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示课题,随文识字,整体感知,深入学习,了解课文内容,书写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等生字,会写“多、会”等生字。
2.理解“雄伟、壮观”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弯弯的小路、雄伟的天安门”等短语。
3.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4.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情感,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积累短语,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偏旁识记、图文结合等方式认识“想、告”等生字;会写“会、走”等生字。
2.借助查看地图、观看视频等方法,理解“遥远、壮观”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弯弯的小路、雄伟的天安门”等短语。
3.能正确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以聊天的形式,与学生交流是否去过北京和新疆。
2.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北京和新疆都如此美丽,如此令人向往,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
3.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提示“看看”的第二个“看”字读轻声。
(2)指导学习生字“想”,提醒关注其声调为第三声,拓展心字底的字。
(3)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二、随文识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随机正音。
①认读“告诉”,强调“诉”要读轻声。
②认读“小路”,再拓展认读“公路、马路、道路”。
③认读“北京城、天安门、广场、非常、壮观”,关注生字的前后鼻音。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随机正音。
3.读准短语。
出示:
弯弯的小路 遥远的北京城 雄伟的天安门
宽宽的公路 遥远的新疆 美丽的天山 洁白的雪莲
学生以“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认读,教师随机强调“的”字要读得短而轻。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标上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题中的“我”是谁。
设计意图:
本课要求认识的13个生字都分布在第一自然段,在教学时将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能帮助学生快速学习生字,巩固生字读音。
(2)检查反馈。
①交流: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题中的“我”是谁?
②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与文本的对应关系。
③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两个小朋友想去哪里看看?用下面的句式来回答。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首先,在初读的基础上,借助插图将文本与图画对应起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其次,通过简单的句式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三、深入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妈妈告诉“我”什么?
2.教学: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指导学习“告诉”。
①出示词卡,学生认读,指导读准读音。
②识记“告”,引导学生识记字形。
③运用句式说一说。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老师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①出示蜿蜒崎岖的小路的图片,教师引导: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绵延不绝的小路,很长很长,还修到了那么高的天山上,读这句话的时候语速要慢一点,谁能来试试?
②指名读,引导读出很慢的感觉。齐读。
3.引导学生思考:妈妈还告诉“我”什么?
4.教学: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借助地图,理解“遥远”。
①出示地图,标注天山和北京的位置,了解天山和北京之间的距离。
②教师小结:从天山到北京,相隔万里。如果走路,大概要走半年;如果坐火车,大概要两天的时间;就算是坐飞机,也需要四个多小时。这么远的距离,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遥远”。
设计意图:
借助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天山和北京之间的距离,化抽象为形象,直观地理解“遥远”一词的意思,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③多种形式认读词语。
(3)学习“雄伟的天安门”。
①出示天安门的图片,提问: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天安门?
②小结:天安门庄严、宏伟,所以课文中说这是一座——“雄伟的天安门”。
③多种形式认读词语。
(4)借助视频,理解“壮观”。
①播放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的视频。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②教师创设情境: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国旗升起的时间和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观看升旗仪式,向国旗敬礼,每个人都是那么庄严、肃穆,场面——“非常壮观”。
③切身体验。请学生全体起立,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感受这庄严的时刻。
④引导学生给“非常”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⑤再读短语“非常壮观”。
(5)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壮观的感觉。有必要时,教师范读。
设计意图:
借助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壮观”一词的意思,再通过切身体验,观看图片和视频,身临其境,激发情感,读好这句话。
5.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1)指名比较朗读下面两句话,引导学生体会小朋友想去外面看看的激动心情。
◇我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2)创设情境,朗读句子,体会反复所蕴含的强烈感情。
情境1:70周年国庆,天安门前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
情境2:马戏团来啦,马戏团来啦——
情境3:六一节目表演要开始啦——
(3)指名读句子。
6.齐读第一自然段。
7.合作朗读,小结学法: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写妈妈告诉“我”什么,再写“我”的想法,让我们合作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读好感叹句是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朗读重点,本环节分两步进行教学。第一步,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感受到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区别;第二步,通过创设多种学生比较常见的情境,引导体会反复手法所蕴含的强烈感情,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感叹句。
四、书写练习
1.引导学生观察“会、走”2个字,自由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提示要点:2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且2个字的撇和捺在书写时有区别。“走”的两竖都在竖中线上,而且是分开的。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3.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评价修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树和喜鹊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返“故事王国”,演一演“树和喜鹊的快乐”,六自然段的内容,告别“故事王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子字旁2个偏旁,会写生字,开启“故事王国”的大门,品一品“树和喜鹊的孤单”,画一画“树和喜鹊的邻居”,暂别“故事王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课文,复习导入,自主学习,品读文句,多种形式,朗读全文,拓展训练,积累语言,书写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