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部编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第1页
    部编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第2页
    部编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我愿意是急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走近诗人,讲解内容,概括特色,分析主旨,拓展阅读,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分析
    《我愿意是急流》是基础模块的第二教学板块,是匈利亚著名诗人裴多菲的一首爱情诗。全诗共分五节,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一个开阔的意境,抒发了炽热的爱情宣言:对爱人无私奉献、热烈真挚、忠贞不渝、生死相依的爱!
    学情分析
    学生为初中起点五年制学生,具有一定的现代诗文阅读经验,对文学作品的诵读接受能力强。加上年龄的关系,对爱的理解有一定发言权和表现欲望。但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能力不强,创新思维较弱。需要以读促悟,采用启发式谈话来展示他们的心声,训练领悟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结构美。
    2.通过诵读欣赏,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美好的情怀。
    3.引导学生感悟“爱”真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爱情观。
    重点及其突破方法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
    2.感悟“爱”的真义。
    通过名家诵读的欣赏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通过合作讨论感悟爱的真义。
    难点及其化解方法
    诗歌的意境美
    通过让学生诵读,交流展示的方法,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走近诗人——讲解内容——概括特色——分析主旨,拓展阅读——总结升华
    教学策略
    教学手段:课件《我愿意是急流》;视频《我愿意是急流》
    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归纳法开展教学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云班课、课件、视频
    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开放性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使他们得到了锻炼的收获。但不足的是教学设计的容量稍大,在有些重要环节上,时间略显仓促。
    注:表格可自行加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含时间分配)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含教具、媒体使用)
    一、创设情境
    (5分钟)
    教师提问:“ 你们心中有没有爱?”“都有什么爱?”。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裴多菲,让我们随着裴多菲的优美诗句去感受他营造的爱的世界。
    讨论回答
    1.教师提问
    2.归纳小结
    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用诗人的人格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二、走近诗人
    (10分钟)
    1.作者生平
    裴多菲是匈牙利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出生于贫困的屠户家庭。15岁开始写诗,题材多取自人民生活,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诗和八篇长篇叙事诗,被喻为匈牙利的“抒情之王”。著名长诗有《使徒》《亚诺什勇士》《农村的大锤》等。他的诗歌充满革命激情,风格清新,语言通俗,富有民歌味。其作品不仅对匈牙利民族文学发展影响很大,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光辉一页。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献给未婚妻森德莱·尤丽娅的。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这位身材修长、有浅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的清纯和率真,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情感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时间里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天》、《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这些抒情诗鼓动尤丽娅冲破父亲和家庭的桎梏,在一年后同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认识作者及创作背景
    展示课件内容,讲解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多媒体课件展示)裴多菲的照片、生平简介。
    了解作者背景,为理解诗意作铺垫。
    三、讲解内容(25分钟)
    1、欣赏名家范读,解决字词
    2、意象的概念: 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情意的具体形象。
    问题导向,小组讨论
    问题1:诗人用了哪些意象,可以分为哪两类?
    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春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一类是诗人形象,一类是爱人形象。
    问题2:诗人用哪些词语将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
    用”我愿意“和“只要”.
    问题3:作者的用意在哪里?表达什么爱情观?
    对比手法:表达了爱情的博大无私,乐于奉献。
    诗人借助一系列自然物象,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营建了一个炽热的恋爱磁场,通过一连串鲜活生动的比喻,围绕同一主题,表达诗人纯洁而坚贞、博大而无私的爱。
    小组合作
    交流讨论
    引导讨论
    归纳小结
    通过小组的充分的交流、展示,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深刻理解诗意。
    四、概括特色(10分钟)
    诵读,体会艺术特色
    1.鲜活的意象,澎湃的感情。
    裴多菲以爱情诗和革命诗著称,而且这两种诗在他笔下都能迸发出熊熊火焰。这首诗没有空泛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而这也正是裴多菲爱情诗的特点之一 。
    2.本诗通篇采用博喻手法。
    所谓博喻手法,即用一连串丰富多彩的比喻,来表达同一中心思想。诗人把每一个比喻都加以展开,并同对比结合运用,从而包含了更丰富的意义,具有更浓郁的民歌风格。通篇采用博喻手法。
    这种手法,我们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常常见到所不同的是,诗人在这里把每一个比喻都加以展开,并同对比结合运用,从而包含了更丰富的意义,具有更浓郁的民歌风格。
    3.这首诗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
    学生诵读
    小组朗读
    归纳小结
    指导诵读
    通过诵读深刻理解诗歌艺术特色。
    五、分析主旨,拓展阅读(20分钟)
    1.主旨分析
    古今爱情诗中,“发愿体”(我愿意……)是一种常见的格式。《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采用的都是“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是……。”
    (1)爱情诗。抒发对爱人的深挚感情,歌颂纯洁而高尚的爱情。
    (2)政治抒情诗。表达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理想的革命精神。
    3.“我”指什么人?“爱人”指什么人?
    我:1.诗人;2.革命战士。
    爱人:1.诗人的爱侣;
    2.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
    4.比较阅读《致橡树》
    相同点:主题相同。都是爱情诗。
    艺术手法相同。都是借助一系列的自然物象,通过一连串比喻、排比、象征等手法来表情达意。
    不同点:
    1.作者视角不同。
    一个是男性视角,一个是女性视角。
    2.爱情观不同。
    《我愿意是激流》爱情观:对爱情的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倾慕依恋
    《致橡树》正确的爱情观——相互依存、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平等独立、坚贞不渝、外内兼蓄,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伟大爱情!
    诗歌的时代性——《我愿意是激流》热恋时期;《致橡树》时代更替的憧憬时期。
    拓展学习
    指导学习
    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有益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六、总结升华(10分钟)
    1.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
    2. 教师对本课知识总结归纳,并进行巩固与能力拓展
    寄语:感情是一杯水,如果年少时肆意浪费掉,等你年长真正想用它的时候,就会发现杯子里水所剩无几。
    1.布置课堂任务,督促学生完成。
    2.对本课知识总结归纳并反思不足。
    1.完成本次课堂任务。
    2. 对本课知识总结归纳并反思不足
    1.设置学习任务,可让学生对本次学习任务内容巩固,了解本课重难点的突破情况。
    2. 引导学生感悟“爱”的真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
    板书
    走近诗人
    讲解内容
    艺术特色
    分析主旨
    比较阅读
    总结升华
    作业
    云班课练习题
    选择题
    1.对《我愿意是急流》赏析不当的一项 ( D )
    A.“急流 ”“荒林”“废墟”“草屋”“云朵”, 荒凉冷落,喻自己;“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夕阳”,美好欢快,喻爱人。诗人在对比和比喻中告诉我们:不管自己的命运多么坎坷、险恶,只要是为了爱人,就会感到幸福。
    B. 诗中比喻自己有着独特的新意:“小河”的百折千回,“废墟”的付出、牺牲,“草屋 ”的孤独处境,“云朵”的浪迹天涯。这一切都含蓄地体现出主人公刚毅不屈的性格和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追求。
    C. 诗中比喻爱人也值得回味:“小鱼”的活泼自由,“小鸟”的欢乐天真,“常春藤”的永不枯衰,“炉火”的温暖,而珊湖似的夕阳“不但美丽迷人,还能给人带来光明和憧憬。”
    D. 这首诗通篇采用了排比手法,即用一连串丰富多彩的比喻,来表达同一中心意思。每一个比喻,都同对比结合运用,从而包含了更丰富的意义,具有更浓郁的民歌风格。
    2.依据课文内容,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D)
    我愿意是云朵,__________在广漠的空中,__________只要我的爱_________,傍着我苍白的脸,_________。
    ①是珊瑚似的夕阳②是灰色的破旗③显出鲜艳的辉煌④懒懒地飘来荡去 .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判断题
    1.诗篇标题为《我愿意是急流》,但它并未凝聚起全诗的主题。全诗的主题应是歌颂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倾慕依恋的爱情。(是)
    2.诗篇表现方法主要是比喻。诗人选择了急流小河和小鱼,荒林和小鸟,废墟和常春藤,草屋、炉子和火焰,云朵、破旗和夕阳等- - -系列比喻,多角度地刻画了我的高大形象。(是)
    3.诗篇形式优美。全诗共五段,每段八句,整齐划一;句式简短,节奏感强; 译文注重韵脚,使得旋律悠扬,铿锵悦耳。(是)
    写作题
    仿照本诗其中一节的形式,创作一首诗,可把抒情的对象改为母亲或者祖国等,注意押韵。
    模仿句式:
    我愿意是…… 只要我的母亲……
    我愿意是 …… 只要我的祖国……

    相关教案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我愿意是急流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我愿意是急流精品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者简介,学生自行研讨全诗,思考并讨论,学生深入研读全诗,思考并讨论,本课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我愿意是急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我愿意是急流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我愿意是急流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我愿意是急流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品读诗歌,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