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Word版附解析)

    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Word版附解析)第1页
    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Word版附解析)第2页
    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Word版附解析),共23页。
    A.NaCl是离子晶体,KCl也是离子晶体
    B.H2SO4是强电解质,H2SiO3也是强电解质
    C.CO2是非极性分子,SO2也是非极性分子
    D.NH3存在分子间氢键,PH3也存在分子间氢键
    2.(2024春•仓山区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完全相同的是( )
    A.CaO和SiO2熔化B.Na和S受热熔化
    C.NaCl和HCl溶于水D.碘和干冰的升华
    3.(2024秋•小店区校级月考)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关联错误的是( )
    A.AB.BC.CD.D
    4.(2024秋•浙江月考)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微观结构或现象不能解释其性质的是( )
    A.AB.BC.CD.D
    5.(2024•海淀区二模)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A.沸点:NH3>PH3
    B.0℃下的密度:水>冰
    C.热稳定性:HF>HCl
    D.水中的溶解度:CH3COCH3>CH3CH2CH3
    6.(2024•衡阳县校级开学)关于晶体中作用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共价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范德华力、共价键和配位键
    B.分子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
    C.混合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和类似金属键的作用力
    D.离子晶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离子键、共价键、氢键、配位键和范德华力
    7.(2024春•海淀区校级期末)下列物质发生所述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属于同类型的是( )
    A.干冰升华和液氯汽化
    B.金刚石和Na2O的熔化
    C.NaI和HBr分别在水中电离
    D.将氯化氢和蔗糖溶于水
    8.(2024•河东区一模)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A.密度:H2O(l)>H2O(s)
    B.沸点:H2O>H2S
    C.稳定性:HF>H2O
    D.溶解性(水中):NH3>CH4
    9.(2024春•西城区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A.沸点:H2O>H2S
    B.稳定性:HF>H2O
    C.密度:H2O(l)>H2O(s)
    D.溶解性(水中):CH3OH>CH4
    10.(2024•西城区校级开学)下列事实中,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A.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B.常温下,苯甲酸是固体,硝基苯是液体
    C.NH4Br能溶于液态HBr
    D.酸性: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
    11.(2024春•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有机物中,由于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沸点较高的是( )
    A.乙烷B.乙醇C.乙酸乙酯D.甲苯
    12.(2024春•越秀区校级期末)物质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正确的是( )
    A.AB.BC.CD.D
    13.(2024春•重庆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或性质的描述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析出晶体,是因为加入乙醇降低了溶剂极性
    B.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是由于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范德华力更强
    C.O—H中H原子的活泼性:,是由于苯基是吸电子基团,而乙基是推电子基团
    D.酸性:三氯乙酸>乙酸,是因为氯原子电负性大,增强了氧氢键的极性
    14.(2024春•大兴区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与氢键无关的是( )
    A.密度:水>冰
    B.熔点:NH4Cl>HCl
    C.沸点:
    D.沸点:乙二醇>正丙醇
    15.(2024春•南开区期末)下列事实可用氢键解释的是( )
    A.氯气易液化
    B.氨气极易溶于水
    C.SiH4的沸点比CH4高
    D.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16.(2024春•重庆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与氢键无关的是( )
    A.密度:水>冰
    B.水溶性:乙醇>溴乙烷
    C.稳定性:H2O(g)>H2S(g)
    D.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
    17.(2024春•海淀区期末)下列物质的变化,破坏的作用主要是范德华力的是( )
    A.干冰的升华B.NaCl溶于水
    C.冰融化成水D.H2O2受热分解
    18.(2024春•天津期末)有下列两组命题
    B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 )
    A.Ⅰ①B.Ⅱ②C.Ⅲ③D.Ⅳ④
    19.(2024春•昌平区期末)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A.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小
    B.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乙二醇的沸点比丙醇的高
    D.HF的热稳定性强于HCl
    20.(2024春•哈尔滨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固之外,还有玻璃态。玻璃态水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一种无定形状态,其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玻璃态水中也存在范德华力与氢键
    B.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C.玻璃态中水分子间距离比普通液态水中分子间距离大
    D.玻璃态水中氧原子为sp2杂化
    21.(2024春•哈尔滨期末)下列有关晶体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熔点: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B.沸点:NH3>H2O>HF
    C.硬度:白磷>冰>二氧化硅
    D.熔点:SiI4>SiBr4>SiCl4
    22.(2024•湖北二模)SiCl4和NCl3以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两者的水解机理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Cl4的极性大于NCl3
    B.SiCl4和NCl3的水解反应机理不相同
    C.SiCl4较CCl4更难水解
    D.NHCl2能与H2O形成氢键,Si(OH)Cl3不能与H2O形成氢键
    23.(2024•东西湖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正确且可以用氢键解释的是( )
    A.H2可以作为还原剂冶炼铁、铜等金属
    B.雪花为晶体,且呈现六边形形态
    C.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小于苯
    D.NaH的熔点高于金属Na
    24.(2024•湖北模拟)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超分子的重要特征是分子识别和自组装
    C.构造原理呈现的能级交错源于光谱学事实
    D.氢键(X—H…Y)三原子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25.(2024春•东城区校级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A.水的分解温度高于硫化氢
    B.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C.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大于18
    D.在冰的晶体中,每个水分子周围只有4个紧邻的水分子
    2025菁优高考化学解密之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24•云南学业考试)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
    A.NaCl是离子晶体,KCl也是离子晶体
    B.H2SO4是强电解质,H2SiO3也是强电解质
    C.CO2是非极性分子,SO2也是非极性分子
    D.NH3存在分子间氢键,PH3也存在分子间氢键
    【答案】A
    【分析】A.离子化合物都属于离子晶体;
    B.H2SiO3是弱酸,是弱电解质;
    C.SO2是V形、极性分子;
    D.PH3不存在分子间氢键。
    【解答】解:A.NaCl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KCl也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类比合理,故A正确;
    B.H2SO4是强电解质,H2SiO3是难溶于水的弱酸,是弱电解质,类比不合理,故B错误;
    C.CO2是直线形、非极性分子,SO2是V形、极性分子,类比不合理,故C正确;
    D.电负性:N>P,NH3存在分子间氢键,PH3不存在分子间氢键,类比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晶体类型、分子极性、氢键的存在等,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2.(2024春•仓山区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完全相同的是( )
    A.CaO和SiO2熔化B.Na和S受热熔化
    C.NaCl和HCl溶于水D.碘和干冰的升华
    【答案】D
    【分析】离子晶体熔化克服离子键,共价晶体熔化克服共价键,金属晶体熔化克服金属键,分子晶体熔化或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CaO熔化克服离子键、SiO2熔化克服共价键,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不同,故A错误;
    B.Na熔化克服金属键、S熔化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不同,故B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克服离子键,HCl溶于水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不同,故C错误;
    D.碘和干冰均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均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类型及化学键,明确不同类型的晶体在熔化时克服不同的作用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晶体类型。
    3.(2024秋•小店区校级月考)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关联错误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分析】A.根据F的电负性比Cl大,吸引电子的能力更强,进行分析;
    B.根据CS2相对分子质量比CO2大,进行分析;
    C.根据稳定性:H2O>H2S,进行分析;
    D.根据18﹣冠﹣6(冠醚)空腔的直径与K+直径相当,与Li+的直径不匹配,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由于氟的电负性比氯大,吸引电子的能力更强,三氟乙酸羧基中的O—H键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H+,酸性更强,故A正确;
    B.二硫化碳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大,二硫化碳的范德华力更大,熔点更高,故B正确;
    C.因为键能H—O>H—S,稳定性:H2O>H2S,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
    D.18﹣冠﹣6(冠醚)空腔的直径与K+直径相当,与Li+的直径不匹配,因此能够与K+形成超分子,却不能与Li+形成超分子,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有氢键的物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4.(2024秋•浙江月考)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微观结构或现象不能解释其性质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分析】A.根据SCN﹣中S和N原子均有孤电子对,进行分析;
    B.根据杯酚与C60能形成超分子,与C70不能形成超分子进行分析;
    C.根据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使细胞膜双分子层头向外,进行分析;
    D.根据F﹣和HF形成氢键缔合成F﹣(HF)n,使HF电离程度增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A.SCN﹣的电子式为,SCN﹣中S和N原子均有孤电子对,均可以作为配位原子,故A正确;
    B.杯酚与C70不能形成超分子,与C60能形成超分子,是因为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的特性,不是因为超分子的自组装,故B错误;
    C.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使细胞膜双分子层头向外,尾向内排列,故C正确;
    D.F﹣和HF形成氢键缔合成F﹣(HF)n,使HF电离程度增大,HF的浓溶液酸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有氢键的物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5.(2024•海淀区二模)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A.沸点:NH3>PH3
    B.0℃下的密度:水>冰
    C.热稳定性:HF>HCl
    D.水中的溶解度:CH3COCH3>CH3CH2CH3
    【答案】C
    【分析】A.NH3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B.冰中的氢键比液态水中的强,使得水分子排列得更规则,但空间利用率降低;
    C.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键长、键能有关;
    D.丙酮可以和水分子形成氢键,使其溶解度增大。
    【解答】解:A.NH3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高于PH3,与氢键有关,故A错误;
    B.冰中一个水分子与周围四个水分以分子间氢键形成四面体结构,中间有空隙,因此密度比水小,与氢键有关,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因此稳定性:HF>HCl,与氢键无关,故C正确;
    D.丙酮能和水分子形成氢键,导致水中的溶解度:CH3COCH3>CH3CH2CH3,与氢键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氢键及氢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明确氢键的形成及其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影响是解答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与氢键无关。
    6.(2024•衡阳县校级开学)关于晶体中作用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共价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范德华力、共价键和配位键
    B.分子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
    C.混合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和类似金属键的作用力
    D.离子晶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离子键、共价键、氢键、配位键和范德华力
    【答案】A
    【分析】A.根据共价晶体中没有范德华力进行分析;
    B.根据冰晶体中存在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进行分析;
    C.根据石墨晶体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和类似金属键的作用力进行分析;
    D.根据胆矾晶体存在离子键、共价键、氢键、配位键和范德华力进行分析。
    【解答】解:A.共价晶体中没有范德华力,故A错误;
    B.分子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范德华力、共价键、氢键,例如冰晶体,故B正确;
    C.混合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和类似金属键的作用力,例如石墨晶体,故C正确;
    D.离子晶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离子键、氢键、共价键、配位键和范德华力,例如胆矾晶体,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7.(2024春•海淀区校级期末)下列物质发生所述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属于同类型的是( )
    A.干冰升华和液氯汽化
    B.金刚石和Na2O的熔化
    C.NaI和HBr分别在水中电离
    D.将氯化氢和蔗糖溶于水
    【答案】A
    【分析】根据离子晶体熔化克服离子键,原子晶体熔化克服共价键,金属晶体熔化克服金属键,分子晶体熔化或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干冰升华和液氯汽化都是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A正确;
    B.金刚石熔化克服共价键,Na2O的熔化克服离子键,故B错误;
    C.NaI在水中电离克服离子键,HBr在水中电离克服共价键,故C错误;
    D.氯化氢溶于水克服共价键,蔗糖溶于水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类型及化学键,明确不同类型的晶体在熔化时克服不同的作用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晶体类型。
    8.(2024•河东区一模)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A.密度:H2O(l)>H2O(s)
    B.沸点:H2O>H2S
    C.稳定性:HF>H2O
    D.溶解性(水中):NH3>CH4
    【答案】C
    【分析】N、O、F元素的电负性较强,对应的氢化物可形成氢键,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是由电负性强的原子(如F,O,N)对氢原子的吸引力产生的,能够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等,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冰中含有氢键,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导致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则质量不变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密度:H2O(l)>H2O(s)能用氢键解释,故A错误;
    B.H2O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升高,沸点:H2O>H2S能用氢键解释,故B错误;
    C.分子的稳定性与键能有关,与氢键无关,故C正确;
    D.NH3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溶解性增大,溶解性(水中):NH3>CH4能用氢键解释,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氢键的存在以及氢键对物质的溶解性和熔沸点的影响,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9.(2024春•西城区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A.沸点:H2O>H2S
    B.稳定性:HF>H2O
    C.密度:H2O(l)>H2O(s)
    D.溶解性(水中):CH3OH>CH4
    【答案】B
    【分析】N、O、F元素的电负性较强,对应的氢化物可形成氢键,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是由电负性强的原子(如F,O,N)对氢原子的吸引力产生的,能够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等,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H2O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升高,沸点:H2O>H2S能用氢键解释,故A错误;
    B.分子的稳定性与键能有关,与氢键无关,故B正确;
    C.冰中含有氢键,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导致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则质量不变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密度:H2O(l)>H2O(s)能用氢键解释,故C错误;
    D.CH3OH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溶解性增大,溶解性(水中):CH3OH>CH4能用氢键解释,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氢键的存在以及氢键对物质的溶解性和熔沸点的影响,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0.(2024•西城区校级开学)下列事实中,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A.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B.常温下,苯甲酸是固体,硝基苯是液体
    C.NH4Br能溶于液态HBr
    D.酸性: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
    【答案】C
    【分析】解:A.氢键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呈一定规则的排列,空间利用率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苯甲醇易形成分子间氢键,硝基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C.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溶剂;
    D.顺﹣丁烯二酸电离出氢离子后,形成具有对称氢键的环状结构。
    【解答】解:A.氢键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呈一定规则的排列,空间利用率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所以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
    B.苯甲醇易形成分子间氢键,硝基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相同情况下苯甲醇分子间作用力强于硝基苯,常温下,苯甲酸是固体,硝基苯是液体,故B错误;
    C.溴化铵为离子晶体,溴化氢为极性分子,所以NH4Br能溶于液态HBr,与氢键无关,故C正确;
    D.由顺﹣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的结构简式可知,顺﹣丁烯二酸电离出氢离子后,形成具有对称氢键的环状结构,故其一级电离更容易,所以酸性: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与氢键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氢键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氢键原理,解释一些现象,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11.(2024春•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有机物中,由于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沸点较高的是( )
    A.乙烷B.乙醇C.乙酸乙酯D.甲苯
    【答案】B
    【分析】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形成的作用力。
    【解答】解:A.乙烷分子间无法形成氢键,故A错误;
    B.乙醇分子中含有—OH,易形成氢键,沸点较高,故B正确;
    C.乙酸乙酯分子间无法形成氢键,故C错误;
    D.甲苯分子间无法形成氢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氢键的作用,题目比较简单,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12.(2024春•越秀区校级期末)物质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分析】A.AlCl3是分子晶体,AlCl3中不存在离子键;
    B.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大,则酸性越强;
    C.CO2能够与水反应;
    D.物质的热稳定性与键能有关,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系。
    【解答】解:A.AlF3是离子晶体,AlCl3是分子晶体,作用力:离子键>范德华力,导致AlF3的熔点远高于AlCl3,故A错误;
    B.H3C—是推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减小,则酸性减小,解释正确,故B正确;
    C.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则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CO,而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O是由于CO2能够与水反应,故C错误;
    D.物质的热稳定性与键能有关,键能越大热稳定性越高,氟的原子半径小于氯,键长:H—F键<H—Cl键,键长越长键能越小,物质越稳定,即热稳定性:HF>HCl,热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涉及到酸性、热稳定性、溶解性、熔点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规律,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3.(2024春•重庆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或性质的描述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析出晶体,是因为加入乙醇降低了溶剂极性
    B.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是由于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范德华力更强
    C.O—H中H原子的活泼性:,是由于苯基是吸电子基团,而乙基是推电子基团
    D.酸性:三氯乙酸>乙酸,是因为氯原子电负性大,增强了氧氢键的极性
    【答案】B
    【分析】A.乙醇属于有机物,加入后减小了溶剂的极性,降低了[Cu(NH3)4]SO4的溶解度;
    B.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作用力较大;
    C.苯基是吸电子基团,而乙基是推电子基团;
    D.Cl的电负性较大,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使得三氯乙酸的羧基中羟基极性更大。
    【解答】解:A.乙醇属于有机物,加入后减小了溶剂的极性,降低了[Cu(NH3)4]SO4的溶解度,导致结晶析出,故A正确;
    B.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作用力较大,熔沸点也较高,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故B错误;
    C.是由于苯基是吸电子基团,而乙基是推电子基团,O—H中H原子的活泼性:,故C正确;
    D.Cl的电负性较大,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使得三氯乙酸的羧基中羟基极性更大,增强了氧氢键的极性,更易电离出氢离子,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14.(2024春•大兴区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与氢键无关的是( )
    A.密度:水>冰
    B.熔点:NH4Cl>HCl
    C.沸点:
    D.沸点:乙二醇>正丙醇
    【答案】B
    【分析】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分子间形成氢键可以改变物质的熔沸点,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氢键具有方向性,所以密度:水>冰,与氢键有关,故A错误;
    B.一般离子晶体的熔点大于分子晶体的熔点,氯化铵是离子晶体,HCl是分子晶体,故熔点:NH4Cl>HCl,与氢键无关,故B正确;
    C.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内氢键作用力大于分子间氢键作用力,故沸点:,与分子间氢键有关,故C错误;
    D.乙二醇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正丙醇形成的氢键数目,故沸点:乙二醇>正丙醇,与氢键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键,明确氢键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5.(2024春•南开区期末)下列事实可用氢键解释的是( )
    A.氯气易液化
    B.氨气极易溶于水
    C.SiH4的沸点比CH4高
    D.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答案】B
    【分析】A.氢键存在于氢和其他原子间;
    B.氨分子与水分子存在分子间氢键;
    C.SiH4和CH4均不存在氢键;
    D.物质的分解和氢键无关。
    【解答】解:A.氯气中不含有氢原子,与氢键无关,故A错误;
    B.氨分子与水存在分子间氢键,氨气极易溶于水,故B正确;
    C.SiH4和CH4均不存在氢键,故SiH4的沸点比CH4高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
    D.水中氧氢键键能大,因此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与氢键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氢键,侧重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6.(2024春•重庆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与氢键无关的是( )
    A.密度:水>冰
    B.水溶性:乙醇>溴乙烷
    C.稳定性:H2O(g)>H2S(g)
    D.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
    【答案】C
    【分析】A.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乙醇可以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溶解度增大;
    C.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与化学键相关;
    D.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
    【解答】解:A.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氢键的存在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4个水分子相互作用,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所以水结成冰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与氢键有关,故A正确;
    B.乙醇可以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溶解度增大,所以乙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故B正确;
    C.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与化学键相关,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由上到下减弱,O元素的非金属高于S元素,简单氢化物稳定性:H2O(g)>H2S(g),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
    D.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低,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低,与氢键有关,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键,明确氢键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7.(2024春•海淀区期末)下列物质的变化,破坏的作用主要是范德华力的是( )
    A.干冰的升华B.NaCl溶于水
    C.冰融化成水D.H2O2受热分解
    【答案】A
    【分析】分子晶体的三态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离子晶体熔化或溶于水时破坏了离子键,据此分析。
    【解答】解:A.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克服范德华力,故A正确;
    B.NaCl属于离子晶体,溶于水时破坏离子键,故B错误;
    C.冰属于分子晶体,冰融化成水时破坏了范德华力还有氢键,故C错误;
    D.H2O2受热分解时破坏了化学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的类型和化学键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的区别。
    18.(2024春•天津期末)有下列两组命题
    B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 )
    A.Ⅰ①B.Ⅱ②C.Ⅲ③D.Ⅳ④
    【答案】B
    【分析】一般来说,键能越大,物质的热稳定性越强;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含有氢键的分子之间作用力较强,沸点较高.
    【解答】解:原子半径F<Cl<I,原子半径越大,键长越长,键能越小,
    A.H—F键键能大于H—Cl键键能,HF较稳定,故A错误;
    B.HCl比HI稳定,是由于H—Cl键键能大于H—I键键能,故B正确;
    C.HF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故C错误;
    D.HI相对分子之间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沸点较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键能与物质的热稳定性、相对分子质量与物质的熔沸点之间的关系,掌握规律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9.(2024春•昌平区期末)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A.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小
    B.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乙二醇的沸点比丙醇的高
    D.HF的热稳定性强于HCl
    【答案】D
    【分析】A.冰中的氢键比液态水中的强,使得水分子排列得更规则,但空间利用率降低;
    B.乙醇可以和水分子形成氢键,使其溶解度增大;
    C.乙二醇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比丙醇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多;
    D.HF的热稳定性强于HCl与氢键无关。
    【解答】解:A.冰中一个水分子与周围四个水分以分子间氢键形成四面体结构,中间有空隙,因此密度比水小,与氢键有关,故A错误;
    B.乙醇能和水分子形成氢键,故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故B错误;
    C.乙二醇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比丙醇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多,故乙二醇的沸点比丙醇的高,与氢键有关,故C错误;
    D.HF的热稳定性强于HCl与氢键无关,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氢键及氢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明确氢键的形成及其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影响是解答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与氢键无关。
    20.(2024春•哈尔滨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固之外,还有玻璃态。玻璃态水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一种无定形状态,其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玻璃态水中也存在范德华力与氢键
    B.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C.玻璃态中水分子间距离比普通液态水中分子间距离大
    D.玻璃态水中氧原子为sp2杂化
    【答案】A
    【分析】A.普通水变成玻璃态水属于物理过程;
    B.玻璃态水属于无定形物质,不存在晶体结构;
    C.由题干信息可知,玻璃态水“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知,则两种状态的水中分子间距离相同;
    D.水分子中中心原子O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
    【解答】解:A.普通水变成玻璃态水属于物理过程,水的分子组成不变,故玻璃态水中也存在范德华力与氢键,故A正确;
    B.玻璃态水属于无定形物质,不存在晶体结构,不是分子晶体,故B错误;
    C.玻璃态水“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知,则两种状态的水中分子间距离相同,故C错误;
    D.水分子中中心原子O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故氧原子均为sp3杂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化学键的类型,题目比较简单。
    21.(2024春•哈尔滨期末)下列有关晶体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熔点: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B.沸点:NH3>H2O>HF
    C.硬度:白磷>冰>二氧化硅
    D.熔点:SiI4>SiBr4>SiCl4
    【答案】D
    【分析】A.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均为共价晶体,共价键的键长越长,晶体的熔点越低;
    B.NH3、H2O、HF三者的分子间均存在氢键,但水分子间的氢键最多;
    C.二氧化硅是共价晶体,白磷和冰均为分子晶体;
    D.三者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
    【解答】解:A.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都是共价晶体,在共价晶体中,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越高,由于键能:C﹣C键>C﹣Si键>Si﹣Si键,故三种晶体中熔点最高的是金刚石,熔点最低的是晶体硅,故A错误;
    B.NH3、H2O、HF三者的分子间均存在氢键,但水分子间的氢键最多,常温常压下水为液体,故水的沸点最高,故B错误;
    C.二氧化硅是共价晶体,硬度大,白磷和冰都是分子晶体,硬度较小,故C错误;
    D.卤化硅为分子晶体,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相似,分子间不存在氢健,故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点越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类型的判断以及物质熔沸点、硬度的比较,比较时,先判断晶体的类型,难度不大。
    22.(2024•湖北二模)SiCl4和NCl3以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两者的水解机理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Cl4的极性大于NCl3
    B.SiCl4和NCl3的水解反应机理不相同
    C.SiCl4较CCl4更难水解
    D.NHCl2能与H2O形成氢键,Si(OH)Cl3不能与H2O形成氢键
    【答案】B
    【分析】A.四氯化硅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结构对称的正四面体形,属于非极性分子,三氯化氮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结构不对称的三角锥形,属于极性分子;
    B.三氯化氮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氨分子,而四氯化硅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原硅酸和氯化氢;
    C.硅元素的电负性小于碳元素,硅氯键的极性小于碳氯键;
    D.Si(OH)Cl3分子中含有的羟基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解答】解:A.三氯化氮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结构不对称的三角锥形,属于极性分子,四氯化硅分子中硅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结构对称的正四面体形,属于非极性分子,所以四氯化硅的极性小于三氯化氮,故A错误;
    B.三氯化氮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氨分子,而四氯化硅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原硅酸和氯化氢,所以两者的水解反应机理不相同,故B正确;
    C.硅元素的电负性小于碳元素,硅氯键的极性小于碳氯键,所以四氯化硅比四氯化碳更容易水解,故C错误;
    D.Si(OH)Cl3分子中含有的羟基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学生分子性质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23.(2024•东西湖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正确且可以用氢键解释的是( )
    A.H2可以作为还原剂冶炼铁、铜等金属
    B.雪花为晶体,且呈现六边形形态
    C.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小于苯
    D.NaH的熔点高于金属Na
    【答案】B
    【分析】A.氢气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金属氧化物冶炼金属;
    B.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C.吡啶能与H2O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吡啶和H2O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而苯为非极性分子;
    D.氢离子半径小于钠,NaH为离子化合物。
    【解答】解:A.H2可以作为还原剂冶炼铁、铜等金属,是氢气的还原性,与氢键无关,故A错误;
    B.水分子中形成氢键,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雪花为晶体,且呈现六边形形态,和氢键形成有关,故B正确;
    C.苯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水分子为极性分子,吡啶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苯难溶于水,吡啶易溶于水,且吡啶中氮原子电负性大,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导致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苯,故C错误;
    D.NaH是离子晶体,熔点高于金属Na,和氢键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分析判断,主要是氢键形成和物质性质的关系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24.(2024•湖北模拟)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超分子的重要特征是分子识别和自组装
    C.构造原理呈现的能级交错源于光谱学事实
    D.氢键(X—H…Y)三原子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答案】A
    【分析】A.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
    B.超分子通常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确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
    C.构造原理是以光谱学事实为基础的;
    D.氢键结合的通式,可用X﹣H…Y表示,式中X和Y代表F、O、N等电负性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原子;X和Y可以是两种相同的元素,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元素,但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含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移动的电子,不存在阴离子,故A错误;
    B.超分子通常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具有分子识别与自组装的特征,故B正确;
    C.以光谱学事实为基础,从氢开始,随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称为构造原理,故C正确;
    D.氢键结合的通式,可用X﹣H…Y表示,式中X和Y代表F、O、N等电负性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原子;X和Y可以是两种相同的元素,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元素,但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如HF中的氢键为锯齿折线,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氢键、超分子、晶体及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25.(2024春•东城区校级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A.水的分解温度高于硫化氢
    B.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C.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大于18
    D.在冰的晶体中,每个水分子周围只有4个紧邻的水分子
    【答案】A
    【分析】A.H—O的键能大于H—S键的键能,故水分子更稳定;
    B.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熔沸点降低,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其熔沸点升高;
    C.水蒸气中,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了二聚或多聚体,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在冰的晶体中,每个水分子周围通过氢键,连接4个水分子。
    【解答】解:A.水的分解温度高于硫化氢,与共价键的键能有关,不能用氢键解释,故A正确;
    B.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熔沸点降低,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其熔沸点升高,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与氢键有关,能用氢键解释,故B错误;
    C.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大于18,是因为水蒸气中,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了二聚或多聚体,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能用氢键解释,故C错误;
    D.在冰的晶体中,每个水分子周围通过氢键,连接4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且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能用氢键解释,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氢键的相关知识,同时考查分子稳定性与键能的关系,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11/6 23:28:02;用户:组卷48;邮箱:zyb048@xyh.cm;学号:41419011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酸性强弱:三氟乙酸三氯乙酸
    F与Cl的电负性差异
    B
    熔点:CS2>CO2
    分子间范德华力强弱
    C
    稳定性:H2O>H2S
    分子间有无氢键
    D
    冠醚18﹣冠﹣6能够与K+形成超分子,却不能与Li+形成超分子
    该冠醚空腔的直径与K+的直径相当,与Li+的直径不匹配
    选项
    微观结构或现象
    性质
    A
    SCN﹣中S和N均具有孤电子对
    S和N均可以作为配位原子
    B
    杯酚分离C70和C60
    体现超分子的自组装
    C
    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双分子层头向外,尾向内排列
    D
    F﹣可以和HF形成氢键缔合成F﹣(HF)n
    HF的浓溶液酸性增强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熔点:AlF3>AlCl3
    均存在离子键,且强度:AlF3>AlCl3
    B
    酸性:HCOOH>CH3COOH
    O—H的极性:HCOOH强于CH3COOH
    C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O
    CO2为非极性分子,CO为极性分子
    D
    热稳定性:HF大于HCl
    HF分子间存在氢键,HCl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A组
    B组
    Ⅰ.H—F键键能小于H—Cl键键能
    ①HCl比HF稳定
    Ⅱ.H—I键键能小于H—Cl键键能
    ②HCl比HI稳定
    Ⅲ.HCl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F分子间作用力
    ③HCl沸点比HF高
    Ⅳ.HI分子间作用力小于HCl分子间作用力
    ④HI沸点比HCl低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酸性强弱:三氟乙酸三氯乙酸
    F与Cl的电负性差异
    B
    熔点:CS2>CO2
    分子间范德华力强弱
    C
    稳定性:H2O>H2S
    分子间有无氢键
    D
    冠醚18﹣冠﹣6能够与K+形成超分子,却不能与Li+形成超分子
    该冠醚空腔的直径与K+的直径相当,与Li+的直径不匹配
    选项
    微观结构或现象
    性质
    A
    SCN﹣中S和N均具有孤电子对
    S和N均可以作为配位原子
    B
    杯酚分离C70和C60
    体现超分子的自组装
    C
    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双分子层头向外,尾向内排列
    D
    F﹣可以和HF形成氢键缔合成F﹣(HF)n
    HF的浓溶液酸性增强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熔点:AlF3>AlCl3
    均存在离子键,且强度:AlF3>AlCl3
    B
    酸性:HCOOH>CH3COOH
    O—H的极性:HCOOH强于CH3COOH
    C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O
    CO2为非极性分子,CO为极性分子
    D
    热稳定性:HF大于HCl
    HF分子间存在氢键,HCl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A组
    B组
    Ⅰ.H—F键键能小于H—Cl键键能
    ①HCl比HF稳定
    Ⅱ.H—I键键能小于H—Cl键键能
    ②HCl比HI稳定
    Ⅲ.HCl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F分子间作用力
    ③HCl沸点比HF高
    Ⅳ.HI分子间作用力小于HCl分子间作用力
    ④HI沸点比HCl低

    相关试卷

    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Word版附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化学反应机理的探究(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化学反应机理的探究(Word版附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烯烃进行加成反应的一种机理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化学反应与电能(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考点篇试题 化学反应与电能(Word版附解析),共35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