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艺版五年级上册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五年级上册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聆听歌曲,教唱歌曲,学唱第二声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心情和叫卖的热闹氛围。
2、可以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和切分音,感受歌曲中恰恰恰的韵律和节奏。
3、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创造性地创编歌词。
4、通过歌曲了解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和盛产水果的原因,通过叫卖声体会浓厚的市场氛围,引导学生课下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声音,体会音乐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可以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和切分音,并且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日常随爸爸妈妈去菜市场或商场,会不会经常会听到风格各异的叫卖声,比如:“锵刀磨剪子唉!”“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等等。在生活中,你还有没有听到过有趣的叫卖声?你可以模仿一下吗?
生:模仿叫卖声
师:大家知道吗?在集市上卖东西时除了说、吆喝外,还可以用唱的方式进行。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组节奏来体验一下吧。
讲授新课
【节奏X XX 和节奏 X X X】
师:这两种叫卖的节奏,你更喜欢哪种呢?为什么?
生:大切分更活泼等。
师:看来叫卖声也是很有讲究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段有趣的叫卖声,你来从叫卖声的歌声里听一听卖的是什么?
【聆听歌曲】
生:卖的是水果、水果市场等。
师:我们刚才欣赏的歌曲就是一种歌曲的新体裁——叫卖歌。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叫卖歌曲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也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有的沿街叫卖,有的摆摊坐卖,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听到。这样的叫卖歌。叫卖歌的特点:欢快、活泼、幽默、诙谐。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唱一首异国他乡的“叫卖歌”――它就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木瓜恰恰恰》。首先,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印度尼西亚去领略那里的异域风情。
【播放图片+介绍印度尼西亚】
师:印度尼西亚,为东南亚国家,由17508个岛屿组成,地跨赤道,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别称“千岛之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27摄氏度。所以这里也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当然,在水果市场的竞争也比较激烈。
师:在叫卖时要先把顾客吸引到自己的摊位哦,听一听第一位商家,是如何叫卖推销自己的产品的呢?
【聆听歌曲+找出歌曲特点】
师:观察第一乐段共有几句?这几句的节奏型有什么特点?
生:每句后面都加了恰恰恰。
师:共四个乐句,每一句的节奏型都一样,这样更加朗朗上口,容易吸引顾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旋律图谱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吧。我们在歌曲恰恰恰是按照歌曲节奏加入拍手动作。
【教唱歌曲】
师:市场里别的商家也在忙着招揽顾客,第二位商家,是如何叫卖推销自己的产品的呢?与第一位商家相比节奏有什么变化呢?
师:原来商家用了“饥饿营销”法,再不买就要卖完了,我们一起来学唱这句吧。
师:还有细心的同学发现这位商家在介绍水果时和上一位商家所用的方法有点不太一样,他用了一种新的节奏,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节奏。
【讲解大切分+学生击拍练习】
师:掌握了第二位商家的叫卖秘诀,市场里别的商家也在招呼顾客,叫卖声此起彼伏。
【学唱第二声部】
师:第一位商家看到大家的叫卖,马上转变方式招揽生意,我们听一听他又怎样叫卖的呢?
【聆听歌曲】
师:原来他主要介绍了一样水果——木瓜,你听了他的介绍,你觉得他的商品怎么样?是不是——“物美价廉”。
师:接下来让我们来完整演唱歌曲。
(1)集体跟琴唱。(要求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去演唱)
(2)男生唱歌词,女生唱衬词。
(3)女生唱歌词,男生唱衬词。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三、歌词创编
师:我们在歌曲木瓜恰恰恰中掌握了叫卖的好多技巧,接下来就要来考考大家,老师这里有一批鲜花需要售卖,你可以根据所学曲调,创编歌曲吗?
【引导学生创编+尝试演唱鲜花恰恰恰】
师:你知道我们家乡有什么特产吗?如果让你来卖家乡的特产,你会卖什么呢?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有趣的歌曲,音乐的本身就是源于生活的,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关注到更多的音乐,享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快乐!让我们一起演唱这首欢乐的歌曲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艺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木瓜恰恰恰获奖教案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湘艺版木瓜恰恰恰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五年级上册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