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惠崇春江晚景》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263/3/1_173929545023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主题:可爱的生灵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3)基于口语交际: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学生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书写“惠”字注意上部略窄,“日”扁宽,横画等距;“崇”字下半部分是宗,不要写成“示”。
(2)基于阅读:学生学习了默读,能借助注释理解“芦芽、河豚、欲”等词语的意思;学生能读通古诗,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字词展开想象,从想象的画面体验情感。
(3)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说话,把握主要内容,能在自主学习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对于诗中情境的描述有一定的难度。
3.教材分析
《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所写的题画诗,再现了画中江南早春景色。诗人紧紧抓住并突出自然景物在季节转换时的特征,以“三两枝”“鸭先知”“芦芽短”“河豚欲上”传神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图。
本课教学重点是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插图等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是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目标
1.认识“豚”二类字,会写“惠崇、芦芽、短”5 个一类字,理解“芦芽、河豚、欲”等词语,有感情朗读古诗。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课后习题中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评价任务
1.通过范读、自读、看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通过范写、交流、练写、评价,正确书写生字“融、燕、鸳鸯”;通过自读、指名读、指读、齐读等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看图、默读、读注释、抓住关键语句交流,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背诵诗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导入
(4分钟)
活动一
1.检查背诵《绝句》。
2.板书课题,解诗题。
3.读诗题,知作者。
了解作者。
环节二
读通古诗
(14分钟)
活动一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领悟诗句中所描绘的季节和景色。
(完成目标一)
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从关键词中理解古诗所描绘的季节和景色。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品读古诗
(18分钟)
活动一
1.出示古诗,引读、练读、范读、齐读、展示读。
活动二
1.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
2.联系生活体验,借助图画,理解诗句。
活动三
1.随文识字。
(完成目标一、二)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词中情景。
学会书写“惠崇、芦芽、短”。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评价目标一、二)
环节四
背诵古诗
(4分钟)
活动一
1.看画面尝试背诵。
(完成目标二)
能看画面背诵诗文。
(评价目标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课件,导入新课,初读古诗,认写生字,再读古诗,感受节奏美,诵读想象,品味画面美,布置家庭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教案主要包含了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