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教案
北师大版(2024)四年级下册蚕丝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四年级下册蚕丝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课题
蚕丝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
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体会整数乘法的算法可以迁移到小数乘法中;通过发现乘数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增强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感悟,发展数感。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时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明确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尤其是小数乘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通过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各乘数间的大小变化关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重点
巩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难点
掌握小数乘整百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草稿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春蚕吐丝吗?(学生列举春蚕和秋蚕)
师:你们知道一条秋蚕和一条春蚕吐丝的长度和质量吗?
课件出示相关数据。
1.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质量约0.35克。
2.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倍。
师:读了这两组数据,你想到了哪些可以用数学解决的问题?
学生根据情境图了解春蚕和秋蚕。
从同学们对自然界的动物的了解导入,突出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讲授新课
解决问题,建立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模型
1.板书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1)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
师:谁会列式?
(2)引导学生自己探究1.2×1.25的积,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此种算法有点道理,但结合图形来看少算了两块,所以此种算法不对。
(3)自己尝试计算。
①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每个乘数的数位怎样对齐?
②规范小数乘法的竖式写法,引导学生尝试练习。
③提问: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说一说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明确:第一个乘数是两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是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积就是三位小数。
(4)结合整数乘法,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
(1)学生列式为0.35×300。
(2)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在哪?结果是多少?
(3)用竖式计算。
①引导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②引导学生观察上面这个竖式,讨论:你是根据什么这样列式的?
(4)讨论:小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5)小结:小数乘整百数时,先按照整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计算,然后根据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并将积的小数末尾的“0”去掉。
3.讨论:通过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你有什么体会?
应用练习
1.算一算,说一说理由。
0.12×50 2.6×0.5 1.2×600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检查。
(2)全班反馈。
2.在○里填上“<”“>”或“=”。
0.5×1.2○1.2 0.6×1.8○1.8
0.5×0.2○0.5 1.7×1.8○1.8
(1)学生自己比较,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引导学生体会: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0除外);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0除外);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学生自己探究1.2×1.25的积,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每个乘数的数位怎样对齐?
学生明确:第一个乘数是两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是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积就是三位小数。
学生独立计算,并板演;引导生讨论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学生完成相应习题,并总结: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0除外);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0除外);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由于学生学习这一新知有一定的基础,完全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完成新知的学习。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地进行指导和点拨,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对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有更为清晰地认识。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数乘法的方法:
无论是小数乘小数,还是小数乘整数,都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根据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比较积和乘数(0除外)的大小方法:
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板书设计
蚕丝
1.2×1.25=1.5(千米) 0.35×300=105(克)
课后作业
1、配套练习 2、完成书本课后习题
课后反思
亮点:
1.题材新颖:以蚕丝相关数据引入小数乘法,为学生科普知识,激发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2.强调估算:引导学生在精确计算前先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帮助学生初步判断结果合理性。
不足之处:
1.计算复杂度处理欠佳:例题数据较大,计算复杂,增加理解难度,冲淡对小数乘法算理的关注。
2.拓展性不足:局限于教材内容,未拓展小数乘法在其他科学领域的应用,限制学生视野。
课堂教学建议:
1.简化计算难度:先以简单数据引导学生掌握算理,再过渡到复杂数据,或拆解复杂计算步骤。
2.拓展应用:介绍小数乘法在生物、物理等学科的应用,如计算细胞繁殖数量、物体运动距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四年级下册优化精品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四年级下册小数点搬家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百分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三 小数乘法买文具精品教案及反思,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