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60950/0-17332395555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60950/0-17332395556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60950/0-173323955562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60950/0-173323955564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60950/0-173323955566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60950/0-17332395556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60950/0-173323955571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60950/0-173323955573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图片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伯牙弹琴,知出处,初读课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优美动人的乐曲来自两千多年前,曲名叫《高山流水》,这首曲子的背后,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故事。
听音乐,说说听着音乐你想到了些什么?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本味”一词。首见于《吕氏春秋》中的《本味篇》。“本味”两种含义,一是指,烹调原料的自然之味。二是指,经烹调而出现的美味。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鼓:弹。志:心志,情志。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善哉:好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俊。若:像。少选:一会儿,不久。形容极短的时间。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倾听。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译文:伯牙弹琴,心里想着巍峨的高山,锺子期说:“好啊!这琴声像大山一样高峻!”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译文:一会儿又想着流水,锺子期又说:“好啊,这琴声像流水一样浩荡!”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
译文:锺子期去世了,伯牙摔碎琴,挑断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与子期因琴声相遇一见如故,而成知音。分别时约定一年后的八月十六相见,可当伯牙风尘仆仆的赶来时,万万没想到见到的是子期冰冷的墓碑。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我们把伯牙和锺子期这样心意相通、彼此了解的人叫作什么?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5页。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评课课件ppt,文件包含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之书戴嵩画牛人教部编版课件pptx、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人教部编版课件pptx、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之书戴嵩画牛人教部编版教案doc、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之书戴嵩画牛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当堂达标题doc、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人教部编版教案doc、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当堂达标题doc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示范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初读课文,伯牙鼓琴,得知音之喜失知音之悲,锺子期善哉,深悟“知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