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华东师大版科学九下课件PPT+教案+学案+素材全套
初中3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3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九下33《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第2课时课件pptx、华师大版科学九下33《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第2课时教案doc、华师大版科学九下33《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第2课时学案doc、根瘤菌的作用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写一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算一算其式量:
①硝酸钾:②尿素:③碳酸氢铵:④磷酸二氢铵:
化学式:KNO3 式量:101
化学式:CO(NH2)2 式量:60
化学式:NH4HCO3 式量:79
化学式:NH4H2PO4 式量:115
一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相关的几个概念:(1)式量:指物质的实验式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
典例: NH4HCO3的式量 = 14×1+1×4+1×1+12×1+16×3 = 79 KH2PO4的式量 = 39×1+1×2+31×1+16×4 = 136 CO(NH2)2的式量 = 12×1+16×1+(14×1+1×2)×2 = 60
(2)元素的质量分数(百分含量):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元素总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常用质量分数来表示物质的成分或纯度。
典例: 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KH2PO4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 =
(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的质量×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
典例: 7.9kgNH4HCO3中的氮元素的质量 = 60g的CO(NH2)2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
2、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1)一般步骤: ①求算化学式的式量。②根据化学式求算所含某元素的百分含量。③根据题意求算元素的质量或该物质的质量。④简明地写出答案。
(2)例题:多少质量的CO(NH2)2中含氮元素2.8kg?
试一试:某农田原来施用化肥碳酸氢铵30 kg,如果保持相同质量的氮,改用尿素[CO(NH2)2]应施用多少千克?
通过上面的练习,在化学计算方面你还有什么体会?在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时,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可以合并计算。(2)当分子中含有多个原子团时,可先将原子团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出来,再乘以原子团的个数。(3)计算百分含量时,注意写公式,注意单位参与运算,不要忘记百分号。(4)……
二 、氮循环1、氮元素储量丰富: 氮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所有生物体内均含有蛋白质,都需要氮元素,所以氮元素涉及生物圈的全部领域。 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一种元素,大气中有78% (体积)的氮气,但不能被绝大多数生物直接利用。
读图,说一说:空气中的氮气是通过哪些途径转化为铵盐等化合物的?
2、氮元素的转化: 大气中的氮转化为被植物利用的含有氮化合物的途径: 途径1、自然转化 大气中的氮气在高温或雷电放电时会把氮气逐渐转化成硝酸盐或氨。途径2、工业转化 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把氮气转化成硝酸盐或氨。途径3、生物转化 生物方法,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和某些蓝绿藻能够在常温下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
视频:生物固氮(根瘤菌的作用)
3、氮循环:①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铵盐和硝酸盐,用来合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合成各种蛋白质。②动物以植物为食物,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合成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等,经分解为氨基酸后再合成为自身的蛋白质。③在动物的代谢过程中,一部分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尿酸和尿素等排出体外,最终进入土壤。④动物死亡后的遗骸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铵离子、硝酸根离子和氨又回到土壤和水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从而完成生态系统的氮循环。
三、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1、人们发现大多数野生植物都能茁壮成长在含氮较低的土壤和水中。2、在20世纪早期,大自然中存在的氮循环决定了提供给植物生长的氮元素的数量。3、20世纪下半期,由于大规模地生产和使用氮肥,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满足了人口迅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4、到了20世纪末,由人工生产的氮肥提供的氮元素已超过在自然界微生物作用下形成可被植物利用的氮元素的一半以上。
5、 在现代社会中,现代农业大规模地使用化学肥料,化石燃料的燃烧向大气散发氮氧化物的气体被雨水吸收后返回地面,以及其他的人类活动都会对氮循环产生影响。6、由于人类活动,每年进入环境的氮大于1.4亿吨,已远远超过在生态循环中所能吸收的量。7、过量的氮在不断地影响土壤、水体和大气等。如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日益严重,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一般地,水流缓慢和更新期长的地表水中,由于接纳大量的生物所需要的氮磷等营养物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最终可能出现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现象。 发生在海洋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发生在江河、湖泊、水库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或水花。 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污染现象。
1、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会导致“水华”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尿素由四种元素组成B.尿素属于氮肥C.尿素属于复合肥D.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华”现象发生
2、下列各种含碳的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少的是( )A.CO2 B.H2CO3 C.CaCO3 D.C6H12O6
3、在氧化物RO中含氧元素4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20 B. 24 C. 40 D. 60
4、要使SO2和SO3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SO2和SO3的质量比为( ) A.6:5 B.4:5 C.3:2 D.1:1
5、下列各组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 ) A.H2O和H2O2 B.H2O和CO2 C.CO和CO2 D.H2SO4和H3PO4
6、如图是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标签的部分内容。 (1)纯净的碳酸氢铵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精确到0.1%);该化肥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肥碳酸氢铵属于 (选填“氮”“磷”或“钾”)肥。 (3)根据题意推测,其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各填一条即可)
7、滑石是矿石的一种,它与含有石棉成分的其它纹石共同埋藏在地下。滑石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Mg3Si4O10(OH)2,相对分子质量为378;石棉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mg6Si4O10(OH)8。 计算填空下列问题:(1)Mg3Si4O10(OH)2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滑石和石棉中的主要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差为 ;(3)工业上提炼24gMg需要Mg3Si4O10(OH)2的质量 。
1、自然界中存在的氮循环决定了提供给植物生长的氮元素的数量。2、大规模使生产和使用化肥、 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人类活动,会对氮循环产生影响。3、富营养化会影响植物的多样性。4、利用化学式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注意公式和单位。
1、有关化学式的计算:①求式量 ②求百分含量 ③求元素或物质的质量 ④写简答2、氮循环:转化:自然法、工业法、生物法循环:大气→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或大气3、人类活动影响氮循环:氮肥、化石燃料→过量的氮进入大气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华东师大版(2024)2 运动与健康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九下42《运动与健康》第1课时课件pptx、华师大版科学九下42《运动与健康》第1课时教案doc、华师大版科学九下42《运动与健康》第1课时学案doc、长骨wmv、骨的物理特性鉴定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3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九下33《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第1课时课件pptx、华师大版科学九下33《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第1课时教案doc、华师大版科学九下33《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第1课时学案doc、化肥种类及其作用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1 物质的转化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九下31《物质的转化》第2课时课件pptx、华师大版科学九下31《物质的转化》第2课时教案doc、华师大版科学九下31《物质的转化》第2课时学案doc、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mp4、钠与氯气反应avi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