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
【教学过程】
认识惠崇和苏轼
惠崇(965—1017):北宋画家,僧人,名画《春江景图》,已遗失;
苏轼(1037—1101):北宋诗词作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
问题:遗失的名画《春江景图》要靠苏轼的题画诗来还原。
品析《惠崇春江晚景》
读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边读边想:每一句你都想到什么画面?想象读。
品诗
眼中景:竹林、桃花、春水、鸭子、蒌蒿、芦芽;
心中景:河豚。
讲苏轼“吃货”的故事,品析美食家眼中的名画。
还原名画
补充《惠崇春江晓景》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幅名画上还有什么景物?归鸿——大雁
这幅图到底是怎样的?学生想想补充。
品析《三衢道中》
写一篇游记,你会写什么?时间、地点、过程、心情……
读全诗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结合注释,想一想,这次游览的时间?过程?】
交流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时间】
小溪泛尽却山行。【来路】
绿阴不减来时路,【归途】
添得黄鹂四五声。【不同】
我们向这首诗学什么——
(1)写景中暗示时间;
(2)对比中凸显详略;
(3)模仿写一个小练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聊征稿,明要求,向课文学习列习作提纲,腊月二十三,向课文学习写重点片段,练写,赏评,课后完成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过程预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