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中国古代官职升降,读懂诗的大意,知识拓展,杨花子规明月,写作特色,拓展阅读,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重点)2.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难点)3.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 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对朋友真挚深沉的牵挂之情,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素养)
1.他自称“酒中仙”,别人称他为“诗仙”。2.他豪放不羁,喜欢喝酒作诗,喝酒之后经常诗兴大发,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3.他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4.他是唐代的“旅游达人”,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5.他十分自信,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6.相传,他曾让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代表作品有《静夜思》《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等。
攻读诸子百家(少年天才)
隐居大明寺学书习见剑,好神仙纵横之术
在安陆被许梓芝员外相中,入赘许门
多次请求裴长史举荐,终为所拒。(自暴自弃,开荒种田)
因解金龟换酒为乐,复推荐于朝廷,得玄宗优遇命为翰林院供奉(完美逆转)
厌烦官场龌龊,玄宗对李白渐疏远(纵酒失宠)
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离长安而去二区
安禄山反,玄宗逃亡。李白携妻南奔避难。(流放夜郎)
或饮酒而亡,或因病去世。
1.左迁:贬谪,降低官职。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谪: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3.逐:贬官。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4.陟:提拔、晋升。例:陟罚臧否。(《出师表》)5.举:选拔、任用。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表示辞官的词语:告老、解官、请老、乞骸骨(使骸骨归葬故乡)、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代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体裁:七言绝句。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讲求格律押韵,属于近体诗。每首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
自由朗读这首词,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朗读要领1.掌握节奏2.控制语调3.运用停顿4.确定重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2)小组交流并释疑。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
【诗意】漫天飞舞杨花早已无影无踪,耳边传来子规的悲啼,听起来是那么凄凉,让人不禁黯然落泪。为何春光正好,我却如此伤心?只因为听说老朋友你不幸被贬到龙标,如今已经过了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意】 我心中对你有万千牵挂,无奈远隔山水,只能把一颗愁心寄托给明月,愿它代替我,陪伴你一直到那僻远的夜郎西。
“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
常被文人墨客借用来表达飘零之感,别离之伤。
子规(杜鹃、杜宇、望帝)春末夏初时常昼夜不停地鸣叫。
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1.“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尽”和“啼”字用得很精妙,请简要赏析。
“尽”字既点明暮春时节,又含有飘零之感。“啼”字写杜鹃的叫声带有悲凉之意。两个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苦哀伤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2.怎么理解李白的“愁心”?
1.对朋友远行偏远之地的牵挂之心。
2.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
3.为什么是将“愁心”寄给明月?“明月”这一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殊意义?
1.明月是圆的,让人憧憬“团圆”,引起望月思人的情绪;2.明月高悬,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看到它,千里可共,更容易想起故乡和远方的亲朋;3.明月给人皎洁之感,晶莹润泽,象征了两人友情的珍贵纯净。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借明月表达思乡怀远之情。
意象,是指诗中写的物或景,可以直接数出来的,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如日月星辰、湖光山色、田园桑植、大漠孤烟等,只要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意象有单个的,也有群组的。
1.月:常寄托思乡、思亲之情,或营造清幽、凄凉的氛围。2.柳:“柳”与“留”谐音,多表惜别挽留之意。3.雁:常象征游子的思乡之情,或传递书信、消息。4.梅:常象征高洁、坚强、不屈的品质。5.菊:往往代表隐士的高洁品质,或象征着孤独、清幽。 6.酒:有时抒发愉悦之情,有时排解忧愁苦闷。7.长亭:是送别之地,常蕴含离情别绪。8.夕阳:常营造出凄凉、失落的氛围。9.羌笛:多传达出边塞生活的孤寂、幽怨。10.红豆:常象征爱情或相思。
4.请从修辞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诗做简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他法。
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万里,山高水长,但却能借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情意,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寻李白 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杨花落尽”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同时,“杨花”寓意“漂泊不定”,“子规”叫声凄厉,似有“不如归去”之声,渲染了凄楚、黯淡的氛围,烘托悲苦的心情。2.想象丰富,寄情明月。后两句抒情,想象奇特。人隔两地,难以相伴,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者,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想象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情景交融,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
杨花:漂泊无定子规:暗含悲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愁心托明月——牵挂思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示范课课件ppt,共15页。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教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白简介,李白写给友人的诗作,王昌龄简介,解读题目,读准节奏,学习任务一,写给王昌龄的信,学习任务二,杨花的象征意义,柳的象征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次北固山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