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安徽桐城被誉为“中国文都”,六尺巷张吴礼让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梦溪笔谈》“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
D. 《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答案】C
【解析】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炬燃烧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火药爆炸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涉及CaCO3与Ca(HCO3)2的转化,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
D.HgS受热分解产生Hg、S,反应产生的Hg、S在室温下又重新化合,反应产生HgS。在上述物质分解
反应及化合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两个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2.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纳米分子药物运输车”的结构如图所示,可人为从外部利用磁性将其引导至所需位置,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纳米分子药物运输车”属于混合物
B. 溶于盐酸生成2种可溶性盐
C. 属于酸性氧化物
D. 该物质分散到水中得到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纳米分子药物运输车”包含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药物,有机物外壳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选项正确;
B.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两种可溶性盐,B选项正确;
C.能和碱反应生成一种硅酸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选项正确;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而题目中直径为200nm,分散到水中无法得到胶体,D选项错误;
故选D。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是
A. 0.1 ml/L氨水:、、、
B. 0.1 ml/LNaCl溶液:、、、
C 0.1 ml/LNaClO溶液:、、、
D. 0.1 ml/LHCl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 0.1 ml/L氨水中,NH3·H2O与Al3+会反应产生Al(OH)3沉淀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0.1 ml/LNaCl溶液中含有大量Na+、Cl-,Na+、Cl-与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
C.在0.1 ml/LNaClO溶液中含有大量ClO-,ClO-与H+、Fe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lO-与H+、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在0.1 ml/LHCl溶液中含有大量H+,H+与会反应产生H2O、CO2,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4. 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某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B. Pb被氧化,PbO2被还原
C. PbO2的氧化性大于PbSO4D. Pb的还原性大于Pb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为PbO2,还原剂为Pb,根据反应转化关系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但由于PbO2的摩尔质量大于Pb,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大于1:1,A错误;
B.在该反应中Pb为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为PbSO4;PbO2为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为PbSO4,B正确;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由于该反应中PbO2为氧化剂,PbSO4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PbO2>PbSO4,C正确;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由于该反应中Pb为还原剂,PbO2为氧化剂,所以还原性:Pb>PbO2,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5. 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新制氯水中含有HCl、HClO,其中含有的HCl与NaHCO3反应产生NaCl、H2O、CO2,而HClO与NaHCO3不反应,因此该实验不能用于比较HClO与H2CO3的酸性强弱,A错误;
B.盐酸与Zn反应产生ZnCl2、H2,但H2在点燃之前必须验纯,否则会发生爆炸,B错误;
C.向40 mL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5-6 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就制取得到Fe(OH)3胶体,C正确;
D.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收集Cl2时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是化工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其工艺流程严格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原理。某探究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HClO与H2CO3的酸性强弱
B.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C.制备Fe(OH)3胶体
D.收集Cl2
A. “滤渣”中不可能含银
B. 氧化性:Cu2+>Fe2+
C. 向“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
D. “有气体产生”的反应为Cu+2H+=Cu2++H2↑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元素的活动性:Fe>H>Cu>Ag,排在H前面的金属能够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排在前边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其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向Cu(NO3)2溶液中加入Fe粉、Ag粉的混合物,发生反应:Fe+Cu(NO3)2=Cu+Fe(NO3)2,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加入滤渣中含Fe粉,发生反应:Fe+2HCl=FeCl2+H2↑,因此滤渣中含有Fe、Cu、Ag,滤液为Fe(NO3)2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向滤渣中加入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说明滤渣中含有铁粉,Fe过量,将Cu(NO3)2溶液中的Cu全部置换出来,而Ag不反应,因此上述“滤渣”中含有金属银,A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活动性:Fe>Cu,因此向加入Cu(NO3)2溶液中加入Fe粉、Ag粉的混合物,发生反应:Fe+Cu(NO3)2=Cu+Fe(NO3)2,在该反应中Cu(NO3)2为氧化剂,Fe(NO3)2为氧化产物,由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u2+>Fe2+,B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滤液成分为Fe(NO3)2,向“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二者反应产生Fe(OH)2白色沉淀,但该物质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OH)3,发生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会看到首先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因此不能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有气体产生”的反应为:Fe+2HCl=FeCl2+H2↑,其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7. 变化观念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变化观念”。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与O2在室温下反应产生Na2O,Na2O与CO2反应产生Na2CO3,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反应产生NaHCO3,NaHCO3与足量Ca(OH)2反应,可以产生NaOH,因此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A正确;
B.HClO不稳定,光照分解产生HCl、O2,不能直接反应产生Cl2,因此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B错误;
C.Al与O2加热反应产生Al2O3,但难溶于水,不能直接与水反应产生Al(OH)3,因此上述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C错误;
D.Zn的活动性比Fe强,Zn可以与FeSO4发生置换反应产生Fe单质,但Fe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生Fe3O4和H2,而不是反应产生Fe2O3,因此上述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氯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反应制取;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法制备,也可用Deacn催化氧化法制备。Deacn催化氧化法的一种催化机理如图所示,是将工业副产物HCl制成,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氨气可以检验管道是否发生泄漏,遇泄漏时会产生白烟,生成和;可将含的碱性废水转化为无毒无害的两种气体和。
8. Deacn催化氧化法将工业副产物HCl制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X为,是氧化产物,Z为,作氧化剂
B. 新制氯水呈淡黄绿色,是因为氯水中溶解了未反应的
C. 在反应过程中铜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 利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0.2mlNaClO,需要消耗
9. 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与N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B. 次氯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
C. 浓氨水检验泄漏的产生白烟:
D. 处理含的碱性废水:
【答案】8. D 9. D
【解析】
【8题详解】
A.根据图示,CuCl和Z反应生成Cu2OCl2,则Z为,且氧元素价态由0价变为-2价,做氧化剂;CuCl2分解产生X和CuCl,则X为,且氯元素价态由-1价变为0价,是氧化产物,A选项正确;
B.为黄绿色气体,氯水中溶解了未反应的呈淡黄绿色,B选项正确;
C.CuCl中铜元素化合价为+1价,CuCl2中铜元素化合价为+2价,在反应过程中铜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C选项正确;
D.题目未指出标况,气体体积无法计算,D选项错误;
故选D。
【9题详解】
A.与N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A选项正确;
B.次氯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配平方程式:,B选项正确;
C.浓氨水检验泄漏的产生白烟,生成和,氮元素由NH3中的-3价升为中的0价,生成一个氮气转移6个电子,氯元素由氯气中的0价降为中的-1价,反应一个氯气转移2个电子,因此和的系数比为3:1,再根据原子守恒,可配平得到方程式:,C选项正确;
D.Cl2处理含氰碱性废水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2CN-+8OH-=10Cl-+N2↑+4H2O+2CO2↑,D选项错误;
故选D。
10.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可用于皮肤、口腔及医疗器械等的消毒。以为原料制取少量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熔融”时应将和混合后加热
B. “歧化”时被氧化,起还原剂作用
C. “歧化”时若消耗,则转移电子数目为
D. “结晶”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答案】C
【解析】
【分析】氯酸钾在碱性条件下将二氧化锰氧化成锰酸钾,自身被还原形成氯离子,溶解后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锰酸根、氯离子和钾离子,通入二氧化碳锰酸钾发生自身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过滤除去二氧化锰固体,再经蒸发结晶得到高锰酸钾固体。
【详解】A.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生成氧气,“熔融”时应先加入KOH,再将和混合后加热,A错误;
B.“歧化”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起酸化作用,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
C.“歧化”的方程式为:,则3ml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消耗,即0.3ml则转移电子数目为,C正确;
D.高锰酸钾受热易分解,当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析出紫黑色晶体,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钠在水溶液中不能置换铜,无红色固体生成,故A错误;
B.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和NaOH,NaOH溶液呈碱性,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所以溶液先变蓝色后褪色,故B错误;
C.等浓度盐酸和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等,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更大,产生气泡更快,不能表明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碳酸氢钠>碳酸钠,故C错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钠块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有红色固体生成
Na的还原性比Cu强
B
将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和NaOH
C
向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分别滴加等浓度盐酸和硫酸溶液
后者产生气泡快
表明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碳酸氢钠>碳酸钠
D
将干燥的氯气分别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潮湿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D.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有色布条,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干燥的氯气通过湿润有色布条,湿润有色布条褪色,证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D正确;
故答案为:D。
12. 碳酸亚铁在药物合成中主要作为补血剂的原料,在工业废水处理、造纸工业以及环保领域中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一种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坩埚中加热可得到FeO
B. 装置中现用现制,可防止被氧化
C. 配制溶液所用的蒸馏水需要先加热煮进后迅速冷却
D. 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和,关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坩埚中加热,Fe2+易被空气氧化为Fe3+,无法得到FeO,A选项错误;
B.中的Fe2+易被空气氧化为Fe3+,因此需要现用现制,B选项正确;
C.为了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氧气,配制溶液所用的蒸馏水需要先加热煮沸后迅速冷却,C选项正确;
D.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和,关闭,其目的是将稀硫酸滴入烧瓶与铁屑反应,利用生成的氢气排出装置内原有的空气,防止Fe2+被氧化;一段时间后关闭和,打开,利用产生的氢气把FeSO4溶液压入到三颈烧瓶中,使得FeSO4与碳酸钠溶液反应,D选项正确;
故选A。
13. 如图是氯及其化合物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与Ca(OH)2溶液反应制备漂白粉B. a、g、h属于电解质
C. d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D. f需要避光密封保存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氯及其化合物的部分“价-类”二维图,可知:a是HCl,b是Cl2,c是Cl2O,d是ClO2,e是Cl2O7,f是HClO,g是次氯酸盐,h是氯酸盐,结合物质的结构及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是Cl2,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而不是与Ca(OH)2溶液反应制取,A错误;
B.a是HCl,酸属于电解质;g是次氯酸盐,h是氯酸盐,盐也都是电解质,故上述三种物质都是电解质,B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是ClO2,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而失去其生理活性,因此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C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是HClO,该物质不稳定,光照会分解产生HCl、O2,因此HClO需要避光密封保存,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14. 有一包氧化铜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样品64g,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两份并进行以下探究。实验结束后在溶液E中加入足量铁粉,发现只有气泡产生,固体D的质量为8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固体B为混合物,质量为25g
B. 气体C为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含
C. 固体D为纯净物,不含铁
D. 无色气体F为,标准状况下体积为7L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亚铁和氧化铜中加入稀盐酸,氧化亚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由于盐酸过量,因此溶液A中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氢,氧化亚铁和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铁和二氧化碳,则气体C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固体B是铁和铜,溶液A和固体B混合,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实验结束后在溶液E中加入铁粉,发现只有气泡产生,则溶液A和固体B反应时,氯化铜反应完全,固体D是铜,溶液E是氯化氢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无色气体F是氢气,据此分析。
【详解】A.据以上分析可知,固体B是铁和铜,固体D是铜,固体D的质量为8克,即原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为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变,则氧化铜的质量为,氧化亚铁,铁元素质量为,因将样品平均分为甲、乙两份,所以固体B中m(Cu)=、m(Fe)=,即质量为4+21=25g,A正确;
B.据以上分析可知,气体C为CO和CO2混合气体,由于原固体是均分的,因此乙中含有=5g氧化铜,氧化亚铁,设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与氧化亚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b,CuO+COCu+CO2,,,解得a=2.75g,FeO+CO Fe+CO2,,,解得b=16.5g,则气体C中含有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75g+16.5g=19.25g,标准状况下含,B错误;
C.据以上分析可知,固体D是铜,即固体D为纯净物,不含铁,故C正确;
D.据以上分析可知,无色气体F为,原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64g-10g)××100%=42g,则平分后乙中铁元素的质量为21g,由分析可知,原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为8g,则平分后甲中含有4g铜元素,设固体B中的铁与溶液A中的氯化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则有Fe+CuCl2=FeCl2+Cu,
,,解得x=3.5g,设固体B中的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Fe+2HCl=FeCl2+H2↑,,,解得y=0.625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可用于生产聚合硫酸铁。以钕铁硼二次废渣(主要含Fe2O3、Fe3O4等)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进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减压过滤是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装置如图所示,与普通过滤相比,该实验使用该装置进行过滤的优点是_______。
(2)将“滤渣”返回“酸浸”工序,其目的是_______;“酸浸”选择硫酸,不能选择稀盐酸,理由是_______。
(3)“酸浸”时,Fe3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酸浸”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3+、Fe2+,证明溶液中存在Fe3+、Fe2+,所用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
(5)“重结晶”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1) ①. 漏斗、玻璃棒 ②. 固、液分离更快、更彻底(或过滤速度更快,使得到的固体水分少)
(2) ①. 提高铁元素浸出率 ②. 混入了杂质Cl-,不能使废渣中铁元素直接一步反应得到相应的硫酸铁、硫酸亚铁,降低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纯度
(3)Fe3O4+8H+=2Fe3++Fe2++4H2O
(4) ①. KSCN ②. 酸性KMnO4溶液或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5)提高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纯度
【解析】
【分析】钕铁硼二次废渣(主要含Fe2O3、Fe3O4等)用足量稀H2SO4进行酸浸,反应得到含有FeSO4、Fe2(SO4)3溶液,然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将滤渣再次进行酸浸,使废渣中含的Fe2O3、Fe3O4充分被溶解,以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然后将滤液合并,向其中加入足量Fe单质,发生反应:Fe2(SO4)3+Fe=3FeSO4,使Fe3+被还原为Fe2+,然后将FeSO4溶液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获得FeSO4·7H2O,再将得到的FeSO4·7H2O进行重结晶,就获得纯度更高的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
【小问1详解】
在实验室进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减压过滤是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与普通过滤相比,该实验使用该装置进行过滤的优点是:使固、液分离更快、更彻底,并且过滤速度快,得到的固体中水分少;
【小问2详解】
将“滤渣”返回“酸浸”工序,其目的是使固体残渣中Fe2O3、Fe3O4充分溶解变为FeSO4、Fe2(SO4)3进入溶液,以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
该实验目的是制取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用硫酸酸浸,可以使Fe2O3、Fe3O4转化为Fe2(SO4)3、FeSO4溶液,因此应该使用硫酸进行酸浸,使铁元素转化为可溶性铁盐、亚铁盐;若使用稀盐酸酸浸,得到的是FeCl3、FeCl2,使溶液中混入了Cl-,这样不能使铁元素一步反应制得相应的铁盐、亚铁盐;
【小问3详解】
“酸浸”时Fe3O4与硫酸反应产生Fe2(SO4)3、FeSO4、H2O,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2O;
【小问4详解】
Fe3+遇KSCN溶液变红色,因此可以使用KSCN溶液检验Fe3+;
Fe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Fe3+,酸性KMnO4溶液被还原为无色Mn2+,因此看到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故可以使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2+的存在;Fe2+可与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故也可以使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2+的存在;
【小问5详解】
“重结晶”的目的提高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纯度。
16. 侯德榜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侯氏制碱法”将制碱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赢得了国际化工届的高度评价。某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进一步处理得到产品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下列实验操作没有涉及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2)除去食盐水中的、、杂质,需要选择三种试剂,且三种试剂均需过量。
①除去时,选择的含钡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填一种)。
②以下滴加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过滤后加适量盐酸,再蒸发浓缩得到饱和食盐水。
(3)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会析出固体,理由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①
②
③
A
含钡试剂
NaOH
B
NaOH
含钡试剂
C
含钡试剂
NaOH
A处盛放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试管C中现象为_______。
【答案】(1)B (2) ①. BaCl2 ②. A
(3) ①. 碳酸氢钠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所以溶液中晶体会首先析出 ②.
(4) ①. 碳酸钠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分析】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得到饱和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和母液。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得到纯碱,母液中加入氯化钠粉末,分离得到食盐水和氯化铵。
【小问1详解】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制取纯碱,涉及用坩埚,A不符合题意,B是实验室蒸馏所需的装置,侯氏制碱法中不涉及蒸馏,B符合题意,C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可制备得到碳酸氢钠晶体,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小问2详解】
①除去时,为了避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阴离子选择氯离子,因此选择的含钡试剂的化学式为BaCl2;故答案为:BaCl2;
②题中所给NaOH是为了除去铁离子,NaOH试剂滴加顺序不影响除杂效果;此外为了除去,需要加入过量的BaCl2,而为了除去过量的钡离子,需要加入过量的碳酸根离子;因此需要先加入BaCl2再加入,过滤后再用盐酸除去多余的碳酸根离子以及氢氧根离子,故答案为A;
【小问3详解】
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会析出固体,理由是:碳酸氢钠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所以溶液中晶体会首先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问4详解】
实验中将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B中,小试管的温度更低,能证明碳酸氢钠在较低的温度下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由此证明碳酸氢钠不如碳酸钠稳定;故A处盛放试剂的化学式为:碳酸钠;试管C中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睛】本题以侯氏制碱法为依托,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关性质进行综合考察。
17. 氯及其化合物、等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
I.已知:的熔点为-59.5℃,沸点为11℃,易溶于水。实验室利用干燥纯净的与反应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制取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C中试剂b为_______,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E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
II.“84消毒液”具有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已知某市售“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4)该“84消毒液”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使用该“84消毒液”需要先进行稀释,现在实验室利用该“84消毒液”稀释配制成250mL溶液。在量取该消毒液时宜选用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填字母)。
A.5mL B.10mL C.50mL
【答案】(1) (2) ①. 除去HCl杂质 ②. 浓硫酸 ③.
(3)分离提纯
(4)4.0 (5)B
【解析】
【分析】利用A装置通过反应:制取Cl2,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氯气中混有HCl,先用装置B除去HCl杂质,试剂a为饱和食盐水,装置C干燥氯气,试剂b为浓硫酸,装置D用Cl2和NaClO2反应生成ClO2,装置E为收集ClO2,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氯化氢被氧化失电子,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氯气中混有HCl,需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杂质,装置B作用是除去HCl杂质;经过B装置后氯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应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所以试剂b是浓硫酸;装置D用Cl2和NaClO2反应生成ClO2,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的熔点为-59.5℃,沸点为11℃,装置E置于冰水浴中可将冷却液化,从气体中分离提纯出来;
【小问4详解】
该“84消毒液”有效成分次氯酸钠质量为,则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小问5详解】
配制成250mL溶液,需要次氯酸钠物质的量为0.25L×0.15ml/L=0.0375ml,该“84消毒液”需要,所以在量取该消毒液时宜选用量筒的规格为10mL,故选
B。
18. 某科研小组配制的溶液并探究其与金属钠的反应。
【配制溶液】
(1)在实验室配制的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___。实验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_______。
(2)下列操作导致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偏低的是_______。
a.砝码生锈
b.天平称量时固体和砝码位置颠倒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配制前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
e.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定容
【探究颜色】
取适量0.12的溶液于烧杯中,加入一颗绿豆大小的钠,剧烈反应,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浅绿色为溶液中的颜色)。
(3)钠与溶液反应后溶液变为浅绿色,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1:生成的使溶液变为浅绿色。
猜想2:生成的NaOH使溶液变为浅绿色。
①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圆底烧瓶中的实验现象为钠块浮在溶液的表面,_______,同时观察到圆底烧瓶内溶液变为浅绿色,广口瓶内溶液颜色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变化,证明猜想1错误。
②乙同学取适量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发现溶液变为浅绿色并有气体
产生,证明猜想2正确,该气体名称为_______。
【答案】(1) ①. 9.5 ②.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 ①. ac ②. be
(3) ①. 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向四周作不规则的游动 ②. 无 ③. 氧气
【解析】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若猜想1错误,圆底烧瓶中钠与KMnO4溶液反应,溶液变为浅绿色,广口瓶内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若猜想2正确,则滴加NaOH溶液于适量的溶液中,溶液会变为浅绿色,即被还原为,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小问1详解】
配制的溶液,应用500mL容量瓶配制,需要溶质的质量为:m=cVM=0.5L×0.12ml/L×158g/ml=9.5g;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可知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量筒和胶头滴管,缺少的玻璃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小问2详解】
a.砝码生锈,则固体质量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
b.天平称量9.5g固体时,固体和砝码位置颠倒,则固体质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
d.配制前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不影响溶质的量和溶液体积,即不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e.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定容,会使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所以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ac;偏低的是be;
【小问3详解】
①若猜想1错误,圆底烧瓶中钠与KMnO4溶液反应,钠浮在溶液的表面,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向四周作不规则的游动,同时观察到圆底烧瓶内溶液变为浅绿色,广口瓶内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即生成的不能使溶液变为浅绿色;
②若猜想2正确,则滴加NaOH溶液于适量的溶液中,溶液会变为浅绿色,即被还原为,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产生的气体名称为氧
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吉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吉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 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