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湘艺版(2012))
- 5.2 (音乐知识)音高、唱名、手势4(fa)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6.1 (认识乐器)三角铁 串铃 响板 蛙鸣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6.3 (音乐游戏)听一听 猜一猜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6.4 (演唱)望月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7.2 (集体舞)跳竹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6.2 (演唱)蒙古小夜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展开《蒙古小夜曲》教学设计课时1 课时 40 分钟教材分析《蒙古小夜曲》是湘艺版(2012)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其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且富有韵律,生动地描绘出蒙古草原宁静而迷人的夜晚景象,充分展现了蒙古音乐独特的风格与魅力。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能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韵味,增进对我国民族音乐多样性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演唱技巧以及对音乐的表现力,为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奠定坚实基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他们在一年级时已初步接触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与歌曲演唱,具备了一定的节奏感和音准基础。然而,由于年龄尚小,他们在音乐表现上可能稍显稚嫩,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与把握也较为浅显。在学习这首《蒙古小夜曲》时,学生可能会对歌曲中独特的蒙古音乐风格元素产生浓厚兴趣,但在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变化以及用优美的声音表现出蒙古草原的意境方面,可能需要教师给予更细致的引导与耐心的帮助。教学目标审美感知: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旋律、节奏与和声之美,体会歌曲所营造的宁静优美的草原夜景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锐感知能力。艺术表现:指导学生用自然、流畅且富有情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与力度变化,通过歌声展现出蒙古小夜曲的独特韵味,提升学生的歌曲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力。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歌词或节奏,为歌曲伴奏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文化理解:帮助学生了解蒙古音乐文化的特点与背景,知晓蒙古小夜曲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演唱,准确表现出歌曲的节奏、音准与旋律特点,感受蒙古音乐风格,体会歌曲所描绘的草原夜景意境。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用恰当的情感与力度变化演唱歌曲,细腻地表现出蒙古草原夜晚的宁静、悠远与神秘,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并把握歌曲中的装饰音与切分节奏,增强演唱的表现力与韵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蒙古特色服饰道具若干、打击乐器(如木鱼、沙锤、手铃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 分钟)教师活动:教师身着蒙古传统服饰走进教室,播放一段蒙古草原风光的视频,视频中有广袤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蒙古包等美景,同时伴有轻柔的风声和悠扬的马头琴音乐。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哪个民族的美丽风光呀?” 引导学生回答出蒙古族。接着教师说:“蒙古族不仅有美丽的草原,还有非常动听的音乐,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蒙古音乐的世界,学习一首蒙古小夜曲。”学生活动:学生们被教师的服饰吸引,认真观看视频,感受蒙古草原的美丽与神奇。当教师提问时,积极思考并踊跃回答问题,对即将学习的蒙古小夜曲充满期待。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着装展示和精美的视频播放,营造出浓郁的蒙古氛围,直观地将学生带入蒙古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与认知上的铺垫。环节二:讲授新课(25 分钟)感知(8 分钟)教师活动:教师播放《蒙古小夜曲》的音频,让学生安静聆听,同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整体速度、情绪和旋律走向。听完一遍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听完这首歌,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歌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呢?” 再次播放歌曲,这次让学生跟着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学生活动:学生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歌曲,在脑海中想象歌曲所描绘的画面。听完后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如 “心情很平静”“速度比较慢” 等。在第二次聆听时,学生们随着音乐自然地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起伏。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初步聆听,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想象力,为后续深入学习歌曲奠定基础。探究(9 分钟)教师活动:教师将歌曲的曲谱展示在黑板上,带领学生逐句哼唱歌曲,在哼唱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装饰音(如波音、滑音等)和特殊节奏(如切分节奏),并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学生单独练习这些节奏难点。例如,教师示范切分节奏 “XX X”,让学生跟着模仿练习,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节奏在歌曲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生活动:学生跟着教师逐句哼唱歌曲,认真观察曲谱,找出装饰音和特殊节奏,并积极参与节奏练习。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们积极思考,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 “让歌曲更有动感”“让歌曲听起来更特别” 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歌曲的音乐元素,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与认识,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示范(8 分钟)教师活动:教师用优美、深情的声音范唱歌曲,一边唱一边用手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和情感表达。唱完后,教师对歌曲的演唱技巧进行讲解,如气息的控制、发声的位置等,并再次范唱,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然后,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模仿演唱,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聆听教师的范唱,观察教师的手势和表情,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在教师讲解演唱技巧时,认真学习并尝试在模仿演唱中运用。上台演唱的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学习。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和讲解,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环节三:巩固延伸(10 分钟)教师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些打击乐器(木鱼、沙锤、手铃等),让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感特点,为歌曲创编简单的伴奏。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在小组内讨论并尝试创编一些与歌曲相关的舞蹈动作或歌词。在学生创编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启发和帮助。例如,教师可以问:“同学们,我们能不能用手中的乐器模仿出草原上的风声或者马蹄声呢?”学生活动: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讨论,有的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敲击出与歌曲匹配的节奏,有的学生则创编舞蹈动作或歌词。大家相互协作,共同完善小组的创编成果。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蒙古小夜曲的魅力,巩固所学知识,提升音乐综合素养。小结拓展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蒙古小夜曲的演唱技巧、音乐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小组创编的成果。表扬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积极表现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蒙古音乐,了解更多民族音乐文化。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家人演唱《蒙古小夜曲》,并向家人介绍蒙古音乐的特点。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更多蒙古族的音乐作品或音乐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板书设计黑板中央:《蒙古小夜曲》曲谱左侧:蒙古音乐特点(如旋律优美、节奏独特、装饰音丰富等)右侧:演唱技巧提示(气息控制、发声位置、强弱变化等)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蒙古小夜曲》,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在音乐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与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个别音乐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节奏和演唱技巧的掌握上可能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辅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