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3.2熔化和凝固(原卷版+解析)

    16472510第1页
    16472510第2页
    16472510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3.2熔化和凝固(原卷版+解析)

    展开

    3.2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本节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的熔化现象;2.理解物质的凝固现象;3.了解熔化与凝固时吸放热规律;4.认识晶体和非晶体及其物态变化规律;5.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熔化规律。要点一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熔化要吸热。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凝固要放热。要点诠释: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如:冰、海波、各种金属。(2)非晶体: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非晶体。如:蜡、松香、玻璃、沥青。4.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要点诠释:(1)有无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2)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晶体熔化凝固图象: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间t1~t2;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为固态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间t3~t4。【例】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雪化成了水  B.夏天清晨,花叶上的露水C.秋天,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变式1】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 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C. 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D. 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变式2】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变式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要点二 晶体熔化规律1.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钟表。2.实验药品:海波(硫代硫酸钠)、蜂蜡。3.实验装置:4.实验内容:(1)观察海波熔化时的现象?(2)当温度达到40℃后,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3)当海波开始熔化后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如果停止加热还能继续熔化吗?(4)用记录的数据描点作图。5.表格:6.海波、蜂蜡熔化图象:7.分析论证:从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AB段: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升高,仍为固态;BC段: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CD段:直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变为液态。蜂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由图象可看出,随着不断加热,蜂蜡的温度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蜂蜡由硬变软,最后熔化成液体。要点诠释:(1)实验开始时烧杯中的水,可用40℃左右的温水,待测物质的温度升到40℃时,开始记录。(2)应选择较细的试管,以增大海波的受热面积,且装入试管中的海波不宜过多。(3)对海波的加热应较缓慢,为此可在烧杯中加一支温度计,用来监测烧杯中水的温度,一般应使试管内、外温度计的示数差保持在2—3℃左右。(4)晶体熔化规律实验常考问题:【例】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 (选填“吸”或“放”)热。(2)图中,海波在D点是 态,在G点是 态。(均选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g的冰和萘,用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变式1】下表是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min时的数据有明显错误。实验时的室温是 ℃。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是 态,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热量,温度 。(2)课后小明又进行了以下探究:如图所示,在容器A内装水,在容器B内装盐水,一段时间后发现容器A内有冰出现,由此可以判断原来容器B内盐水的温度 O℃(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变式2】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的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图2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3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3)为了使冰和蜡受热均匀,实验中采用做法有 和 。(4)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变式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研究固态物质熔化的实验:他用温度计测量该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并用表格记录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疏忽,他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1)在第1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你把数值填入表格中。(2)表中错误的数据是 ℃。(3)该物质 晶体。要点三 熔化、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1.熔化吸热: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停止加热,熔化马上停止。即熔化过程要吸热。2.凝固放热:反过来,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液体在凝固时要放热,放热快凝固快,放热慢凝固慢,不能放热凝固停止。3.应用:北方寒冷的冬天,在地下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结冰时放热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不会冻坏青菜。要点诠释:晶体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没有达到熔点时,吸收热量只能使其温度升高而不能熔化;液体温度没有达到凝固点时,放出热量只能使其温度降低而不能凝固。【变式1】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C.都没结冰 D.都已结冰【变式1】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A.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 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 水结冰时要放热;D. 水能供给蔬菜水分【变式2】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变式3】请根据下表所列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回答问题。(1)考察团到南极考察时,测量气温应该使用 温度计;(2)处于-265℃的氢是 态;(3)如果纯金戒指不小心掉进钢水中, 熔化(选填“会”或“不会”);(4)白炽灯发光时的温度达到2000℃以上,因此白炽灯的灯丝应选用 金属制成。 物理过程晶体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有没有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收热量熔化图象凝固图象t/min11.522.53……T海波/℃T蜂蜡/℃实验现象考查方向解答思路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熔化曲线特点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曲线水平段)石棉网、烧杯内放水的作用受热均匀确定熔点熔化曲线水平段对应的温度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温度计应放在被测液体中间部位、不能碰器壁、读取温度时不能取出温度计仪器安装顺序自下而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曲线可反映出来熔化过程的吸放热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时间/min0246810121416温度/℃20303948484548643.2 熔化和凝固(解析版)本节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的熔化现象;2.理解物质的凝固现象;3.了解熔化与凝固时吸放热规律;4.认识晶体和非晶体及其物态变化规律;5.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熔化规律。要点一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熔化要吸热。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凝固要放热。要点诠释: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如:冰、海波、各种金属。(2)非晶体: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非晶体。如:蜡、松香、玻璃、沥青。4.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要点诠释:(1)有无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2)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晶体熔化凝固图象: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间t1~t2;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为固态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间t3~t4。【例】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雪化成了水  B.夏天清晨,花叶上的露水C.秋天,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答案】A。【解析】冰化成水是固态变化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符合题意;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所致,气态到液态不符合题意;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所致,气态到液态不符合题意;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气态到固态不符合题意。 【点睛】辨别物态变化,首先确定物体开始的状态(固、液、气),物体最后的状态(固、液、气),然后根据物体变化的名称来判断。【考点分析】此类问题是考查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熔化现象的理解,辨别物态变化,要搞清楚物质的初态和末态,如:熔化初态固态,末态是液态。【变式1】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 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C. 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D. 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答案】D。【解析】0℃既是冰的熔点,也是水的凝固点,当温度为0℃时,冰可能处于固态或者液态,或者冰水混合物状态;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因此存在0℃的水蒸气。【点睛】(1)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可能处于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2)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考点分析】理解熔点和凝固点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变式2】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答案】A。【解析】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此可知酒精、煤油、水银的凝固点分别为-117℃、-30℃、-38.5℃。-89.2℃低于煤油、水银的凝固点-30℃、-38.5℃,此时煤油和水银都变为固态,无法完成温度的测量,而-89.2℃高于-117℃,此时酒精还是液体,能完成温度的测量。【点睛】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熔点来确定凝固点。液体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如果当地气温低于温度计中液体的凝固点,温度计中的液体就会凝固,温度计就不能在该地区使用。【考点分析】题目联系实际应用考察了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有熔点来确定凝固点并且正确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变式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答案】B。【解析】(1)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故A错误,B正确;(2)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从5min是开始熔化,到15min时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用了15min-5min=10min。第1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C、D错误。【点睛】(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是熔点。(2)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要点二 晶体熔化规律1.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钟表。2.实验药品:海波(硫代硫酸钠)、蜂蜡。3.实验装置:4.实验内容:(1)观察海波熔化时的现象?(2)当温度达到40℃后,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3)当海波开始熔化后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如果停止加热还能继续熔化吗?(4)用记录的数据描点作图。5.表格:6.海波、蜂蜡熔化图象:7.分析论证:从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AB段: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升高,仍为固态;BC段: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CD段:直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变为液态。蜂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由图象可看出,随着不断加热,蜂蜡的温度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蜂蜡由硬变软,最后熔化成液体。要点诠释:(1)实验开始时烧杯中的水,可用40℃左右的温水,待测物质的温度升到40℃时,开始记录。(2)应选择较细的试管,以增大海波的受热面积,且装入试管中的海波不宜过多。(3)对海波的加热应较缓慢,为此可在烧杯中加一支温度计,用来监测烧杯中水的温度,一般应使试管内、外温度计的示数差保持在2—3℃左右。(4)晶体熔化规律实验常考问题: 【例】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 (选填“吸”或“放”)热。(2)图中,海波在D点是 态,在G点是 态。(均选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g的冰和萘,用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答案】(1)BC;吸;(2)液;固;(3)相同;不同。【解析】(1)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海波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海波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CD段表示海波已经熔化完毕,故D点处于液态,EF段表示凝固过程,在F点已经凝固完毕,故G点处于固态。(3)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80g的冰和萘,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根据图表物质熔化的时间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点睛】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2)对于晶体物质,高于熔点时是液态,低于熔点时是固态,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3)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相同质量的冰和萘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不同,而加热装置相同,这就说明了两者完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可据此进行分析。【考点分析】题目考察了实验,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晶体在熔化(凝固)时,不断吸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通过实验中要记录的数据和要得到这些数据,直接或间接的记忆实验器材,而不是死记硬背。【变式1】下表是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min时的数据有明显错误。实验时的室温是 ℃。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是 态,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热量,温度 。(2)课后小明又进行了以下探究:如图所示,在容器A内装水,在容器B内装盐水,一段时间后发现容器A内有冰出现,由此可以判断原来容器B内盐水的温度 O℃(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答案】(1)1.5;21;固液共存;晶体;放出;不变;(2)低于。【解析】(1)从表格中可以得出,在1.5min的时候是48℃,所以有明显错误,到最后温度一直稳定到21℃,所以室温是21℃;从3min到4.5min温度一直稳定在48℃,为固液共存状态,该物质有固定的凝固点,说明该物质是晶体,该物质在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2)从图中可以看出A容器内的液体温度受到B容器的温度影响,一段时间内,A中出现冰,说明温度降低,所以B容器的温度低于O℃。【考点分析】晶体的凝固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所呈现的现象要熟练掌握,同时对于凝固曲线图也要会画,学会观察记录数据的表格。【变式2】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的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图2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3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3)为了使冰和蜡受热均匀,实验中采用做法有 和 。(4)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答案】(1)冰;54(2)吸热;(3)水浴法加热;使用碎冰和碎蜡(或用金属棒不停搅拌);(4)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这是参考答案,其他答案只要有道理即可)。【解析】(1)图象表示该物质温度升高到0℃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是晶体的熔化特征,所以是冰的图象;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水银柱在50℃以上2小格处,所以读数为54℃;(2)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不能吸收热量,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能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吸收热量。(3)要使固体受热均匀。需要用石棉网加热,使容器底受热均匀;将固体碾成粉末,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要把固态粉末放在试管中水浴加热,使试管受热均匀。(4)①实验前,先用刨冰机或绞肉机将冰块打碎,以保证受热均匀;②将温度计插入碎冰中间,不要碰到试管壁和底,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保证数据准确;③本实验不能直接用火焰加热冰,要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使冰受热均匀;④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⑤冰的熔点受杂质和大气压的影响,测出的熔点可能不是0℃。【变式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研究固态物质熔化的实验:他用温度计测量该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并用表格记录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疏忽,他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1)在第1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你把数值填入表格中。(2)表中错误的数据是 ℃。(3)该物质 晶体。【答案】(1)56 ;(2)45; (3)是。【解析】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一般情况下温度计都是从0开始读数,所以温度计读数是56℃;6min-12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在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10nim的时候温度读错了;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要点三 熔化、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1.熔化吸热: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停止加热,熔化马上停止。即熔化过程要吸热。2.凝固放热:反过来,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液体在凝固时要放热,放热快凝固快,放热慢凝固慢,不能放热凝固停止。3.应用:北方寒冷的冬天,在地下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结冰时放热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不会冻坏青菜。要点诠释:晶体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没有达到熔点时,吸收热量只能使其温度升高而不能熔化;液体温度没有达到凝固点时,放出热量只能使其温度降低而不能凝固。【变式1】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C.都没结冰 D.都已结冰【答案】C。【解析】烧杯里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零度。要让小瓶里的水结冰,小瓶里的水在达到零度后还必须被吸收掉凝固所需放出的热量,既然小瓶外面的水也是零度,小瓶就不会把热量传给外面,所以不结冰。【点睛】掌握凝固的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考点分析】题目主要考察了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水是有一定凝固点,温度降至0℃时才会凝固,在凝固的同时,水要向外放热。【变式1】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A.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 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 水结冰时要放热;D. 水能供给蔬菜水分【答案】C。【解析】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选C。【变式2】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答案】凝固;熔化。【解析】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是指水凝固成冰,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是指冰熔化成水,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点睛】冰是晶体,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考点分析】晶体熔化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凝固特点: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变式3】请根据下表所列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回答问题。(1)考察团到南极考察时,测量气温应该使用 温度计;(2)处于-265℃的氢是 态;(3)如果纯金戒指不小心掉进钢水中, 熔化(选填“会”或“不会”);(4)白炽灯发光时的温度达到2000℃以上,因此白炽灯的灯丝应选用 金属制成。【答案】(1)酒精;(2)固;(3)会;(4)钨。【解析】(1)南极温度很低,水银的凝固点是-39℃,拿到南极后凝固变成固态,无法使用;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南极仍为液态,可以用来测量气温。(2)氢的凝固点是-259℃,当它处于-265℃时,氢已凝固为固态。(3)因为金的熔点小于钢的熔点,而液态的钢水温度会超过1083℃,温度高于金的熔点1063℃,金会熔化。(4)白炽灯发光时温度高达2000℃以上,这个温度已经超过了金和钢的熔点,它们会熔化为液态,故不能使用;而钨的熔点高达3410℃,可以用来制作灯丝。 物理过程晶体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有没有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收热量熔化图象凝固图象t/min11.522.53……T海波/℃T蜂蜡/℃实验现象考查方向解答思路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熔化曲线特点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曲线水平段)石棉网、烧杯内放水的作用受热均匀确定熔点熔化曲线水平段对应的温度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温度计应放在被测液体中间部位、不能碰器壁、读取温度时不能取出温度计仪器安装顺序自下而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曲线可反映出来熔化过程的吸放热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时间/min0246810121416温度/℃2030394848454864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