象
任务一:请用词语概括你对隋朝的印象,并说出你的依据。(可以根据教材和图册、作业本中提供的相关史实或史事)
示例: 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害于江都,隋朝灭亡,共存在了37年。由此可见这是个短命的王朝。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可见这是个统一的王朝。
任务二:根据材料,分析隋朝统一的原因。
材料一 南北朝后期,南北方经济上的互市交易越来越多,打破关禁的要求日益迫切。……各地对统一文化的认同感也日趋增强。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国力强盛,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①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融;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为统一做好了准备;
② 陈后主昏庸无道,统治腐败。
任务三:观看两幅地图,说说隋朝统一的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任务四:阅读P2-4思考,隋文帝是如何治理国家的?效果如何?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1.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国家粮库,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探出密集排列的粮窖数百座(右侧是其中一个粮窖示意图)这反映出( )
A.隋朝成为疆域辽阔的王朝 B.隋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隋文帝统一币制和度量衡 D.隋炀帝好大喜功,奢侈无度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材料一 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材料二 隋朝的政治中心(长安)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
隋统一后,如何把逐渐南移的经济重心和留在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任务一:阅读《隋大运河示意图》,获取大运河信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任务二:你同意“隋亡为此河”的观点吗?说明理由。
《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水》(唐)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积极: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消极: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激起了社会矛盾,体现了隋炀帝的暴政
评价历史事件:一分为二、全面客观
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任务三:隋朝是怎样改变这种现象的呢?
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创立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任务四: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科举制创立的意义。
材料一 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二 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 ——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
材料三 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①加强了朝廷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穷兵黩武。
任务一: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防塘数亩田。”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启示: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统一全国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意义: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1.“隋文帝统治期间,关中粮食供应困难,一遇荒年,隋文帝便率领大小官员,就食洛阳。隋炀帝初即位,就着手营建东都洛阳。由此可见,隋炀帝营建东都 ( )A.意在加强南北交流 B.耗费了大量人力C.符合当时形势需要 D.体现了好大喜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8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开皇之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统一盛世,千秋大业,丧生灭国,开皇之治,隋朝有多富,宝贵的遗产,+4+5=1,现代价值,罪在当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