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科学教科版新课标(2024)一年级下册 同步教案+配套课件
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5.观察一瓶水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5.观察一瓶水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ppt:2-3,PPT: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④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认识到水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2.科学思维
(1)对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并描述。
3.探究实践
(1)通过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观察并描述水的特征。
4.态度责任
(1)在观察水的特征过程中,养成认真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认识到水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难点:通过水与牛奶的对比观察,能辨别水是无色的,区别透明与无色属性的不同,并根据水在各式容器中状态各异,认识到水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准备】
学生:一杯水、一杯牛奶、一瓶洗发液、相同形状的透明杯2个、小瓶子2个,不同形状的容器4个,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板书】
1.5观察一瓶水
鼻子闻
眼睛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ppt:2-3】
出示一幅大自然环境中流动的水——瀑布的图片,点明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水,大自然中有很多水。
出示一杯水,点明“我们的生活和水密切相关”。
提问:“水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于水的认识,预设:水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等。
隐含了水会流动、无色的特征,但瀑布由于多因素的影响呈现了白色,实际教学中,如果有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简单解释即可。
了解学生对谁的前概念认识。
探索
【PPT:4】
1.提问:如何观察一杯水?观察哪些方面的特征?
2.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观察方法:
用眼看:颜色、形状;
用鼻闻:气味。
(强调不要随便使用舌头去尝任何物体。)
【PPT:5-7】
(一)观察水的颜色。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水的颜色的探索活动:
与牛奶对比,观察水的颜色;
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同时留意学生的记录单上有没有混淆“颜色”与“透明度”的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提供表达支架:
通过对比观察,我发现:
。
【PPT:8-10】
(二)闻一闻水的气味。
1.教师组织学生闻一闻水的气味的探索活动:
(1)用手扇闻水的气味,并和洗发水比一比;
(2)做好记录。
2.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是否正确使用扇闻的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提供表达支架:
通过对比观察,我发现:
。
【PPT:11-14】
(三)观察水的形状。
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水的形状的探索活动:
(1)观察不同容器中水的形状,你发现了什么?
(2)做好记录。
2.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提供表达支架:
通过观察,我发现 。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
5.小结:
学生根据前面积累的经验说出会用到的观察方法及观察内容。
了解活动及记录要求。
分组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预设:
了解活动及记录要求,学习扇闻的正确方法。
分组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预设:
了解活动及记录要求。
分组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进行分析、推理:
本课主要运用眼睛和鼻子这两种感官进行主要的观察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无色”这一概念,教材设计了将水与白色牛奶进行对比观察。通过和牛奶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水并不呈现白色或任何其他颜色。
为了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无味”这一特征,教材设置了水与具有明显香味的洗发水的对比实验,通过这种直接的感官对比,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水的“无味”特征。
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对比和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不同容器中水不同的形状,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液体是没有固定形状的。
研讨
【PPT:15-18】
教师组织班级研讨问题一: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
教师组织班级研讨问题二:鱼缸里的水静止后,水面还会像这样弯曲吗?
预设:颜色、气味、形状、是否流动、是否透明等。
预设:水具有流动性,其形状会发生改变。静止时,水的形状会跟容器的形状相匹配。
研讨问题一指向引导学生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通过对比观察的研究方法,总结出水的基本特征。
问题二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的水的特征,从水会流动的特征去思考。
拓展
【PPT:17-18】
提问:往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和油,它们一样重吗?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操作演示。
展示实验结果,小结:
等量的水和油重量不同,油比水轻。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猜测。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
由于在前面学习的内容中学生学习了对固态物体的重量进行称一称可以判断“谁轻谁重”,本环节用一张图片来提醒学生,液态物体也可以利用天平称来判断“谁轻谁重”。
教学评价
【ppt:19】
1. 从“科学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维度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小组成员间互评、教师点评。
学生自评、小组成员间互评:
具体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科学课堂学习习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5.观察一瓶水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5.观察一瓶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5.观察一瓶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