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自然段,读好长句子,复习词语,填空运用,情境五,复习巩固,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理解“纪念”等词语的意思,会写“豆、叶”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读好长句子。
3.了解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填空运用
1.指名学生读词语。
端午粽 端午节 总会 白白的EQ \* jc2 \* hps12 \\ad(\s\up 11(nuò),糯)米 青青的EQ \* jc2 \* hps12 \\ad(\s\up 11(ruò),箬)竹叶
红红的枣 又EQ \* jc2 \* hps12 \\ad(\s\up 11(nián),黏)又甜 一EQ \* jc2 \* hps12 \\ad(\s\up 11(gǔ),股)清香 中间
2.尝试把刚才读过的词语填入括号中,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一到( ),外婆( )煮( )。粽子是用( )包的,里面裹着( ),( )有一颗( )。煮熟的粽子会飘出( ),吃起来( )。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第1课时学过的词语,以选词填空的方式进行,增加思维含量,把复习词语和回忆课文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情境五:装篮粽子送邻居——学习第三自然段
1.情境导入: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十分好吃,花样也多。(板书:十分好吃、花样多)快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外婆包了哪些粽子,圈一圈。
2.学习第一、二句。
(1)交流,复现“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2)教师出示红豆、红枣的图片,学生认读“红豆、红枣”,读词卡“红豆粽、红枣粽”。
(3)出示“肉”字的字形演变,引导学生认识“肉”,读词卡“鲜肉粽”。
(4)自由朗读第一、二句话。
3.学习第三句话,读好长句子。
(1)指导读好句子: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①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一听他们在哪里做了小小的停顿。
②教师范读,指导正确停顿。
③请学生想象着“我”的心情,读好这句话。
(2)师生合作情境表演。
①教师情境引入:吃完了十分好吃、花样众多的粽子,我们要和外婆说些什么呢?
②师生合作演一演,教师扮演外婆,学生扮演“我”。
4.学生体会心情,读好第三自然段。
三、情境六:外婆给我讲屈原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创设情境:在外婆家过完了端午节,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吃粽子吗?
2.引导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相机指导长句的朗读。
3.引导学生听故事,了解习俗:屈原到底是谁呢?他跟端午节又有什么关系?离开外婆家前,再听一听外婆准备的故事吧!
教师讲故事,故事要点如下: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积极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可是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他反而被免去了官职,流放到偏远的地方。有一年,楚国快要灭亡了,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咬食屈原的身体,就往江里投食物。后来,每逢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就拿着粽子,划着龙船到汨罗江纪念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由来。
4.引导了解“纪念、传说”的意思。
(1)引导学习“纪念”:原来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怀念屈原,用文中的词语来讲就叫作——纪念。人们还在汨罗江旁建造了屈子祠,以此来纪念屈原。
(2)引导学习“传说”:“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件事,是“我”听说的,所以课文用了一个词——“传说”。
(3)学生再读词卡“纪念、传说”。
5.读好第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
通过外婆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知端午的节日文化,了解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心中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
四、复习巩固,课堂练习
1.情境创设:这一趟端午之旅同学们收获颇丰,尝到了美味,学到了知识,老师准备了一些小测试,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2.测试一:想一想,说一说。
(1)仿照例句,选择一个节日,用加点的词说一说。
例句: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预设:一到中秋节,外婆总会买好月饼,盼着我们回去。
一到元宵节,我们全家总会在一起包汤圆、吃汤圆。
(2)交流知道的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
3.测试二:读一读,填一填。
出示词语,学生读一读,并选择词语填空。
传说 十分好吃 带回去 红豆粽 鲜肉粽 红枣粽 纪念
外婆包的粽子不仅( ),而且花样也多。除了( ),还有( )和( )。外婆还教会了我分享,她装了很多粽子让我( )分给邻居吃。端午节吃粽子,( )是为了( )爱国诗人屈原。
4.测试三:学写“豆、叶”。
(1)引导学生观察“豆”,发现是上中下结构。
(2)教师范写“豆”,提示书写要点:“口”写得稍扁一点,“口”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长横要写平、写舒展。
(3)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4)学生自主练写“叶”,同桌互评。
板书设计:
端午粽
十分好吃
红枣粽
花样也多 红豆粽
鲜肉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彩虹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现生字,再读第一,学习第三自然段,读好长句子,交流体会,拓展说话,书写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理论依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你们的生字写得真漂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