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页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页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八 探索乐园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八 探索乐园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解决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等策略进行推理的方法。
    理解 “鸡兔同笼” 问题的结构特点,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 “鸡兔同笼” 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会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逻辑推理问题和 “鸡兔同笼” 问题。
    理解 “鸡兔同笼” 问题的解题思路,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
    教学难点
    能够灵活运用推理方法和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对 “鸡兔同笼” 问题中假设法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逻辑推理小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神奇的糖果店。店主规定,用 3 个空糖果袋可以换 1 个新的糖果袋。有个小朋友一开始买了 10 个糖果袋,他最多能吃到多少个糖果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回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点评,引出本节课要探索的乐园,告诉学生在这个乐园里会有更多有趣的挑战等待大家,而且老师会陪着大家一起解决问题,让大家轻松学习。
    (二)探索逻辑推理
    呈现问题:
    学校组织了足球、篮球、排球三种球类的兴趣小组,小明、小红、小刚三位同学分别参加了其中一个小组。已知小明不喜欢足球,小红既不喜欢足球也不喜欢篮球,小刚喜欢篮球。那么他们三人分别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
    引导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提问学生:“从题目中我们最先能确定谁参加的小组?” 让学生逐步理清思路。
    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 4 - 5 人,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以是文字描述、连线等方法。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倾听学生的想法,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比如:“你们小组的思路很清晰,继续加油哦!如果再考虑一下这个细节,会更完美。”
    汇报展示:
    选取几个小组进行汇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推理过程。
    小组 1:用文字描述,因为小刚喜欢篮球,所以小刚参加篮球小组;小红既不喜欢足球也不喜欢篮球,那小红只能参加排球小组;剩下小明就参加足球小组。
    小组 2:通过连线的方法,把人名和球类分别写两边,根据条件连线,也得出同样结果。
    方法总结:
    教师在学生汇报后,总结解决这类逻辑推理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逐步排除,还可以用列表的方法使推理过程更加清晰。
    (三)探究 “鸡兔同笼” 问题
    情境引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 “鸡兔同笼” 问题的情境图,讲述:“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意思就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数,有 94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探索。”
    自主探究: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是猜测、画图、列算式等。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解题情况,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轻声询问:“是不是遇到难题了,别着急,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组交流: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各自的方法,让学生互相学习、启发。教师到各小组倾听,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你的这种画图方法很形象,给小组同学讲清楚,大家一起进步。”
    全班汇报:
    请不同方法的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猜测法:学生介绍先猜测鸡和兔的数量,然后根据脚的数量进行调整,直到符合条件。教师肯定学生勇于尝试的精神,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更高效的方法。
    画图法:学生通过在黑板上画图,用圆形表示头,线段表示脚,逐步画出鸡和兔的数量。教师表扬学生的直观表达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画图思路,使其更加清晰。
    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推导算式,一共有 35 个头,那就有 35×2 = 70 只脚,而实际有 94 只脚,少了 94 - 70 = 24 只脚,是因为把兔当成鸡,每只兔少算了 4 - 2 = 2 只脚,所以兔的数量是 24÷2 = 12 只,鸡的数量就是 35 - 12 = 23 只。
    假设全是兔:
    同理,让学生自己推导,教师补充完善,一共有 35×4 = 140 只脚,多了 140 - 94 = 46 只脚,因为把鸡当成兔,每只鸡多算了 4 - 2 = 2 只脚,所以鸡的数量是 46÷2 = 23 只,兔的数量是 35 - 23 = 12 只。
    对比优化: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几种方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及原因。总结出假设法具有一般性,对于数量较大的 “鸡兔同笼” 问题更适用,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方法。同时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任何困惑,老师都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四)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几道与例题类似的逻辑推理和 “鸡兔同笼” 问题的练习题,如:
    逻辑推理:甲、乙、丙三人分别是医生、教师、警察,已知甲不是警察,乙和丙经常找医生看病,那么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职业?
    “鸡兔同笼”: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20 个头,从下面数有 56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耐心询问:“这道题是不是有点难,你是哪里不明白,老师帮你一起分析。”
    全班集体订正答案,针对学生错误较多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逻辑推理的方法和 “鸡兔同笼” 问题的解决策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再次强调老师很关心大家的学习,希望大家课后继续保持对数学的热情,如果还有问题随时来找老师。
    (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给父母讲一讲今天学到的 “鸡兔同笼” 问题和逻辑推理故事,并用所学方法解决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家里养的鸡和鸭的数量等。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巡视、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关爱与帮助,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多鼓励、多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探索乐园中有所收获,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教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1.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1.圆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九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九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八 探索乐园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八 探索乐园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