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六年级下册第十九课 理想启航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六年级下册第十九课 理想启航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之情,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理想对人生的重要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追梦的人生态度。
2. 引导学生树立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增强学生在面对理想实现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时的坚韧意志和乐观精神,让学生体会到为理想拼搏过程中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清晰理解理想的内涵、特征和分类,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知道理想是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奋斗目标。
2. 掌握制定合理理想的方法以及实现理想的基本策略和技巧,如目标分解、时间管理、资源利用等,提高学生规划人生和付诸行动实现理想的能力。
(三)核心素养目标
1.自我管理素养: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激励、自我监督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依据理想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并有效执行,逐步提升自我管理素养。
2.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在理想实现过程中,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理想与社会需求关系的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适应社会,使学生能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敢于提出新观点、尝试新方法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深刻理解理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燃起对理想的渴望。
2. 指导学生掌握制定和实现理想的科学方法,如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将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提高实现理想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二)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的价值观影响下,确立既符合自身兴趣特长又具有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理想,并保持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不轻易动摇。
2. 培养学生在实现理想的漫长道路上,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挫折挑战,及时调整计划和策略,持之以恒地朝着理想前进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将理想转化为持续的行动动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梦想可视化法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与理想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如名人追求理想的故事视频、不同职业领域人们为理想奋斗的图片、各类成功人士实现理想后的精彩瞬间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 准备一些卡片、彩笔、便签纸等工具,用于课堂上的梦想规划和展示环节。
3. 准备相关的案例资料文本,以便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进行阅读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视频,视频内容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人们怀揣着各自的理想,在各自的领域中努力奋斗的场景,如科学家在实验室中专注研究、运动员在赛场上全力拼搏、艺术家在舞台上尽情表演、创业者在商海中奋勇前行等。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
“同学们,刚刚我们观看了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视频,大家在视频里都看到了哪些人的理想追求呀?”(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
“从这些场景中,你们感受到了理想具有怎样的力量呢?”(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理想的影响力)
“你们自己心中是否也有一个或大或小的理想呢?”(联系学生自身,引出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视频中理想场景的直观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理想话题的兴趣和思考。
2. 讲授新课
理想的奇妙世界
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教师讲解:“同学们,我们看到视频里的人们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理想而充满活力和动力,那到底什么是理想呢?理想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我们人生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教师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理想的图片,如科学家的科研理想、医生的救死扶伤理想、教师的教书育人理想等,边展示边提问:
“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你们能说一说这些理想分别属于哪一类吗?是职业理想、生活理想还是其他类型呢?”(考查学生对理想类型的认知)
“那你们自己的理想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理想的具体内容呀。”(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理想)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理想,例如:一位学生可能说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用画笔描绘出美丽的世界;另一位学生可能表示自己希望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力量。
教师总结:理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类型,它可以是我们对未来职业的憧憬,也可以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还可以是对社会贡献的期望等。每一个理想都蕴含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独特的人生价值追求。
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小明一直梦想成为一名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他热爱足球,每天都刻苦训练。然而,他所在的学校足球资源有限,训练条件也比较艰苦,而且他在身体协调性方面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是小明并没有放弃,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练习,通过观看专业比赛视频学习技巧,还积极参加各种小型足球比赛积累经验。教师提问:
“同学们,听了小明的故事,你们觉得小明的理想与他所面临的现实之间存在哪些差距呢?”(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那你们认为小明是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搭建桥梁,努力向理想靠近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应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故事的理解,讨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如何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适时引导,如:“你们小组提到要通过努力提升自己来缩小差距,这很不错呀,那具体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阐述理想与现实的联系以及应对策略,如提升自身能力、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机会等。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再次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现实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积极采取行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一步步向理想迈进。
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首先了解了理想的丰富内涵和多样类型,然后通过故事和小组讨论,明白了理想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应对两者之间的差距。
教师提问: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理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了解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那你们回家后打算怎么做呢?是进一步思考自己的理想,还是开始着手为理想做一些准备呢?”(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索自己的理想,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为理想打下基础。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制作一张“我的理想蓝图”卡片,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理想,并简要描述理想的内容、所属类型以及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同时,在卡片上画出一些与理想相关的图案或符号,使卡片更加生动形象。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打算用什么样的图案或符号来代表自己的理想呢?”(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思考理想的可视化表达)
“制作卡片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你们会怎么解决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二课时
1. 导入新课
对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进行简单回顾,教师提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布置了回家制作‘我的理想蓝图’卡片的作业,大家都完成了吗?”(了解作业完成情况)
“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制作的卡片,介绍一下自己的理想呢?”(邀请学生分享作业完成情况)
通过学生的分享,引出本节课要继续探讨的话题——如何制定实现理想的计划并付诸行动。
2. 讲授新课
理想的航行路线
展示一些成功人士制定理想计划的案例资料,如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商业计划、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科研计划等。教师提问:
“同学们,看看这些案例资料,你们能发现这些成功人士在制定理想计划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计划制定的要点)
“那你们认为这些特点对我们制定自己的理想计划有哪些启示呢?”(引导学生将案例中的经验应用到自身)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例如:一位学生可能会说成功人士的计划都很明确具体,有清晰的目标和步骤,这启示我们在制定理想计划时也要详细规划;另一位学生可能指出他们的计划都考虑到了各种可能的困难和应对措施,我们也应该提前做好预案。
教师总结:制定理想计划时,我们要明确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可操作的小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同时要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理想航行绘制出清晰准确的路线图。
扬起行动的风帆
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小红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她制定了详细的写作计划,每天都要写一定字数的文章,阅读大量的书籍积累素材,还参加各种写作培训和交流活动。然而,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因为学业压力和一些外界的诱惑,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写作计划被打乱,进展缓慢。教师提问:
“同学们,听了小红的故事,你们觉得小红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行动受阻的原因)
“那你们在自己为理想努力的过程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呀。”(联系学生实际经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对故事的理解,讨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如何保持行动的动力和坚持性。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适时引导,如:“你们小组说要学会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这很不错呀,那具体可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法,如设定奖励机制、寻找学习伙伴互相监督、定期反思总结等。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再次强调在实现理想过程中行动的重要性以及保持行动动力的方法: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坚定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诱惑,但只要我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灵活调整行动策略,就能够扬起行动的风帆,在理想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首先探讨了制定理想计划的要点,然后通过故事和小组讨论,明白了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保持行动动力和坚持性的方法。
教师提问: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最有收获的是什么呢?”(了解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那你们回家后打算怎么做呢?是按照所学的方法完善自己的理想计划并付诸行动,还是会有其他的做法呢?”(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
强调按照所学的方法制定计划并积极行动,是实现理想的关键步骤,鼓励学生勇敢地迈出为理想奋斗的步伐。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在本周内,根据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我的理想蓝图”卡片,将实现理想的具体计划补充完整,并制定一份一周的行动任务清单,明确每天需要为理想做的事情。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在完善计划和制定任务清单时,打算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呢?”(引导学生回顾计划制定要点)
“如果在执行任务清单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你们会向谁求助呢?”(培养学生寻求支持的意识)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播放视频、组织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探究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理想话题的兴趣和参与度,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理想的内涵、意义以及制定和实现理想的方法。然而,在小组活动环节中,部分小组可能存在讨论不够深入、成员参与不均衡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小组活动的引导和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学生分享个人理想和经历时,要更加注重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为理想启航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五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远离厌学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3)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 学会整理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人入胜的导入,情境体验,认识整理,方法探究,掌握技巧,游戏互动,巩固技能,分享感悟,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延伸课堂,课后作业,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大&北师大版(2016)六年级第十一课 我为自己代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