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2)(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2)(含答案解析)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2)(含答案解析)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2)(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2)(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2)(含答案解析),共26页。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2)(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平静的池面上眏出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明说:“快来看,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他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A. “鸟”是实像,“鱼”是虚像 B. “鸟”是虚像,“鱼”是实像C. “鸟”和“鱼”都是实像 D. “鸟”和“鱼”都是虚像2.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108m/sB. 在光的反射或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角为20°,则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应为( )A. 70° B. 40° C. 20° D. 80°4.如图将易拉罐的一端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小孔必须做成圆形,否则成像会不清晰B. 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也做顺时针转动C. 保持物体和小孔之间的距离不变,则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D. 小孔成像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质中沿直线传播5.如图所示,小强吃过晚饭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白纸照射,从侧面看去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B. 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 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D. 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6.某身高1.6m的王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关于他与镜中的像,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该平面镜长0.2m,王同学就不能在镜中看到完整的全身像B. 如果王同学向着镜面水平向右以1m/s的速度移动1s后,像距他4mC. 王同学想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完整的像,平面镜有0.8m长即可D. 王同学把手指压在玻璃镜面上,发现自己的手指与它的像相距6mm,认为该镜面厚3mm7.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 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 井底之蛙−−光的反射C. 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8.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C.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D.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9.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一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 站在原地下蹲 B. 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 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 D. 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10.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像C.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11.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昆虫像的光路图的是( )A. B、C、 D. 12.如图,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并分别向上下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人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 )A. 上、下两半面镜子只能各成一半的像,且中间断开B. 上、下两半面镜子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位置并不重合C. 上、下两半面镜子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位置重合在原位置D. 上、下两半面镜子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位置重合,但不在原位置13.白天,我们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外的景物;晚上,打开车内灯时,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B. 前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C. 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反射成像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4.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A. B. C. D. 1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下面四幅图,与李白诗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16.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入射角是______度。界面的_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空气。  17.一条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2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若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镜面转动了______。18.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请你跟小明一起解答如下问题:(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 ______ (填单位).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min才能到达地球,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______ m.(2)雨后的夜晚,月亮非常明亮,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水坑,我们走在路上时,如果我们迎着月光走______ 处应该是水坑,如果我们背着月光走______ 处应该是水坑.(以上两空均填“亮”或“暗”)19.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_____而形成的太阳“像”。(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选填“深”或“浅”)。(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的虚像。20.日食是月亮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遮挡住射向地球的光线所形成的.如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则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区时会看到日全食.21.如图甲所示,医生在为患有近视眼的小红同学检查视力,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她离视力表像的距离应是______ m,同时小红看到她的电子表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为乙图,它的实际时间是______ 。当小红检查完视力后慢慢靠近平面镜,她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2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α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形成两个光斑的光路图。23.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24.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25.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向玻璃砖,穿过玻璃砖后从另一表面射出。请在图中画出该光路图(不考虑光的反射)。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2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2)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如果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____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6)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7.“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DC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___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___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选填字母符号)。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8.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拌,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_________入射到水中时,折射角为0°。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现象。③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_,且折射角始终_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入射角。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29.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是看见发令枪冒的白烟就开始计时,如果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运动员的成绩是好了还是差了?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比看见白烟开始计时偏差了多少秒?(声音在空气中速度记为340m/s).30.如图所示,两等大的平面镜A、B直立在地面上,A、B高为0.95m,相距20cm.有一细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经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求:(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发生了几次反射?(2)投射到地面上的光点离A平面镜的距离。31.如图,A、B两地相距4km,MN是与AB连线平行的一条小河的河岸,AB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为3km,小军要从A处走到河岸取水然后送到B处,他先沿着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到D点取水,再沿直线DB到B处。若小军的速度大小恒为5km/ℎ,不考虑取水停留的时间。(1)求小军完成这次取水和送水任务所需的时间。(2)为了找到一条最短中路线(即从A到河岸和从河岸到B的总路程最短),可以将MN看成一个平面镜,从A点作出一条光线经MN反射后恰能通过B点,请你证明入射点O即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32.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的发展,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引发了一场物理革命,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1)最初的光速值是根据丹麦科学家罗默的理论测出的。罗默对木星系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离木星最近的卫星--木卫一绕木星运行,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木星遮食一次,这个时间间隔在一年之内的各个时间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罗默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说,这是因为光穿越地球轨道需要时间,最长时间可达22min,已知地球轨道半径R=1.5×108km.请根据罗默的数据算出光速的大小。(2)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P可旋转的八面镜,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请写出测量光速的表达式。(3)一车厢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车厢底部有一光源,发出一光信号,射到车顶。已知在车厢里的观察者测量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0,如图(a)所示。另外一个观察者站在地面,他测量到的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如图(b)所示。研究表明不论观察者是站在车厢里还是在车厢内地面上,车厢的高度L0都是不变的,光在车厢里和车厢内地面上传播的速度都是c,试判断△t和△t0哪一个更大一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 解析:通过画成像光路图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其成像的性质。明确小鸟和鱼在水中成像的过程,根据实像和虚像的定义,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即可确定它们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鸟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小鸟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是虚像。看到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成像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看到的鱼的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形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是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A.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其数值是3×108m/s,故A错误;B.在光的反射或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B正确;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不同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如果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故C错误;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因此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所以选B。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已知反射角为2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也为20°;因为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90°−20°=70°。故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小孔成像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到小孔的距离,成的像可能比物体大,也可能比物体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至于成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到小孔的距离有关。A.小孔成像时,成像情况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A错误,符合题意;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也做顺时针转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是像的位置,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则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由光在同种均匀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并不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而是进入人眼光线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线少感觉暗。人看物体的条件是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进入眼睛的光越多,感觉越亮,进入的越少感觉越暗;平行光线射向平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平行光线射向粗糙的反射面将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由图可知,当手电筒垂直照射白纸和平面镜,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感觉平面镜是暗的;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感觉白纸是亮的,则ABD错误,C正确。所以选C。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特点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是人看全身像平面镜最小长度的计算,利用好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是关键。(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眼睛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图,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可计算得平面镜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据此判断AC正误。(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判断BD正误。AC.如图所示: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对称确定眼睛C在镜中的像,然后根据镜后的眼睛看A、B,画出A、B的入射光线AE、BF,得到入射点E、F,连接CE、CF可得反射光线,则EF为最短的平面镜的长度。因为OC=OC',所以OC=12CC',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知:EF=12A'B'=12AB,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所以镜的长度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此人身高1.6m,则镜长最小为0.8m。故A、C正确;B.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同学距平面镜2m,他的像距平面镜也是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4m;当他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1s后,他移动了1m,他与平面镜的距离变为1m,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1m,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2m。故B错;D.玻璃透明,我们使用的平面镜是玻璃下面的镀银层为反射面,自己的手指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6mm是物距与像距之和,所以玻璃的厚度是3mm。故D正确。所以选B。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物理现象,知道成语、诗词、歌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要从字面去理解其含义,是一种创新的题型;对三种光现象的理解如下: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A.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井底之蛙,这是由于光是由直线传播的,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故B不符合题意;C.猴子捞月,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所以选D。8.答案:B 解析:(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P点如下图所示:(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经水池侧壁反射后,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下图所示:通过上图可知:我们在上方看起来,光斑的虚像在Q点,即Q在S的上方。所以选:B。(1)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本题重点考查的是作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此题通过作图说明,学生一目了然,效果更好。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解答此题。根据图示,要想看到镜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也就是说鞋子反射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必须能进入人的眼中。A.由图可以看出:站在原地下蹲,可以看到镜中的鞋;故A正确;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如果原来看不到,靠近后依然无法看到。故B错误;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C错误;D.若人离镜子远一些,像也会离镜子远一些,同时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D错误。所以选A。10.答案:D 解析: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阴浓”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A错误;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落日”是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故B错误;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C错误;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彩云”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所以选:D。(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11.答案:C 解析:本题常出现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折射点,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折射和反射同时发生时,根据折射定律作出折射光线。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完成折射光路图。CD.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C正确,D错误;AB.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水中,所以AB错误。所以选C。12.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际用用,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由此分析突破此题。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镜子分开后,人在两个镜子中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故ABD错误,C正确。所以选C。13.答案:A 解析: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看外面的物体时,光线发生了折射,看到的是虚像;晚上,打开车内灯时,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选A.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14.答案:C 解析:正确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是等大的,且关于镜面对称。由此即可突破此题。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物体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A.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不是物像对称,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物体与像不是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也不合题意;C.选项中物体与像大小相等,左右对称,因此符合题意;D.选项中像是倒立的,所以也不合题意;所以选C。15.答案:A 解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的影子;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人的虚像。①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②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③铅笔“折断”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的折射现象;④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利用了光的反射;综上分析可知,所以与李白诗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成因相同的是①④。所以选A。(1)首先分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两个影的成因,然后分析各选项中所列光现象的成因,进而通过对比做出判断;(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此题考查了“影子”和像的成因,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答案:CO    OB    60    左 解析: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OC、OA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则PQ为法线,MN为界面,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OB是折射光线,CO是入射光线,由于∠COM=30°,故入射角为∠COP=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的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所以答案为:CO;OB;60;左。分析: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当光线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7.答案:130°  20° 解析: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5°,所以入射角为90°−25°=6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5°×2=130°;若入射光线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入射角为45°,则平面镜转过的角度为65°−45°=20°。所以答案为:130°;20°。掌握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题考查了对入射角、反射角及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多观察,勤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8.答案:(1)km/s;1.44×1011;(2)亮;暗. 解析:此题考查了光的传播速度、速度公式的应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应用,是中考常考题型.(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105km/s,根据s=vt计算路程;(2)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为了不踩进水坑,人迎着月光走时,走暗处.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所以为了不踩进水坑,人背着月光走时.走亮处.(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105km/s,s=vt=3×108m/s×480s=1.44×1011m.(2)迎着月光走时,水发生镜面反射,大部分月光进入眼睛,路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少部分月光进入眼睛,所以亮的地方是水;背着月光走时,水发生镜面反射,少部分月光进入眼睛,路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大部分月光进入眼睛,所以暗的地方是水.所以答案为:(1)km/s;1.44×1011;(2)亮;暗.19.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2)浅;(3)反射 解析:(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像”。(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3)湖中的孔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所以答案为:(1)光的直线传播;(2)浅;(3)反射。(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2)从鱼出来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3)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种常见的光现象,对于光的折射现象,不论是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还是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虚像”都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20.答案:B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1)B区是太阳光完全照射不到的区域,因此在B区域会看到日全食;(2)太阳的部分区域发出的光能照射到A区,因此在A区域内会看到日偏食;(3)在C区域内看不到太阳的中间部分,但可以观察到太阳的边缘部分,因此在C区会看到日环食.所以答案为:B.①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②太阳被月球完全遮住形成的日食叫日全食,在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本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在部分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半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偏食;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一个光环似的叫日环食.③这三种不同的日食现象与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根据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判断歌曲的是哪种日食.本题考查了观察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的区域,知道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的形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4.6  12:05  不变 解析:(1)视力表与镜距离为2.5m,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2.5m,即视力表与它的像的距离为2.5m+2.5m=5m,又由于人在视力表前0.4m,所以人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0.4m=4.6m,即小红离视力表的像距离为4.6m;当小红检查完视力后慢慢靠近平面镜,她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2)小红在平面镜中看到电子表成的像如图所示,它的实际时间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时间为12:05。所以答案为:4.6;12:05;不变。(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平面镜所成的像为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实际问题。22.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作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掌握好反射和折射规律是关键。本题要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遵循: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反射定律,在作反射光线时,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作出第一条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由于此光线是由圆心O射出,当经过第二个折射面时,正好与该入射点处的切线垂直,因此第二次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23.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可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和像点与发光点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即为像点),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则OP为反射光线,连接SO,则SO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4.答案: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经过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作出折射光线。 解析: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光垂直射到水中,传播方向不变,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同时也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即折射角和入射角都是0°。25.答案: 解析:首先光从空气垂直进入玻璃砖,所以其传播方向不变;然后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先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6.答案:(1)竖直放置;(2)完全相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A;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4)用强光对着跳棋照亮即可;(5)完全重合;不能;(6)确定像的位置;2. 解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才能确保蜡烛与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实验达到效果,(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的关系.(3)观察物体的像要和物体在同侧.玻璃板在放置时应与桌面垂直,这样才能保证顺利找到像的位置.(4)亮的物体成像清晰,所以把前面的跳棋照亮,容易看清像.(5)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6)在实验中选玻璃板是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类习题,注意几个关键的词语不能含糊:实像中选取的两个蜡烛要(完全相同),后面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要(完全重合),要选(薄玻璃板),玻璃板要(与桌面垂直),要把玻璃板(前面的)物体弄亮.(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的关系.(3)眼睛在蜡烛A侧观察,能看到蜡烛A、蜡烛A的像、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即可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放置时没有与桌面垂直,则实验中蜡烛与像将无法在水平位置重合,不容易找到蜡烛和像.(4)根据亮的物体成像清晰的经验,用强光对着跳棋照亮即可.(5)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物像大小相等.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6)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27.答案:(1)垂直;顺时针;(2)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5)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实验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1)实验中应将硬纸板垂直置于平面镜上;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关系进行分析;(2)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多做几次试验,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3)(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反射中光路且有可逆性。(1)白色纸板ABDC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2)因为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应选C;(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反射中光路且有可逆性。所以答案为:(1)垂直;顺时针;(2)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5)光路是可逆的。28.答案:(1)便于观察光路(2)同一(3)①垂直  ②反射;折射  ③增大;小于 解析:略29.答案:因为声音传播需要时间,所以计时员听到枪声再计时,他所记录的时间已经晚了声音传播100m的时间;由v=st,可得声音传播100m所需时间t声=sv=100m340m/s≈0.294s.因为所测时间比实际时间短,所以运动员的成绩是好了;答:运动员的成绩是好了,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比看见白烟开始计时偏差了0.294s. 解析:听到枪声才计时,声音传播的路程是100m,已知声速,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sv可以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即晚计时的时间差.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本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30.答案:(1)如图,∠DCF等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Rt△DCF中,DF=CF=20cm,所以每反射一次,光线下移20cm,发生反射的次数:n=95cm20cm=4.75,所以包在C点的反射,一共发生5次反射;(2)第5次反射点距地面的高度:ℎ'=95cm−(5−1)×20cm=15cm,最后一次反射点M在B镜面,光的落地点N距离B镜面15cm,距离A镜面20cm−15cm=5cm。答:(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发生了5次反射;(2)投射到地面上的光点离A平面镜的距离5cm。 解析:(1)做出第一、二次反射图,由图得出每次反射,光线下移的距离,进而求出发生反射的次数;(2)求出第5次反射点距地面的高度,确定最后一次反射点在哪个镜面上,进而求出光的落地点到镜面的距离。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和运用,计算反射次数时,不要忘记第一次反射,易错点!31.答案:(1)如下图所示,小军通过的路程是sAD+sDB,此时,sAB=4km,sAD=3km,根据勾股定理可知,sDB=5km,故小军通过的路程s=sAD+sDB=3km+5km=8km,∵v=st ∴所需的时间:t=sv=8km5km/ℎ=1.6ℎ;(2)作出发光点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A',连接A'、B点交平面镜于点O,沿OB画出反射光线,连接A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图中O就是入射点;①由图可知,A'B的连线是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此时A'B之间的距离(sA'O+sOB)最短;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此时sAD=sA'D,且Rt△ADO与Rt△A'DO有一条公共边DO,故可知Rt△ADO≌Rt△A'DO,即sAO=sA'O;故sAO+sOB=sA'O+sOB;即此时O点是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答:(1)小军完成这次任务需1.6小时;(2)如上所述,入射点O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解析:(1)已知AB间的距离是4km,AB到河岸的距离(AD)是3km,可以计算出DB间的距离,此时便可知道小军要走的路程了,又知速度,根据v=st变形计算出所需时间;(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A的像点A',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B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本题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结合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取水路线最短),综合性较强,是中考考查的热点问题。32.答案:(1)c=2Rt=2×1.5×108km22×60s=2.3×105km/s,(2)由第一次看见发光点可知,光传播2L的距离所用的时间等于八面镜转过18转所用的时间,即t=18n0.可得光速为:c=2L18n0=16n0L。(3)在车厢内观察△t0=L0c,在地面上观察(v△t)2+L02=(c△t)2△t=L0 c2−v2>L0c=△t0 结论:运动的参照系里时钟变慢。 解析:(1)已知光穿越地球轨道需要时间,最长时间可达22min和地球轨道半径,利用c=2Rt可计算光速的大小。(2)由第一次看见发光点可知,光传播2L的距离所用的时间等于八面镜转过18转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v=st即可求出光速的表达式。(3)由速度公式求得△t0,运用勾股定理求得△t,然后二者比较即可。本题考查光的速度的测量,测量方法巧妙,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该题涉及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α0°15°30°β0°15°30°γ0°11°22.1°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