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课文 3 9《端午粽》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10051/0-17395055146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课文 3 9《端午粽》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10051/0-17395055146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自然段,读好长句子,情境二,情境三,情境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端、棕”等14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及其由来。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端、棕”等14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米、分”4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一股清香、又黏又甜”等词语的意思;归类积累“青青的箬竹叶、又黏又甜”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读好长句子。
4.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香气和味道。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一:外婆邀请去做客——导课
1.创设情境,学习生字,认识新偏旁。
(1)出示明信片正面(如图),引导观察:猜一猜,这张明信片跟哪个传统节日有关?
随机引导学生认读词卡“端午节、粽子”,学习米字旁、立字旁,注意“米”和“立”做偏旁时笔画的变化。
(2)出示明信片反面(如图),播放外婆的录音(内容为明信片上的话)。
2.想象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认读“总会”,读好带“一”字的短语,读准“一”的变调,强调词语连读。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引导理解心情:这段话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外婆当时的心情?(“盼着”)联系实际理解“盼着”:想一想,外婆会怎么做?怎么说?
(4)想象情境,有感情地朗读。
3.师生合作表演和外婆打电话。
4.导入新课: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外婆家品尝美味的端午粽吧!
5.教师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端午节的节日习俗。
二、情境二:外婆请我吃粽子——感知内容
1.课件出示粽子的图片,创设情境:瞧,外婆端来了刚煮好的三盘粽子,每盘粽子前各有一段话,谁把它读好了,谁就可以吃粽子。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词语连读。
3.学生同桌合作,你读我听,完成学习单:
教师对学生的词语朗读情况进行反馈,先展示全部读对的学生的学习单,再指名读学生圈出的易错词,随机点拨。
教师对学生的句子朗读情况进行反馈,引导学生注意停顿和词语连读。
4.指名三位学生轮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5.小结:咱们闯过了第一关,小朋友们可以品尝美味的粽子了。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词语、句子的朗读能力,扎扎实实把好初读第一关。
三、情境三:跟着外婆包粽子——学习第二自然段
1.情境导入:一下子吃了这么多粽子,让我们消化消化,跟着外婆来学学怎么包粽子吧。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外婆包的粽子样子、香气、味道分别是怎样的?画出句子,圈出关键词。
3.交流学习第一句。
(1)学生交流句子和关键词,随机复现认读“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板书:样子)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感知粽子的样子,并以多种形式朗读句子。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粽子的样子,可以用上“外面、里面、中间”进行介绍。
4.交流学习第二、三句。
(1)情境导入:在外婆的帮助下,小朋友们包的粽子已经出锅啦!咱们赶快去闻一闻、尝一尝吧。
(2)出示红枣粽,指名学生闻香气、尝味道,并随机介绍粽子的香气和味道,引导学生理解“一股清香、又黏又甜”。
(3)男女生合作读第二、三句,注意词语连读,读好长句子。
5.教师扮演外婆,学生扮演“我”,随机指名表演:今天你学会包粽子了吗?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煮熟的粽子又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自读学习,循序渐进,在感知内容的过程中随机积累词语、体会叠词的作用、进行情境表演,学习语言,训练口头表达。
四、情境四:我向外婆展收获——复习巩固
1.情境导入:打扰了外婆一天,我们给外婆展示一下学习的收获吧。
2.引导归类复习词语: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里,外婆总会做(端午粽),粽子外面是(青青的箬竹叶),里面是(白白的糯米),中间是一颗(红红的枣)。煮熟的粽子会散发出(一股清香),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还认识了两个新的偏旁——立字旁、米字旁。
3.书写练习。
(1)指导书写“午、节”。
①引导学生观察2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有长横,长横要写平、写舒展。最后一笔都是竖,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写得又正又直。
不同点:“午”上横短,下横长,“节”相反。教师分别用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表示字形特点。
②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③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2)学生自主观察“米、分”,练习书写,相互点评。
设计意图:
聚焦文本中典型的语言范例,链接生活,迁移运用,提高语用能力。在语境中复习词语,把词语放置于一个语言环境里进行整体识记,提升识记效果。
板书设计:
端午粽
青青的箬竹叶
白白的糯米 样子
端午粽 红红的枣
一股清香 香气
又黏又甜 味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学习生字,感知课文,学习字词,复习巩固,书写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统编版(2024)端午粽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