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检测卷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检测卷第1页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检测卷第2页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检测卷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13课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13课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B.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
    C.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繁荣
    2.宋朝时期,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西域都护府
    3.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这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A.没有影响
    B.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C.阻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D.使海上丝绸之路转移到北方
    4.元朝时期,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 )
    A.五六十个
    B.一百多个
    C.两百多个
    D.三百多个
    5.宋元时期,中国的商船最远到达( )
    A.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B.欧洲
    C.美洲
    D.大洋洲
    6.下列关于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泉州
    B.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等
    C.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D.海上丝绸之路在元朝时期走向衰落
    7.宋元时期,对外交流频繁,其中著名的航海家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汪大渊
    8.汪大渊两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 )
    A.红海沿岸
    B.非洲东海岸
    C.欧洲
    D.美洲
    9.汪大渊将自己的航海经历和见闻写成的著作是( )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岛夷志略》
    D.《马可•波罗行纪》
    10.宋元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在一些重要港口设立的供外国商人居住的区域是( )
    A.蕃坊
    B.市舶司
    C.榷场
    D.互市
    11.宋朝时期,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中,位于东南亚的不包括( )
    A.占城
    B.真腊
    C.大食
    D.暹罗
    12.元朝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他在中国生活了( )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13.马可•波罗回国后,口述的《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B.促进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
    C.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D.使欧洲人开始了解中国
    14.宋元时期,中国的科技发明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C.使欧洲的科技水平超过中国
    D.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15.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设立市舶司
    B.对海外贸易实行优惠政策
    C.派使臣出海招徕外商
    D.禁止民间海外贸易
    16.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制定市舶法则
    B.设立市舶司
    C.对海外贸易进行征税
    D.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17.宋元时期,中国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出口到海外,其中最受外国人喜爱的瓷器产地是( )
    A.景德镇
    B.开封
    C.杭州
    D.苏州
    18.下列关于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交流主要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的
    B.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交流只局限于经济领域
    C.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交流导致了中国文化的西化
    19.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大渊出海远航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宋朝设立市舶司④元朝制定市舶法则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20.宋元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不包括( )
    A.范围广,涉及亚非欧等多个地区
    B.以官方交流为主,民间交流很少
    C.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相结合
    D.海上交流成为主要的交流方式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材料二:“自泉州顺风二昼夜可至。……其地土沃,田宜谷稻,产五穀,故谓之五穀。”
    ——汪大渊《岛夷志略》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为了实施这一政策,宋朝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2)材料二反映了汪大渊的什么经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汪大渊的航海活动对中国对外交流的意义。(1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材料二:“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他在中国看到了许多新奇的事物,如纸币、驿站制度等。”
    材料三:“宋元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科技发明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传播到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元朝的交通状况对对外交流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了解中国的影响。(8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发明对欧洲的影响。(6分)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宋元时期,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等措施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繁荣,为海外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陆上丝绸之路,但不是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的主要原因,且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仍有一定发展。
    2.答案:A
    解析: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澎湖巡检司是元朝管理台湾地区的机构;西域都护府是西汉设立管理西域地区的机构。
    3.答案:B
    解析: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繁荣,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同时南方沿海地区的港口城市发展,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4.答案:C
    解析:元朝时期,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两百多个。
    5.答案:A
    解析:宋元时期,中国的商船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当时尚未到达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6.答案:D
    解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元朝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并非走向衰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主要是泉州;贸易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等;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些表述均正确。
    7.答案:D
    解析:汪大渊是宋元时期著名的航海家,两次出海远航,留下了航海记录。张骞是西汉时期出使西域的使者;玄奘是唐朝时期西行天竺取经的高僧;鉴真是唐朝时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的高僧。
    8.答案:B
    解析:汪大渊两次出海远航,足迹遍及亚、非两洲,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9.答案:C
    解析:汪大渊将自己的航海经历和见闻写成《岛夷志略》,是研究古代中外交通史的重要文献。《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口述,弟子记录的关于天竺的见闻;《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神话小说;《马可・波罗行纪》是马可・波罗口述,由他人记录的关于中国等东方国家的见闻。
    10.答案:A
    解析:宋元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在一些重要港口设立蕃坊,供外国商人居住。市舶司是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榷场是宋辽等政权在边境设立的贸易场所;互市是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周边各族间,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通称。
    11.答案:C
    解析:占城、真腊、暹罗都位于东南亚地区,与宋朝有贸易往来。大食是古代阿拉伯帝国,位于西亚地区。
    12.答案:B
    解析: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所以是20多年。
    13.答案:D
    解析:《马可・波罗行纪》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促进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欧洲人在马可・波罗来华之前,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已经对中国有一定了解,并非从《马可・波罗行纪》开始。
    14.答案:C
    解析:宋元时期,中国的科技发明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传播到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如火药推动了欧洲武器的变革,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印刷术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欧洲的社会变革提供了条件。但当时欧洲的科技水平并未超过中国。
    15.答案:D
    解析: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对海外贸易实行优惠政策,派使臣出海招徕外商。禁止民间海外贸易不符合宋朝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
    16.答案:D
    解析:元朝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制定市舶法则,设立市舶司,对海外贸易进行征税。元朝并没有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其海外贸易较为活跃。
    17.答案:A
    解析: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其瓷器制作精美,在海外深受欢迎。开封、杭州、苏州并非以瓷器产地闻名。
    18.答案:C
    解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达,中国的对外交流主要通过海上进行,A错误;对外交流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有文化等方面的交流,B错误;中国的对外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C正确;中国文化并未西化,而是在交流中传播了中国文化,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D错误。
    19.答案:B
    解析:宋朝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1271年马可・波罗来华;汪大渊在元朝时期出海远航;元朝制定市舶法则。所以顺序为③②①④。
    20.答案:B
    解析:宋元时期对外交流范围广,涉及亚非欧等多个地区;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如中国的科技发明传播到欧洲,同时也引进了外国的文化等;海上交流成为主要的交流方式,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宋元时期民间对外交流也较为活跃,并非以官方交流为主,民间交流很少。
    二、材料分析题
    1.
    (1)答案: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措施: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负责管理海外贸易;对海外贸易实行优惠政策,如减免商税等;派使臣出海招徕外商;在一些重要港口设立蕃坊,供外国商人居住。
    解析:从材料一“市舶之利最厚”可知宋朝鼓励海外贸易,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鼓励海外贸易的措施。
    (2)答案:材料二反映了汪大渊的航海经历,他从泉州出发,到达了物产丰富的地方。汪大渊的航海活动对中国对外交流的意义: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往范围,让中国更深入地了解了亚非地区的地理、物产、人文等情况;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带回了海外的信息和物品,也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为后世研究古代中外交通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解析:根据材料二及汪大渊航海的相关知识,从交往范围、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研究等方面阐述其航海活动的意义。
    2.
    (1)答案:元朝的交通状况对对外交流的作用: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交通十分便利。这有利于加强国内外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中外人员的往来,方便了外国使者、商人等来华;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解析:从材料一“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从人员往来、贸易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阐述元朝交通对对外交流的作用。
    (2)答案:《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了解中国的影响:让欧洲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情况,如中国的纸币、驿站制度等新奇事物;激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和向往,促进了欧洲对中国的研究和探索;对后来欧洲的航海事业和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欧洲与中国的进一步交流。
    解析:根据材料二及《马可・波罗行纪》的相关知识,从对欧洲人了解中国的内容、兴趣激发、航海事业影响等方面阐述其影响。
    (3)答案: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发明对欧洲的影响: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武器的变革,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解析:结合材料三及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发明对欧洲影响的相关知识,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方面阐述其影响。

    相关试卷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综合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对外交通》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对外交通》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对外交通》讲义学生版doc、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对外交通》讲义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