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精品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精品练习,文件包含专题04《光的反射与折射》压轴培优题型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04《光的反射与折射》压轴培优题型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二.光的反射现象(共5小题)
三.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共7小题)
四.利用光的反射作图(共5小题)
五.镜面反射(共4小题)
六.光的折射现象(共3小题)
七.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共4小题)
八.光折射规律的应用(共4小题)
九.光折射的光路图(共3小题)
十.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共5小题)
一.反射角与入射角的计算(共3小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30°角从O点射入,则反射角为 ;当光线AO绕O点顺时针转动30°角时,反射光线 转动 角,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夹角;接着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动60°角,反射光线一共转过 角。
2.反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15°,则入射角是 °,若入射角减小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若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是 °。
3.一束光线以和平面镜成30°夹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要求作出光路图来体现计算过程)
二.光的反射现象(共5小题)
4.(多选)雨后晴朗的夜晚,月亮挂在天空,人在月光下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
B.人背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
C.人迎着月光走时,暗处是水,亮处是地面
D.人背着月光走时,亮处是地面,暗处是水
5.如图,为某水文站设计的检测沱江河水位的示意图。光源S与光屏MN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方向不变、与水平面成45°角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P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
(选填“虚像”、“实像”);若光斑P向左移动了2.4m,那么,说明水位升高了 m。
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行车的尾灯在夜间发出的红光,能有效地提示后面的车辆,避免了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我们的安全。但是,自行车尾灯是靠什么发出红光的呢?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出红光的。在夜间,路灯、探照灯、霓虹灯…以及各种车辆的灯光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就发生反射现象,从而我们就看到了光,并以为光好像是从尾灯内发出的。又因为尾灯自身的颜色是红的,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所以,无论外界有多少种颜色的光射到尾灯上,它只反射红光,我们看到的光就是红色的了。
材料二: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
(1)根据材料一回答:①尾灯内 (选填“有”或“没有”)有灯泡
②自行车尾灯是靠 发出红光的;
③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2)根据材料二回答:①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②利用超声波的反射 (选填“能”或“不能”)进行太空测距,原因是因为 。
③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7.图1是利用激光测转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
(1)若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10﹣2s,则圆盘的转速为 转/s。
(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c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 cm(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共7小题)
9.如图所示,房间内一墙角处相邻两墙面挂了两个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在该墙角紧靠镜面处放有一个脸盆,盆内有水。某同学通过镜面和水面最多能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
A.3个B.7个C.9个D.无穷
10.(多选)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40°角,要利用太阳光经反射后沿水平方向传播,应把平面镜放在跟水平方向成( )角的位置。(以锐角为标准)
A.20°B.70°C.40°D.60°
11.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ab、cd是从同一点光源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若ac=20cm,则光源的位置在平面镜上方 cm处;若将平面镜向下平移3cm,则对应同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ab向 (填“左”或“右”)平移了 cm。
12.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打到光电屏(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如图所示,与液面夹角为45°的光束经液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光点S1,一段时间后光点由S1移到S2时,且S1S2的距离为4cm,则该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为 cm。
13.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 ;实验时,若将半平面E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否看到反射光线, 。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14.小明同学在研究光的反射实验时,得到下列表格中的有关数据,请回答:
(1)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 。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通过研究,你还能发现那些规律?(至少两条)
15.下面是小明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的主要步骤:
(1)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步骤,并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
A.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再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B.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 和∠r,并记入表中
C.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
D.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角度入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2)下表是正确实验所应测得的数据,请你将表中应有的数据填上。
(3)光的反射有何实际应用?又有什么危害?
应用:
危害:
(4)小华家某一卧室的结构如图所示,由于室内很暗,当阳光从阳台射入时,请你想办法帮他将阳光引到室内,照亮书桌。
(5)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请写出实验器材、步骤和现象。
四.利用光的反射作图(共5小题)
16.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图
17.在图中画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18.作图题。
(1)一条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O点,如图1所示,请在图1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位置及大小。
(2)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2所示。请在图2中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
(3)某小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某同学参观后建议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于是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3所示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19.如图所示,MN为一平面镜,虚线CD代表地面,P为一不透光的障碍物,人眼在S处,试用作图法画出人通过平面镜能看到箱子右侧多大范围的地面。(要求画出必要光线的光路图,并将能看到的地面CD上的那一部分,改成实线)
20.①在图1画出反射光线及标出反射角大小;
②图2画出入射光线及标出入射角大小;
③图3画出AB的像;
④图4画出平面镜;
⑤图5两条入射光线,找出发光点S及像点,并完成光路图。
五.镜面反射(共4小题)
21.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下图所示。此时,从侧面看去白纸比较 ,因为光在白纸表面发生 ;如果眼睛挨着手电筒正对着桌面往下看,则 比较亮。
22.在电影院里,各座位上的人都能看清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 反射。教室里某位置上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某处的粉笔字,感觉该处比较亮。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在该处发生 反射的缘故(选填“漫”或“镜面”)。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的人会看到积水比路面要 (选填“暗”或“亮”)。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建筑“不用空调的楼房”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小茜参观上海世博会后想到,夏天,室内安装空调可以调节室温消暑,然而,安装空调既消耗电能,又会造成环境污染,她受到某些世博场馆和先进建筑理念的启示,开动脑筋,想象出了一种不用空调也能降温消暑的好方法。设想有一种材料(比如用塑料包着小蜡球),可以在20~26℃范围内凝固和熔化。若把这种材料掺在水泥中制作成地板或墙壁,就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夏天在这样的楼房里就用不着再开空调了。
(1)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请简要写出一种想象及其理论依据。
24.以下文章摘自《扬子晚报》2008年4月26日的报道,题目《幕墙反光“射”萎古树技术遮挡枯叶复绿》,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最近,位于镇江市丹阳人民广场东北角的皂荚古树部分树叶变得有些枯萎,市民经过细心观察发现,部分树叶枯萎的地方正是距离皂荚树5米多远一住宅楼幕墙玻璃反射太阳光的位置。是不是幕墙玻璃反射的光照射在树叶上破坏了树木的生长呢?热心市民遂向相关部门反馈了这一情况。有关部门接到市民反映后及时介入,并在园林专家的勘察下确认了幕墙玻璃反射强光是造成皂荚树部分树叶枯萎的“元凶”。最后采用同住宅楼外表相同颜色的铝塑板对住宅楼进行了技术遮挡,不仅保留住了住户的采光位置,幕墙玻璃也无法再反射出耀眼的强光。昨日,记者现场看到,枯叶已经开始复绿。
(1)皂荚古树部分树叶变得枯萎的原因是: ;
(2)幕墙玻璃对光的反射属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上文中的幕墙玻璃是否造成光污染? 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六.光的折射现象(共3小题)
25.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小明在水槽底部安装了一微型光源S,S发出一束光照在右侧壁上形成一光斑,小明在光斑处固定了一小块橡皮泥P(如图所示)。现往水槽内缓慢加水至水面上升到a位置,期间小红在左上方观察,看到右壁上一直有光斑。在加水过程中,小红观察到光斑的移动情况正确的是( )
A.从P处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与橡皮泥P重合
B.从P处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橡皮泥P上方某一位置
C.从P处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与橡皮泥P重合
D.从P处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橡皮泥P上方某一位置
26.在杯子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将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27.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 传播的。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
七.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共4小题)
28.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光折射现象时,将一束入射角为50°的光线斜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然后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杯底光斑的位置变化。他对实验中光偏折程度的差异产生了兴趣。为了定量反映这种差异,他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定义为“偏折比”。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小明对影响“偏折比”大小的因素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2:与液体种类有关;
猜想3:与入射光的颜色有关;
(1)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35°,则此时的“偏折比”为 ,加水过程中,杯底光斑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
(2)实验中通过观察分析认为猜想1不正确,水面上升(下降),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为了继续探究猜想2,小明只将图甲中的水换成油,当油的深度小于水的深度(如图乙所示),杯底光斑位置恰与图甲实验时光斑位置重合。对比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偏折比”比水对光的“偏折比” (选填“大”或“小”);
(3)为了探究猜想3,小明用图甲装置先后入射红、蓝色激光,杯底光斑位置如图丙所示,则 光的“偏折比”大;
(4)将一束激光穿过如图丁所示的玻璃砖,若光在玻璃砖上表面折射时的“偏折比”为0.8,则光在下表面折射时的“偏折比”为 。
29.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A.把一个防水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
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 重合。
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即为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2)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右图所示,则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 cm。
(3)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
。
(4)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 (选填“a到水面的距离”或“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5)某小组实验时,每次都从灯泡a的正上方观察,测得灯泡a到水面的距离u和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v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坐标系中描点作出v﹣u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v和u的定量关系是v=0.75u。
(6)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看起来1.2m深的水坑,其实际深度可达 m,因此看起来不太深的水也不能贸然下去,以免危险!
3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测得如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表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表二: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1)表二中有一个数据被遮挡住看不到,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
(2)如果小明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特点时,完成了第4次实验,入射角是30°,折射角可能是
A.10° B.20° C.25° D.45°。
3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请在图中分别做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
(2)为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
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试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试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试验,测量每次试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3)研究完光的折射规律后,该实验小组某同学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B
八.光折射规律的应用(共4小题)
32.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 A 和B。
(1)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1,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观察到另一亮点B点会移动到点 (选填“B1”或“B2”)
(2)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2,应使水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镜的秘密
据相关调查,我国中学生近视率已高达60%以上,厚重的眼镜让人感到不适。形状相同的镜片中心与边缘的厚度差跟近视度数、镜片的折射率有关。度数越大、折射率越小的镜片厚度差越大。
折射率为光在真空(因为在空气中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差不多,所以一般用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中的速度与光在该材料中的速度之比。材料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就越大。当光从折射率小的物质进入折射率大的物质时,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
(1)如图1所示,甲、乙两种物质中折射率较大的是 ;
(2)如图2所示,如果丙物质折射率小于丁物质,则下列光路正确的是 ;
(3)不同材料的折射率与该材料中的光速 (成/不成)正比;
(4)如图3所示的制作的近视度数相同、中心厚度相同的眼镜中,所用材料折射率大的是 ;
(5)若图所示的中心厚度相同近视眼镜是由相同材料制作的,则眼镜度数大的是 。
34.如图所示,在用光具盘和激光来进行研究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中。
(1)实验中无论光从空气射人半圆形玻璃还是从半圆形玻璃射人空气,当入射角逐渐减小时,折射角逐渐 。
(2)分析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归纳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 。
(3)使实验2中的入射角大小等于实验1中的折射角大小,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 。
35.小云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九.光折射的光路图(共3小题)
36.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
(1)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入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
37.海上有风时,海面出现波浪,某区域海面呈圆弧形,O为圆心,圆弧形海面正下方的水中有一条鱼(用箭头AB表示),如图所示。此时,从圆弧形海面上方看到了水中的这条“鱼”。看到的“鱼”是鱼的放大的虚像,请分析说明其原因。(注:可在图上画光路示意图,以辅助说明)
38.杯壁很薄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多半杯水,将一只铅笔斜插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如图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水面处横截面的俯视图(乙图)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O是圆心]。
十.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共5小题)
39.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
(1)该实验应该在较 (亮/暗)的环境下进行;
(2)小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3)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如图2.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使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
(各写一条即可)。好处 ;不足 。
40.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小霞同学将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做成如图的仪器(圆筒能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
(1)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像,通常选择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需要将光屏放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因此制作观察仪时,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应放在圆筒的 (选填“A”或“B”)端。
(2)实验中,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改变小孔形状,像的形状将 (选填“改变”或“不变”)。
(3)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变短,导致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4)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物体时,保持物体和小孔间的距离不变,移动圆筒,使光屏远离小孔,则光屏上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1.2008年10月15日无锡市举办的“三立杯”青年教师评优课《光的直线传播》比赛中,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对“立竿见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1)首先,老师请小明同学在图1和2中画出清晨7点和上午10点,同一根竹竿同一地点在太阳下的影子(要求将影子用L标出),请你和小明同学一起来完成(“•”表示太阳)。
(2)从这两张图比较来看,你发现影子的长短与 有关。古代入利用这个规律创造发明了日晷,并以此来粗略测量 。
(3)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课后率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3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①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减少的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图3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答: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不变以及 不变,改变 ,测量相应的影子长度L并记录,分析数据并得出规律。
42.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图1、2、3、4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你选用 卡片;
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
(3)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3.最近,学校进行了一次视力大检查,卫生班长小明发现班里近视眼的同学很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近视呢?他对此产生了疑问。于是,他和几名同学一起,在校内外对近视眼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得到了如下的一些信息:
(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厚度可以改变,对光的偏折能力随之改变,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都能够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人眼睛既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2)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因素很多,主要有:
视距近:青少年由于眼的调节力很强,所以对近距离甚至眼前的字、物都能看清楚,这样他们就不自觉地经常处于近距离工作状态,使眼睛持续高度调节,促成近视的形成。
连续用眼时间过长: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形成近视。
学习环境不良:如,看书光线过强或过弱,致使眼的调节负担加重,导致近视。
看电视方法不当:看电视没有节制,距电视过近,室内光线明暗不均,这些都可加重眼睛的疲劳,促成近视。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是形成近视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
遗传因素:近视具有一定遗传倾向。有遗传因素者,近视发病率较早,常在进入青春期以前就开始近视了。
(3)眼睛近视危害严重:
近视眼严重制约了青少年个人特长爱好的发展,影响青少年的前途,连上学填报考志愿都受制约。
近视眼比正常人的眼更容易出现疲劳,经常出现眼干、眼涩、眼痒、眼胀、视力模糊等症状。
近视眼会引起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多数是致盲的,近视度数越高引起并发症可能性越大。这些并发症有:1视网膜脱离、2白内障、3黄斑变性和黄斑出血、4玻璃体液化变性(飞蚊症)、5青光眼、6斜视弱视等。
(4)初一级部近视眼人数的比例为43%,初二级部为49.6%,初三级部为53.9%,并且还在迅速增长。
(5)小明他们从书中知道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是:用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即可。
请你根据以前所学的物理知识和以上的信息,回答问题:
1、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 之前,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的矫正措施:近视者应该戴 透镜,利用此透镜对光线的 作用,可以减弱眼睛本身折光能力,使图象聚焦在人眼的 上,以便看清远处的物体。
3、现有一度数为200度的眼镜,它的焦距应该为 。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戴上近视镜矫正后的成像情况。请写出实验器材、装置和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 ;
装置:
;
实验步骤:
。
(2)
。
5、小明家的桌面太光滑了,晚上开灯学习,总感到桌面反光刺眼。小明怕因此造成近视,你能想办法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
办法: ;
理由: 。
6、假如你是一名“护眼小博士”,要给小学生预防近视眼提几条建议,你准备给他们提些什么建议?请你写出2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度)
0
15
30
45
60
反射角(度)
0
15
30
45
实验次数
∠i
∠r
第一次
30°
第二次
6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3.0
45.0
67.0
90.0
113.0
134.0
序号
1
2
3
入射角α/°
20
40
60
折射角r/°
15
25
40
序号
1
2
3
入射角α/°
40
◆
15
折射角r/°
60
40
20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u/cm
相同
物高h1/cm
相同
像距v/cm
4.0
8.0
12.0
16.0
20.0
24.0
像高h2/cm
2.0
4.1
6.0
8.0
9.9
12.0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5.3 直线运动精品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专题10《直线运动与参照物》压轴培优题型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10《直线运动与参照物》压轴培优题型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5.2 速度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专题09《速度》压轴培优题型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09《速度》压轴培优题型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优秀达标测试,文件包含专题08《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压轴培优题型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08《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压轴培优题型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