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13课《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说课稿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13课《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说课稿第1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13课《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说课稿第2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13课《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说课稿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第13课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第13课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是部编 2024 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13 课的内容。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外交流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广泛开展,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这一课,学生能够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的背景、表现和影响,理解对外交流在促进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知晓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史实,如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日本和朝鲜的交流、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及非洲的往来等;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流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如瓷器、丝绸等商品的出口,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科技成果的传播,以及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分析历史史料,如《诸蕃志》《岛夷志略》等文献记载,以及相关地图、图表,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对外交流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运用历史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和比较分析能力,例如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对外交流范围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对外交流在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共同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激发学生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包括港口的兴起、贸易范围的扩大、贸易商品的种类等;宋元时期与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以及其他地区(如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的交流,如文化交流、科技传播、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2.教学难点: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繁荣的原因,分析对外交流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正确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和全面、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对历史充满好奇,经过之前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但他们对于较为抽象的对外交流内容,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国际关系、文化传播等概念理解起来可能存在困难。对于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学生可能对一些著名的海上贸易港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对外交流的具体过程、背后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丰富的历史资料,如故事、图片、数据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培养他们分析对外交流史的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的重点知识,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例如,详细阐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港口的兴衰以及贸易航线的拓展。
    2.史料分析法:展示《诸蕃志》《岛夷志略》等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的贸易数据图表、地图等,让学生通过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讲解宋元时期与东南亚的交流时,展示文献中对当地风土人情和贸易往来的记载,让学生分析交流的内容和影响。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繁荣的原因、对外交流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分组讨论造纸术、印刷术等科技成果传播对世界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4.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如角色扮演宋元时期的商船出海贸易、外国使者来华交流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讲解海上丝绸之路时,模拟商船从港口出发,历经各国进行贸易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对外交流的流程和重要性。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播放一段展现宋元时期港口繁忙景象的视频,视频中呈现商船往来、货物装卸、人员熙攘的画面。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宋元时期是一个怎样的对外交流场景?宋元时期为什么会有如此繁荣的对外交流?由此引出本节课主题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营造生动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的繁荣景象,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30 分钟)
    1.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10 分钟)
    讲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背景,包括宋元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高度繁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等因素。展示宋元时期的航海图,讲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线,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到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再远至非洲东海岸。介绍宋元时期重要的港口城市,如广州、泉州、明州等,展示这些港口的城市布局图和贸易繁荣的相关资料,分析港口城市兴起的原因和在海上贸易中的重要作用。讲述海上贸易的商品种类,如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传统商品大量出口,同时也进口香料、珠宝、药材等外国商品,展示相关商品的图片,分析贸易商品对中外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展示、史料分析和图片讲解,让学生直观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感受宋元时期对外经济交流的盛况,为后续学习文化和科技交流做铺垫。
    2.与日本、朝鲜的交流(6 分钟)
    展示宋元时期与日本、朝鲜的地理位置关系图,讲解宋元时期与日本、朝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政治上,保持着一定的外交关系,日本和朝鲜派遣使者来华;经济上,贸易往来频繁,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深受日本和朝鲜人民喜爱,同时也从日本、朝鲜进口一些特产;文化上,中国的儒家思想、佛教、科技等对日本和朝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日本的茶道文化就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朝鲜的科举制度也借鉴了中国的模式。讲述日本、朝鲜的留学生和僧人来华学习的故事,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物图片,如日本僧人来华携带的经卷、朝鲜留学生的著作等,分析文化交流对两国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展示和故事讲述,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与日本、朝鲜的交流情况,感受文化传播的力量,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3.与其他地区的交流(8 分钟)
    展示宋元时期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的交流路线图,讲解宋元时期与这些地区的交流情况。在东南亚,中国与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如中国的农业技术、建筑技术等在东南亚得到推广;在南亚,佛教文化的交流频繁,中国的僧人前往印度取经,印度的佛教艺术也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在西亚,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西亚,同时也吸收了西亚的一些文化元素,如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知识传入中国;在非洲,中国与非洲东海岸的国家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瓷器在非洲备受欢迎,展示相关的考古发现图片,证明中国与非洲的交流。分析这些交流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展示和资料分析,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与其他地区广泛的交流,认识到中国在世界文明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4.科技与文化的传播(6 分钟)
    讲解宋元时期中国科技成果的对外传播,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传入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展示这些科技成果传播的路线图,分析科技传播对世界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如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火药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和军事格局。讲述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如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知识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科学文化知识,展示相关的文献记载,分析外来文化在中国的融合和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路线图展示和文献分析,让学生理解科技与文化传播在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体会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小组讨论(10 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主题为 “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繁荣的原因及对当今中国对外开放的启示” 和 “如果没有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世界历史会如何发展”。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和质疑。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等多个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的历史影响,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日本和朝鲜的交流、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以及科技与文化的传播等,强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繁荣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对外交流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重点内容的记忆,强化学生对历史事件内在联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布置作业(2 分钟)
    1.以 “宋元时期对外交流对我的启示” 为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结合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看法。
    2.收集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相关的文物资料或历史故事,制作一份手抄报,下节课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文化。
    五、说板书设计
    采用提纲式板书设计,将本节课主要内容分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日本和朝鲜的交流、与其他地区的交流、科技与文化的传播四个板块。每个板块下细分具体知识点,如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下包括航线、港口、贸易商品等;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下包括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的交流情况等。这样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晰,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对于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如对外交流繁荣的原因、文化传播的影响等,要进行详细讲解和引导。在小组讨论环节,加强对小组讨论的组织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避免个别学生主导讨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表独特见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能深入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的历史,认识到对外交流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2024)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