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单元测试(一)声现象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单元测试(一)声现象,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情境中描述正确的是( )
A.频率小于20Hz的声音人们都能听到
B.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响度增大
D.防噪耳塞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次声波、超声波统称为声
B.物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D.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3.下列关于声音的利用中,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B. 收听广播信息
C. 倒车雷达 D. 大象之间的交流
4.(2023四川成都改编)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响度越大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色一定不同
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5.如下图所示,关于声波的波形图,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6.如图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甲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
B.乙图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拨动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钢尺
D.丁图快拨和慢拨梳齿
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汽车安装倒车雷达,通过次声波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
C.图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改变声音的音色。
D.图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交流。
8.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9.(2024·四川中考)在成都地铁3号线磨子桥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键”台阶(如图),台阶亮灯并响起音乐。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音乐声由行人振动产生B.该音乐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乐曲的音色与行人的心情有关D.乐曲的音调越高响度一定越大
10.成都市交管局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在机场路上(一段平直的)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此路段限速为100km/h。如图所示,汽车正在向放置在机场路上的测速仪水平匀速驶离,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1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
A.超声波信号第一次被汽车反射时,距测速仪204m。
B.汽车正在朝着测速仪的方向运动。
C.汽车从反射第一次信号到反射第二次信号过程中,所用时间为1.7s。
D.该汽车速度为163.2km/h,超速了。
11.(2022·贵州真题改编)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响度越大
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2.(2023·安徽真题)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1.70mB.1.65mC.0.85mD.0.80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2024·四川泸州真题)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 而产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 。
3.在100m赛跑中,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发令枪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4.在音乐课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呐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5.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听到传来的钟声,是靠 把声音传过来的,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6.一个小昆虫翅膀每分钟振动2400次,则频率是 Hz,人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7.如图所示,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 ,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8.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 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声音的特性),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 处控制噪声。
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该乒乓球被反复 ,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2)如图所示,用音槌敲响右边的音叉乙,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在 (选填“桌面”、“小槌”或“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3)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2.(2023·云南真题)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万米级海试。潜水器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声学系统,声学系统由母船部分和潜水器本体部分组成,为“奋斗者”号实现了水声通信、精细探测和定位导航。
水声通信是“奋斗者”号与母船之间唯一的沟通方式。由于可见光和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也无法通过一根连接母船的线缆来进行通信。所以科学家为“奋斗者”号量身定制了一套数字水声通信系统,如图所示,它将语言和文字等信息编码调制后,通过换能器进行发射和接收,实现数据交互,把所有的关键数据准确高效地与母船进行沟通。
精细探测为“奋斗者”号在水下航行和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尽管马里亚纳海沟两侧都是非常陡峭的海山,但是“奋斗者”号安装有前视成像声呐设备,可对前方海山的距离和轮廓进行实时探测,帮助它精准避开障碍物。
定位导航使“奋斗者”号水下作业精准高效。由于水下没有卫星定位,必须使用声学定位。下潜之前,科学家通过设备的标定实验,使声学系统可以输出精确的速度等关键数据,再将定位与多普勒测速仪、惯性导航设备组合后进行导航,就能实现万米海底“大海捞针”,“奋斗者”号仅半小时就收回了之前在海底布放的一些目标物。
(1)由于可见光和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因此 是“奋斗者”号与母船之间沟通的唯一方式。
(2)前视成像声呐设备能发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让潜水器在漆黑的万米深海中精准避障。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3)请写出“奋斗者”号声学系统的一个优点: 。
3.(2024·江苏中考真题)为了研究声波、电磁波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小明将手机A的“背景灯光提示”功能(手机接收到信号后有灯光显示)和“来电铃声”功能打开后悬挂在密闭的真空罩中罩好。连接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用手机B呼叫手机A,发现手机A灯光亮了却几乎听不到铃声。由此,小明得出结论: 能在真空中传播,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小华却认为小明的证据不足,听不到铃声可能是罩挡住的。为了补足证据,小华的操作是 。
三、计算题
1.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7秒.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米/秒,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2.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1=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已知气温是1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B 2.A 3.A 4.D 5.A 6.A 7.A 8.A 9.B 10.C 11.B
12.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音乐 响度 2. 3000 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 3. 信息 振动
4. 空气 音色 超声波 5. 振动 空气 介质 6. 40 能
7. 弹起来 振动 空气 不能 8.空气 音调 声源
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1. (1)弹开 振动 (2)空气 能量(3)转换法
2.水声通信 超声波 信息 精细探测、导航精准
3. 光 声音 空气放回罩内再拨打电话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t1=2s.
∵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时间:
t=t1﹣△t=2s﹣1.87s=0.13s;
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v钢≈5108m/s.
2. 解:已知鸣笛处距离山崖s=700m,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的距离s1=40m,根据题意可知声音传播的距离:s2=2s﹣s1=2×700m﹣40m=1360m,
已知声音在15℃空气中的v2=340m/s,根据公式v=得:
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t=4s,
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v1=10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提升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B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