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5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6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7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8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揭秘隋朝,咏叹隋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掌握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了解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通过《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掌握大运河的概况;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客观评价隋炀帝的功过;认识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隋朝印象
    任务一:请用词语概括你对隋朝的印象,并说出你的依据。(可以根据教材和图册、作业本中提供的相关史实或史事)
    示例: 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害于江都,隋朝灭亡,共存在了37年。由此可见这是个短命的王朝。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可见这是个统一的王朝。
    任务二:根据材料,分析隋朝统一的原因。
    材料一 南北朝后期,南北方经济上的互市交易越来越多,打破关禁的要求日益迫切。……各地对统一文化的认同感也日趋增强。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国力强盛,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①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融;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为统一做好了准备;
    ② 陈后主昏庸无道,统治腐败。
    任务三:观看两幅地图,说说隋朝统一的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任务四:阅读P2-4思考,隋文帝是如何治理国家的?效果如何?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1.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国家粮库,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探出密集排列的粮窖数百座(右侧是其中一个粮窖示意图)这反映出(  )
    A.隋朝成为疆域辽阔的王朝 B.隋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隋文帝统一币制和度量衡 D.隋炀帝好大喜功,奢侈无度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材料一 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材料二 隋朝的政治中心(长安)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
    隋统一后,如何把逐渐南移的经济重心和留在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任务一:阅读《隋大运河示意图》,获取大运河信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任务二:你同意“隋亡为此河”的观点吗?说明理由。
    《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水》(唐)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积极: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消极: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激起了社会矛盾,体现了隋炀帝的暴政
    评价历史事件:一分为二、全面客观
    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任务三:隋朝是怎样改变这种现象的呢?
    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创立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任务四: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科举制创立的意义。
    材料一 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二 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 ——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
    材料三 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①加强了朝廷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穷兵黩武。
    任务一: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防塘数亩田。”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启示: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统一全国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意义: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1.“隋文帝统治期间,关中粮食供应困难,一遇荒年,隋文帝便率领大小官员,就食洛阳。隋炀帝初即位,就着手营建东都洛阳。由此可见,隋炀帝营建东都 ( )A.意在加强南北交流 B.耗费了大量人力C.符合当时形势需要 D.体现了好大喜功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开皇之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统一盛世,千秋大业,丧生灭国,开皇之治,隋朝有多富,宝贵的遗产,+4+5=1,现代价值,罪在当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