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 历史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

    初中  历史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第1页
    初中  历史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第2页
    初中  历史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第3页
    初中  历史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第4页
    初中  历史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第5页
    初中  历史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第6页
    初中  历史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第7页
    初中  历史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 大一统主朝的巩固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 大一统主朝的巩固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秦始皇焚书坑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公元前141年,16岁的汉武帝刘彻继位。这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他将一个王朝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公元前156-公元前87在位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1.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2.理解大一统措施的历史影响。
    3.认识到大一统措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材料:强宗豪右(豪强),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汉仪》
    汉初郡县封国力量对比图
    【思考】从左侧的图片和材料可以看出,汉武帝即位时面临怎样的政治困境?
    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1.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
    推恩令的实行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元鼎5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免106位列侯的爵位,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②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除国
    内容:汉武帝还下令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这些豪强离开经营多年的故地,原有的社会关系被打破,势力被削弱。
    ②发明了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①兴修水利,如六辅渠、白渠等
    手工业: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
    阅读课本69页,完成表格
    ①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
    ②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
    ③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
    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作用: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1)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2)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思想不统一。
    思想不统一,不利于巩固大一统王朝。
    材料:“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列传》
    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这种不同的背后有何相同之处。
    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共同目的:加强思想专制,巩固统治;
    秦统一后,曾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匈奴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
    西汉建立之初,迫于匈奴强大的军事威胁,与匈奴和亲,并赠予大量的粮食、丝绸和珠宝陪嫁。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改变汉初推行的和亲政策,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结合视频和课本70页内容,完成表格
    匈奴遭到沉重打击,无力与西汉对抗
    冠军侯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对比西汉与秦朝的疆域图,看看有什么变化?
    纺织、冶炼、制造等进一步发展
    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②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③平抑物价
    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②在长安兴办太学;③儒士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北击匈奴;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
    汉武帝继位后,在政治上,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同时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官吏,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经济上,加强对经济的管控。农业方面,兴修水利,如六辅渠和白渠,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业方面,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平抑物价。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儒士进入各级政府机构,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军事上,改变了汉初推行的和亲政策,反击匈奴,公元前119年,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发起了漠北战役,匈奴经过沉重打击,无力与西汉对抗。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1.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藩国自析(分解)”。与此相关联的措施是( )A.建立郡县制 B.修筑道路网C.实施“推恩”D.推崇儒家学说
    2.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梁国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个侯国。朝廷的这种做法( )A.废除了郡县制度 B.增强了地方势力C.导致了西汉灭亡 D.削弱了诸侯实力
    3.下图为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图文信息反映汉武帝时(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B.禁锢人们思想言行C.利用考试选拔官员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4.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A.统一思想,加强皇权 B.以法治国,巩固统治C.顺应自然,保障民生 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
    5.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
    6.汉朝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下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A.灌溉B.播种C.收割D.耕地

    相关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 大一统主朝的巩固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 大一统主朝的巩固说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削弱地方势力,加强经济管控,尊崇儒术,北击匈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 大一统主朝的巩固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 大一统主朝的巩固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削弱地方势力,儒学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 大一统主朝的巩固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 大一统主朝的巩固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墓葬主人身份,主父偃,诸侯王,豪强地主,推恩令,刺史制度,西汉初期“荚榆半两”,秦“半两”,私人铸币有何危害,统一造五铢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