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职语文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同步课件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古诗词诵读获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古诗词诵读获奖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锦瑟》,《虞美人》,《破阵子》,《苏幕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诗词是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是一种精神上的高级享受。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 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回望: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 绣成堆: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紧迫之至,疲于奔命。妃子笑 :轻松之至,粲然已对。
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其诗胸怀“欲回天地”,力促唐王朝中兴的志向,但身处晚唐已无实现抱负的可能。 其骈体章奏与哀诔之文因形式瑰丽、情文并茂而在当时极负盛名,主要作品有《瑶池》等。
典故补解:(1)望帝啼鹃:帝,古代神话蜀王杜宇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杜鹃,又名子规,啼声悲戚。(2)良玉生烟。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首联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以“庄生梦蝶”的典故入诗,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与“思华年”呼应。
梁启超说,“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对于这首诗我们“重意境而不求甚解”,我们要学会品读它的方法:结合典故,紧抓意象,运用想象,感受意境情思。在品读之后,能找到与自己情感相契合的锦瑟,触发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一代霸王项羽英雄末路,美人虞姬为绝其后顾之忧,拔剑自刎。 因此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的悲歌。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钟峰白莲居士,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南唐末代君主、诗人。
《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之词,当作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 是时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传李煜于七月七日生日当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此词,宋太宗闻知而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历历在目。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之愁则是纯粹的眼泪。他从一国之君到俘虏,落差巨大,所以他的愁比别人来得更加汹涌澎湃。他用至真至纯之笔,将个人情怀升华到与众人情感同频共振的高度。 这君是李煜,是你,是我,是在这微苦尘世中跋涉的每一个人。只要人类苦难依然存在,李煜之词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破阵子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善文,尤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平生所作诗文据传逾万篇,今仅存《元献遗文》《珠玉词》;又编类书《类要》,存宋以前古书极其丰富。
上阕:点明季节,“燕子”“梨花”“清明” “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
下阕:人物手法、白描手法,由内心到外表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内心真情流露的一刹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读时,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以轻松欢快的笔调写出了少女纯洁无暇、活泼天真的性格特征。
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 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文武兼备 、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此词上片着重写景,下片重在抒情。 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3.1课《祝福》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含解析,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体知识,祝福习俗,三从四德,自然环境冰冷沉郁,社会环境,四次语言描写,三次行动描写,祥林嫂之死因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项链》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含解析,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莫泊桑,世纪后半期,整体感知,马蒂尔德,拓展延伸,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项脊轩志优质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项脊轩志,通读全文梳理脉络,所志何物,项脊轩,物关何人,祖母母亲妻子,第一段,“殆有神护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