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B版小学信息技术 六年级下册13《跷跷板》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4/16694159/0-17390623327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B版小学信息技术 六年级下册13《跷跷板》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4/16694159/0-17390623328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粤教B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课件、教案
粤教版 (B版)六年级下册第13课 跷跷板优质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粤教版 (B版)六年级下册第13课 跷跷板优质课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
跷跷板
教学目标
1.能够全面识别草图绘制工具栏中各类工具,精准阐述其功能用途,熟练掌握草图镜像和拉伸的基础操作,学会常见的草图编辑技巧;
2.借助自主探索学习,学生能灵活运用草图绘制工具栏工具,掌握运用3DOne软件,通过草图绘制制作跷跷板的全流程,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创新创造思维。
3.领悟草图绘制在3D建模中的独特优势,点燃学习热情,全方位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草图绘制工具栏中各工具的功能及用途。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草图镜像和拉伸的操作方法及应用要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安装了GC软件的多媒体电脑教室
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同学们,咱们的好朋友贝贝可厉害啦!他用3D软件设计出了一款超有创意的跷跷板,不仅造型独特,还能实现各种有趣的互动效果。想不想一起去探秘他的设计成果?”顺势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跷跷板”。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他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吸引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学习氛围,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1.草图绘制
3D软件虽有丰富的基础实体模型,但像跷跷板这种外形独特、结构不规则的物体,仅靠基础实体难以完成。我们通常先借助草图绘制工具,勾勒出物体的大致轮廓,再对草图进行各种变换操作,最终塑造出所需的立体模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物体结构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复杂3D模型的构建思路。
2.请同学说一说:如图所示三个图形的基本图形分别是什么?通过怎样的变化可以生成立体图形呢?
3.布置任务一:观察跷跷板的形状,绘制跷跷板底座、中轴。
4.切换到上视图,使用“圆弧”、“圆形”命令绘制底座和中轴。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布置任务二:连接跷跷板左边座位和中轴。
7.使用“通过点绘曲线”,绘制左边座位并与中轴连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8.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9.草图镜像
10.布置任务三:绘制跷跷板的右边座位并与中轴连接。
11.使用“草图镜像”,绘制左边座位并与中轴连接。
12.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3.草图修剪
要使草图形成封闭的截面轮廓,线条应该不间断、无交叉、无重复,才能进行拉伸。因此我们要用到草图修剪工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14.草图拉伸
在跷跷板草图绘制完成并确保截面封闭后,教师讲解如何使用草图拉伸功能,将二维平面草图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形。演示拉伸过程中参数设置对模型高度、厚度等的影响。
15.布置任务四:对闭合草图运用拉伸命令拉伸,生成立体的跷跷板。
16.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分析教师展示的不规则物体,分析该物体可由哪些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然后上机操作,仿照跷跷板的绘制步骤,依次完成该物体底座、中轴的绘制,座位与中轴的连接(包括左右两边),运用草图镜像、修剪等工具处理草图,最后使用拉伸命令将闭合草图生成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新知,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们收获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与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
板书设计
跷跷板
草图绘制工具栏
草图镜像和拉伸
草图编辑中的技巧
课后作业
自主选择一个不规则的物体,如滑梯、秋千等,使用3D软件按照课堂所学的草图绘制、变换、修剪、拉伸等方法设计出该物体的立体图形。要求学生详细记录设计过程,包括每个步骤使用的命令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成一份简单的设计报告。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展示贝贝设计的跷跷板导入新课,有效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后续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探索新知环节,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草图绘制、变换、修剪和拉伸等操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培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理解草图绘制和变换的原理时存在困难,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虽能及时给予帮助,但仍有学生未能完全掌握。此外,教学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巩固练习环节时间略显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完成练习。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基础薄弱学生的辅导,同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各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完成,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 (B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旋转木马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 (B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 百变画线公开课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3课 突破封锁线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