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授课ppt课件
展开余光中先生曾这样评价一个诗人:“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整个盛唐”,这就是——李白。
1、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诗。2、理解诗的内容,学习本诗情景交融、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3、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唐代诗人李白有不少关于友情的诗词,比如表现李白与孟浩然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古诗是?写李白与汪伦深厚情谊的古诗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等人交往深沉。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遨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 近体诗形成年代 唐代之前 唐代格律要求 较少限制 限制严格形式分类 古诗,古风 律诗,绝句举例 登幽州台歌 送杜少府(律);闻王昌龄(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标题表明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意:杨花落尽,杜鹃鸟声声哀啼,得知你被贬龙标,一路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这五条溪流。
湖南境内五条溪流的合称。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里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
诗意: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让它伴随着你一直奔赴到那夜郎以西的地方。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1、从表达方式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写景抒情诗
2、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杨花、子规
3、这两种景物有什么作用?(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2)渲染气氛:萧瑟、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体现出飘零孤寂之感。子规:又叫杜鹃、杜宇、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3)烘托心情:表现出诗人的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4、从这句景物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5、“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友人的深切同情。6、“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分离的痛苦,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和担忧之情。
7、你如何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愁心?
(3)为友人前途、命运而担忧
(1)对朋友远赴偏远之地的牵挂
(2)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关切
8、你能从修辞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吗?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月亮人的情思,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题型:赏析句子赏析的方法:从写作角度去赏析:炼字、修辞方法、抒情方式、写作手法等。答题的一般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方法或者写法。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3、归纳这种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或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即:指明写法+阐释句意+归纳效果
赏析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2、 诗的意思是:我要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伴随您奔赴到夜郎之西。3、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这首诗通过描写暮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与关心。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1935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多媒体教学ppt课件</a>,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检测,课文解读,延伸拓展,激趣导入,作者介绍,创作背景,文体解读,整体感知,欣赏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图片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王昌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精品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PPTppt、精品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doc、精品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